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紫砂壶的鉴赏和鉴定

紫砂壶的鉴赏和鉴定

时间:2014-01-16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陶:何以为历代文雅士,鉴赏家及宫廷内外所追逐,所偏爱,它又何以发展演变成近代陶艺史上高超的艺术,文化的辉煌。足以使我们现代文士及中国茶文化壶艺文化的传人,驻足研究和探索。

  一、紫砂陶历史概况:

  中国陶瓷,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在人类文明史的记载上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紫砂壶艺术发展沿革至今,它不但已成为国内外造型专家,艺术品鉴赏家所称颂的“最富有文化气息、高度艺术水准的陶艺品。”而且也是国内外文人雅士和现代茶道中最杰出的陶艺茶具。

  1976年,蠡墅羊角山发掘出一座宋代紫砂古龙窑遗址,及大量早期紫砂残品的堆积层,从而就奠定了紫砂陶历史发展启始年代的科学依据,从发掘出大量残片,废器中人们惊喜地发现了壶,罐两大类紫砂陶实物。其中尤以壶为大宗类出土实样。茶壶壶型大致可分:高颈、矮颈和提梁壶三类,里外无釉,“素面素心”,呈天然紫红色。从造型和工艺手法上可以看到紫砂陶雏形。造型除圆器外,还有六方形可见成型工艺成熟的镶接成型方法。壶的、咀、把的粘接以采用“铆钉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捏塑龙头造型的装饰手法。紫砂陶:以羊角山的发掘,后经南京大学及南京博物院的考察和鉴定为我们从科学角度奠定了:紫砂始于北宋、盛于南宋的历史依据。

  关于紫砂陶的文献记载,见于北宋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坭新品泛春华”的描写;又在三十五卷答宣城张主薄遗雅山茶次其韵中有“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的记载,文中所说的“紫泥”、“砂罂”都是指的“宜兴紫砂壶”北宋早期诗人梅尧臣在他文章诗文笔下,又使我们后人从文学历史的发展中,显见了宜兴紫砂陶艺的历史魅力。

 

陈宏林 原矿黄金段合欢

  二、紫砂陶的鉴赏和收藏:

  宜兴紫砂陶自北宋起源,经历明清两代壶艺先人的发展成就,作为中华杰出的茶文化陶艺品发展到今天,它不但以它天然的“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而传人,而且沏茶能持茶道“色、香、味”之精神。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历史地继承了宋代茶文化的经典,艺术上兴盛了古越文人雅对紫砂陶艺推崇和参与。由于茶文化和陶文化的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历尽了300多年的发展,壶艺日臻丰富完美。如何鉴赏和收藏陶艺史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精品,对于每一个熟悉中国茶文化,了解紫砂壶艺、品位高雅现代人士和专业收藏者来说,是一门必须立现的艺术必修课。

  下面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和艺术品味两个方面谈一谈紫砂壶艺的鉴赏和收藏。

  历史上流传下来历代壶艺高手的佳作与传世书画杰作一样,是历史的珍贵文物珍品。历史上优秀的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等壶艺大家的精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都被列为甲级、特级藏品。象历史上优秀书画珍品一样珍贵。鉴别紫砂精品珍品,就像鉴定历史上珍贵的书画珍品一样,必须要首先研究紫砂陶及壶艺的发展历史:了解紫砂陶艺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特征、名家传记、艺术风格、原料工艺、金石韵味、印章内涵、装饰手法、壶款容量等一系列专业性很强的工艺美术知识。否则就更谈不上对紫砂艺术的鉴赏和鉴别了。

  历史地看紫砂陶艺工艺: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是高雅陶艺精品层,其制作精湛,富有造型艺术形式美、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理念完备的精珍之品;②是工技精致,形式完美,造型形式合理,设计理念统一有一定流通数量的高档艺术品;③是以适合民间大众生活,茶文化风情民俗,制技一般形式普通的民间日用品。

 

  历代名壶传器极少,而伴生的历代历史作品更良莠不齐,但也不凡在历代传器流传中有一定收藏价值的紫砂陶品存在。那就须鉴赏家和收藏家去正确地评价,合理地收藏和科学地鉴定了。

  三、紫砂壶上金石文化:

  何谓“金石”《吕氏春秋、求人》曰:“故功绩铭乎金石”。高诱注:“金、锤鼎也、石、丰碑也”。《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后固称锤鼎碑刻为金石。

