时间:2010-07-27 来源:紫砂之家
朱泥壶美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审美者站在不同角度,便会有不同的答案。这其实是一个美学问题,从古至今,朱泥壶之美在各个时期都因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审美不同。但归结起来,不论年代与否,朱泥壶都有它本身不可改变之美。
其一,朱泥壶的色调之美。朱泥的本色永远是紫砂泥之本色,紫砂泥经过提验,可谓五颜六色,但“朱色”永远是紫砂泥不可挑剔的主色调。因为在中国,朱色调属古典之色,有其远古的文化背景,而在远古岩画、古代宗教装饰以及今天凡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诸多形象设计中,所有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作品都没有脱离朱色调,这使得我们对朱泥壶的审美有了一定的文化深度感。
其二,朱泥壶的泥性之美。朱泥乃紫砂陶之精华,常被人们誉为紫砂黄金,而润度可与玉媲美。表面看去,朱泥有红中略带黄、黄中略带红、红中略带紫(高温朱泥)三种。再细探究,朱泥壶因烧成收缩率为20-30%,而使壶体表面产生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经久使用后,只能看到而手却感觉不到这种反应常被玩壶者称为“无皱不成朱”。由于泥性不同,在预热烘干、高温、冷却这一烧制过程中,朱泥在烧制温度(1000--1040度),预热烘干时间(比其他紫砂泥长还要长),冷却过程(也必须十分缓慢)等等都相当考究。但即便如何考究,朱泥壶重中在今天的成品率不过60%左右,这使得许多制壶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愿多做朱泥壶,同时也体现出朱泥贵如黄金之原因。也正因诸多阻挠,朱泥的泥性之美才能鹤立鸡群。
其三,朱泥壶的润泽之美。杨德裕先生在《朱泥壶的迷样世界》一文的开头便说:“鲜红、明亮、细腻,实用、为朱泥壶的特性,因而令人爱不释手,每每遇见一把完整的精品,就想去抚摸,欣赏,甚至于去拥有它。然而,一把好壶实在是不易多得也。”有过与朱泥壶亲密接触的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杨先生“想去摸”,“甚至于想去拥有它”的触感和心理反应,这就是朱泥所特有的“润”的诱惑。朱泥壶铿锵红艳,光亮熠熠,如红衣少女,活泼娇柔,春光盎然,使人赏心悦目,定气宁神。朱泥之“润”取决于沙泥本质,选料清纯,天然,不掺其它佐料调色;朱泥之“润”还取决于烧成温度,欠温则呈粉色土气,过火则色沉昏暗。“润”是朱泥色泽与泥性的一种升华,没有好的色泽,朱泥壶就吸引不了眼球,没有泥性,朱泥就失去了赏心悦目,息气宁神的视觉享受和温润柔美的触感享受。朱泥壶之美,是一种文化之美,泥性之美和灵性之美(人们所能亲视和触摸到的触感之美)。
那么,朱泥壶为什么能给人们如此多的感官之美呢?
其一,在造型上,朱泥壶以小居多,造型照样多变,明末清初惠孟臣款朱泥壶,龙蛋式、三足式、梨式、西施式、吉祥式、秋水式、六方思亭壶、平盖式、高潘矮潘式等皆为传统经典壶式,有的方中寓圆、古朴典雅,有的线条简捷、浑然天成。如《梨形壶》是朱泥壶中最具传统代表的作品,最早以梨入壶是在明朝的时候,明朝沈君用短嘴圆壶,像个山秋梨。而梨形壶是最具变化的,拔高为思亭壶,像葫芦梨;压扁为君德壶,像柿子梨。而孟臣的梨形壶的出现,奠定了朱泥梨形壶的基础,造型仿古,壶身似梨形,湾流,壶体匀称,腹部饱满,秀美端庄。而现在做出来的梨形壶,不仅基于孟臣的传统,还在这个基础上,将梨和瓜的所长都融于壶上,圆身阔盖,和谐饱满。由于今人对传统壶型的熟络于心和精湛演绎,今天将朱泥壶工艺演绎得出神入化,具神于形,且不失“梨涡一笑倾众生”的古典韵味之美。
其二,在气质上,气者,精神气质也。比如我在制作《西施壶》时,就非常谨慎。西施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浣沙女,其天生丽质,妩媚动人,真可谓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啊!有诗云:秀色掩古今,落花羞玉颜,浣沙弄碧水,自与清波闲。宋朝大文豪苏轼也曾咏到:欲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在这里把西施和人间仙境西湖相媲美,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美好形象,成为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感慨。而要将这一历史题材用朱泥壶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着实是对创造者修养、学识、思维等的综合考验。我在充分借助朱泥亮丽、柔润等泥性特质之外,我还竭力将自己的心灵思想调整到阴柔的状态,使之制作出来的作品能眉清目秀、举止端庄、温柔飘逸、纯洁素惠、美姿优雅。后来我才发现,我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气质之美。
其三,在意趣上,我们同样可以发现朱泥壶之美。因为制壶者志趣、爱好、文化素养之关系,而制作出来的朱泥作品,其意趣自然异同。意者:壶之形态也。壶艺泰斗顾景舟在《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谈到:艺术欣赏应在理亦在趣,不论作品大小,壶咀曲直,盖子盎平,形制高矮,都在于趣,趣能产生情感,怡养心灵,百玩不厌。艺术是以感性为主体的创造,偏理则显呆板,只有感性创造,才富生气。那么,我们在欣赏朱泥壶之趣味时,朱泥壶的雅致、生动、粗犷、方正、古朴、纤巧、圆淳、端庄、柔和等意趣,也自然会得到欣赏者的认知和认同。
发现朱泥壶之美的过程,其实是欣赏者个人修行的过程,即便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追求不同,但在大美大爱的朱泥壶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所想要的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