  紫砂陶刻艺术就是一门综合艺术性很强的“壶上金石文化”。紫砂陶刻、据记载:元末明初的紫砂传器就有铭刻,但只是记载,无从考证。从明蔡司霪《荠园丛话》里记载道:“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当时俗称壶为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之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孙高士即孙道明、号清隐元末人,曾以其居名为“且吃茶处”。形成了紫砂刻画之先河,到明万历年间,紫砂器的壶底刻款日渐风行。明时大彬制六角壶壶底镌“万历丙申年时大彬”二行楷书,还有“一杯清茗,可沁清脾”在彬刻。至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年更有陈子畦书法晋唐风格,沈子澈款制古雅浑朴,项不损字法晋唐等陶刻风尚的描述。但当时的铭刻仅属于制壶艺人在壶底留下的款识。

  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形成。必须产生于当时历史文化氛围的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中和历史文士墨客的参与。紫砂壶上“金石文化艺术”的形成。也同样如此。明朝嘉庆年间,精于金石书画的陈鸿寿酷爱紫砂艺术。参与并设计了流芳后世的“曼生十八式”及许多传世佳作。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博古精文,精深的书法篆刻艺术追风秦汉的风格。由于这位紫砂艺术史上第一位父母官以博大精深的艺术胸怀积极参与倡导壶上金石文化艺术“从而使当时壶金石文化大为兴盛,大受鼓舞,形成了一种历史上难得的曼生壶文化现象”。

 

  由于这位历史上难得的金石文化天之娇子于宜兴紫砂历史发展机遇的巧合。在他的倡导下,逐步形成了“冶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创造了一代紫砂壶上“金石文化艺术”的风范。陈曼生参与“阿曼陀室”创作群体艺术领袖。将他素善书法、酷嗜摩崖碑拓、善仿秦汉、周鼎铭文拓本常巧用于壶上金石文化之中,所刻铭文、篆、隶、楷、行皆古雅绝伦,八分书尤其简古超逸。是紫砂历史上追风秦汉,字法晋唐的著名书法艺术家。也是紫砂文化历史上首创:集“壶手、书画家、雕刻家和订制壶主及室名四位一体制式:融文学、艺术、书法、金石于一体“壶上金石文化”历史奠基人。这种综合的艺术文化现象的形成。开创了紫砂艺术珍品的文化艺术先河。在历史意义上,它超越了紫砂茗制技艺的艺术制作范畴、推动了紫砂艺术向深的文化层次发展,完善和补充了茶文化、茶道精神之理念,树立了陶刻壶上“金石文化艺术”典范。

陈宏林 原矿紫泥圆珠

  四、壶上印款艺术和内涵:

  由于这位“西冷八家”首屈一指的金石篆刻大师对紫砂艺术的酷爱。他将中国书画艺术的内涵有机地融合于壶上艺术,而后发展成“壶底、盖、攀印款金石一脉”的独特风格。为而后壶艺的精粹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起点。

  这位紫砂历史上难得的书画大师为紫砂文化艺术奠定了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精品的地位。开创了紫砂历史上全新的紫砂艺术品味的风貌。为壶艺名匠在其创制的作品上留下自己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同时也为紫砂艺术进入社会上流及高层次艺术殿堂,供名流雅士,皇亲国戚宫廷之中赏玩鉴赏,珍藏捕平了艺术发展的道路。

 

  金石印记的产生,严肃了历史上紫砂艺术创作者对作品的艺术修养。同时也提高了历史上名家,名匠对制作作品技艺的精益求精的发展。加深了对紫砂文艺创作的历史责任。

  紫砂印章艺术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一、姓名款,制壶者的印记款,刻铭:书画,或购壶定制者的印款。一件上好的紫砂壶、它的制作创作,书画发挥和收藏者的参与,就能形成一件金石味很浓的艺术品,例如历史上的“鸣远、曼生壶”“阿曼陀室”“冰心道人”“源远堂藏大彬制”等;二、斋馆款:斋馆印款始用于唐代李宓的“端居室”所以早在明代的紫砂器上便出现了堂号印、包括斋名、馆名、堂名、轩名、室名等不一而足。如“桑连理馆”“清德堂”“阳羡惜阴室王”“墨缘斋景堂制” 等俱是。三、商标款:商标印款是清末民初的产物是商号的标志,如“陈鼎和”“永利公司”“金鼎商标”“铁画轩制”等。四、纪年印款:纪年款识在我国历史上其它工艺品及铜鼎器、瓷器、端砚上亦颇为常见、纪年的印款有两种方式:①是帝号年纪,如“大明正德八年供春”“乾隆十三年制”另一种则是天干地支组合的纪年款:“万历丁酉年”“庚子年制”。五、吉语款,吉语印款起源于商周,古玺中的“大利”“长年”俱是紫砂款识中吉语流行于清中迄民国。“益寿延年”“福寿”“宝”等。六、肖形款:多为制壶者的生肖形款,同时也不凡有制壶,定壶者喜好的肖形印记。七、图案款:诗词款及其它地名款等在这里我们就不一一描述。一件做工精湛,气势雄健,形、神、气韵皆俱的好壶,若能钤上一枚枚章法酣畅淋漓的印款,其金石艺术发挥相得益彰的紫砂器。这就是壶上金石文化的内涵。

 

  五、怎样提高壶艺鉴赏知识和自身保护能力:

  人各有志,亦各有所癖。志者:有远大抱负者;癖者:嗜好如命也。如此而已。历史上自紫砂器伴随着茶文化产生即时起,也就伴生了紫砂在社会名流雅士,达官显贵的赏玩和收藏之风。

  明万历年起(公元1573-1619)名家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师徒、称雄“壶家三大妙手”之誉起,在紫砂历史大家时大彬历游娄东及江浙吴俚大力推崇紫砂文化之后,交结了许多当时的社会名流雅士文人学士,引起了上流社会的一定重视,进入了一个名流雅士,士大夫争相收藏鉴赏、参与紫砂的社会风尚的新阶段,江南地区的一些官僚,士大夫也争相“争购宜兴定制的文玩茶具”。如太仓赵凡夫、华亭董其昌、上海潘元瑞、长州顾元庆、常熟陈煌图、江西新城的邓汉等。

  宜兴妙手数供春,后辈还推时大彬“千奇万状信手出,巧奇坡诗万态新”“妍妙有致、敦雅古穆”、“文巧相竞”“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毕智穷工,移人心目”,“色象天错,金石同坚”“雀鸣海内外争相收藏”,真是“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历史地奠定了紫砂壶艺的艺术价值和作品的收藏经济价值。

  1、对紫砂器泥色的鉴别:

  紫砂泥是大自然赋予这块江南文化发达地区——陶都的恩泽,是大自然的恩惠孕育了历代紫砂名匠,高手和艺术大师,历代紫砂陶艺家以其聪颖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为后人创造了蔚为壮观的壶艺天地。

  紫砂泥:是“粘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的有色耐火粘土,经1100℃——1180℃烧成,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片,莫来石晶相,赤铁矿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烧结形成了陶瓷原料难得的单矿烧结双重气孔物相结构。使得紫砂泥“魔术般的五色土,天生就形成了中国茶道茶具系列适应茶文化之天性”。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难看,又无熟汤气,故用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好一句“色香味皆蕴”!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上达到了理念化的完美享受。

 

陈宏林 原矿朱泥《乳香》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黯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 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沉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坭的基色,可分成:红坭(朱坭),紫泥(底槽青),团泥(即本山绿泥呈米黄色),这三种基泥由于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度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千变万化,紫砂泥的原料处理也耐人寻味。在制作处理上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泥料粉碎——筛选除杂——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从制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现代机制泥。从原料互配上:分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但不管怎样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称:“熟泥”即可经陈腐后成型制作之用。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给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内涵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别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给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于心,雅致迷人。

  2、对造型设计的评估:

  紫砂陶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造型最丰富、制式最广博、艺术品味最高的工艺精品,素有“方非一式,园不一相”之盛誉。如何正确评估造型之美,也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难调的艺术理趣,工艺美术品的鉴赏和收藏本身是“智者常乐”“爱者如宝”之事。大度的爱大度挺拨;清秀的爱清秀细雅,古朴的爱古拙生辉;巧趣的更爱趣味耐寻。紫砂造型设计是造型形式美包容量很大的技术课题,至今还没有专人对这丰富的课题作详细的专业研究和总结。我们只能从抽象的造型理念中,简略地评价一下“对紫砂造型设计的评估”著名紫砂艺术大师顾景州在他《壶艺说》一文中指出“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一件精品本身就必须给人以凝重朴致大方、轮廓周正,纤巧适宜线条清晰,比例恰当,黄金割到位的杰作。象形的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富于生活,千变万化、精思妙想。壶体每一个部位“过段”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视觉,每一个功用点曲线流畅,轮廓直线昂扬顿挫,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作品有一种内涵度很深的气质和风格。对称作“形、神、气、韵”的理念都有交待。这就是紫砂陶艺作品,特别是壶艺造型设计的基本评价。

 

  3、对制作技术的评拙:

  型出于思,技出于精,一件上好的紫砂精品,必然出自一个富有文化修养,具有艺术内涵,取源于生活,有一定艺术灵性,基本功扎实,而又有灵巧之手的陶艺家之手。历史上从供春之日起,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鸣远、项圣思、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朱可心王寅春、顾景舟等历史上壶艺名流,都是紫砂陶艺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制技精湛,艺术完美的艺术大师。

  一件制作优秀、技艺精良的紫砂壶,必须具备顾老指:嘴把舒屈自然,若生成者;盖独如人之冠,口盖直而紧,虽倾侧而无落帽之忧,眼处小而内锥,故无窒塞不通之弊。“克盖”于壶身必须和谐、而具有自然活泼的节奏感,“截盖”意即截壶身上部的一段,盖与壶身合则为一整体,不致参差不齐,“嵌盖”则嵌纳于壶身,以严密合缝通转而隙不容发“为上”。这些都反映了如何变度刻伐制作技术的精细难度,同时也兼评了鉴赏和收藏紫陶精品的准则。

  4、对壶上装饰的评价:

  壶上装饰,就是壶上金石文化。

  紫砂壶上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是千年陶文化发展的历史结晶。是冶文学书法、绘画、金石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它从“曼生壶文化现象”,产生即日起,就为促进紫砂壶艺高度发展起到了历史的推动作用。

  紫砂器的装饰除制作造型设计的自然装饰(俗称花货)外。可分为:①线条、块面、图案、浅浮雕装饰。②泥料捏塑,绞泥装饰。③金银线珠宝、钻石及非陶制材料相嵌装饰。④釉彩装饰。⑤而更重要的是紫砂陶刻“壶上金石文化”的装饰。 清乾隆,嘉年间如郑板桥、陈曼生、而后年代的子冶等文人墨客与紫砂艺术珠联璧合。融高雅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国画艺术,金石艺术于精湛的壶艺巧合于一体,从而使壶艺迈入高雅的艺术殿堂。摆脱了工匠装饰的壶技俗气。壶上金石文化,推动了壶艺创作的兴旺发展,引成了历史上“壶随字贵,字依壶传”的关键。

 

  紫砂陶刻艺术:必须研究“曼生壶文化”“沏茶、沏壶、沏形、沏神”,之陶刻风范。才能创作出完美神韵的篆刻艺术融为一体的,一件件富有“金石文化艺术”的佳作。

  5、对壶款其伪的鉴别:

  印款真伪,是一个金石篆刻艺术性很强的专业课题。印章款识始于紫砂壶艺,我们在前文中已论述,要深入讨论,我们尚需作专题探讨。

  用铃印制陶,是紫砂艺术走向完善的关键一步,是古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结晶。紫砂款识所用章法大多显得比较规正、严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但也不凡有些比较粗劣出自二匠自制的印证,用字往往有误。这就另作别论。紫砂印款表达内容除制作者,定制者、监造者、纪年等外,还有斋、馆、室名多为寓意的闭章,所有这些印款的产生都是历史上文化和艺术交融的再创造,也是紫砂陶艺至所以转化成高雅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艺术价值。名人名作款识与作品形成了“壶值千金”经济价值,促进了近代紫砂艺术的发展,同时鱼目混珠、出现了伪作。真伪之鉴,首当印款鉴。一件精湛的紫砂壶艺作品是创作者艺术价值和身价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作品的经济价值。历来制壶高手和名家于现代工艺美术师们对印钤款识都十分讲究,用款钤印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壶外功夫可见一斑。大部分工艺美术家们及先辈所用的印款篆刻均出自金石高手之作。一枚印款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一般假冒者,伪作者在印款上很难入真,具有一定金石艺术修养的鉴赏收藏家不难判别真伪。同时刻篆二枚精美的金石印款,刻篆于同款式,也不能自制到金石刀痕,完全仿真一致的地步。但紫砂印款大部分阴刻效果,而又偏偏要再现于壶底、盖、攀之上,金石刀迹暴露无遗。鉴赏和收藏者只有细心琢磨,就很可以发现钤印款式的真伪。有些伪拓印款就更容易从印款外形尺寸烧成收缩率中计算出拓印之真伪问题。

 

  印款钤压每一个制作者都有各自的偏好和习惯,这也只能意会,很难言传。但只要每一个鉴赏定和收藏家对每位大师、工艺美术师等制作者作品进行专题研究,也能找到共性的经验。一件真正精好的作品,每一个制作者都为给它赋予自己作品特有的,不大容易被人发现的记号,这些记号只有原制作者能差别出来。近来紫砂壶艺有一种新尚:制作者亲自铭刻一些斋室名号,制作纪年及壶名编号。这些壶铭款刻虽不属金石篆刻尚品,但倒也能给收藏和鉴赏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真伪鉴别的实用依据。

  印款钤印的鉴赏方法和收藏鉴别能力对于壶艺爱好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重要艺术课题。单纯从印章金石篆刻真伪判别作品好劣,只能讲是鉴赏方法的重要部分。而真正要收藏一件上好的紫砂艺术精品,爱好者,收藏家必须要认真选择收藏渠道和代理商、或直率地从制作者手中直购定制真正紫砂工艺美术家手中的“方园牌”高档特艺作品,才是每一个现代陶艺收藏家、鉴赏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保障渠道。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