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穿梭的车海,拥挤高耸的楼宇,色彩杂乱的街道,我穿过这个每天都要经历的世界,一路急速来到戴爱群的门前。
一把紫砂已经安静地立在桌上,热气氤氲的山泉水在电磁炉上咕嘟作响。坐在这里的一刻,眼前只剩下紫砂温和的色彩,只能闻到醇厚的茶香。
“我是个俗人,七情六欲,食色性也。但是,我用好茶具泡好茶的时候,心里是安静的。所以说,壶泡茶,茶养壶,壶和茶都养人。”网上搜索戴爱群这三个字的时候,他的头衔是美食家。“我这个人天生就对好东西很敏感,容易被美好的东西感动。”那一年,他到一家茶城看紫砂展,看中了一把紫砂壶,“茶城的朋友说可以帮我介绍买下来。我就去了
周桂珍大师的家里,认识了这个紫砂世家。”从此,他便和紫砂结缘了。“非典的时候,我没事做,常常拿着壶到茶城喝茶。几个月时间,我就成瘾了。每天起来就想,今天用哪把壶喝什么茶?成了不可一日无此君。”他拜了紫砂大师
徐秀棠做师父,“但是我没打算学做紫砂壶,只是觉得师父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达到某种境界的老先生。”赏紫砂也跟吃美食一样,不追求时尚和潮流。
紫砂之道
他喜欢用“可爱”来形容他喜欢的人或者事。他说师父可爱,也说紫砂壶可爱。
壶把向右,壶嘴向左,戴爱群说这是放紫砂壶的方法。桌上泡着“东方美人”茶的紫砂壶玲珑有致,“这把壶造型非常传统,叫做
石瓢。它的特点是两个三角形套在一起,壶底到壶盖是一个三角形,壶把和壶嘴相交是一个倒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所以,这个壶给人坚固、硬朗的感觉。我这把壶是按照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尺寸做的。另外一部分感觉是不同作者带来的不同气质,比如,这个壶是我师父的女儿徐徐做的,就会看着比较俏皮,但是她先生高振宇也做过同一款
石瓢,就是不一样的味道。”他拿出另外一个紫砂壶,同样的倒三角形,却显得刚劲有力。“比如壶把的处理上比较接近直线,就显得有峭拔。壶嘴底部稍微肥硕一点,就显得有力。顾景洲说,紫砂要有神形气态。”
中国出名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但戴爱群独爱紫砂。他说,“紫砂壶是其中少有的文人参与创作的工艺品。首先,紫砂生在宜兴,江浙地区是个人文荟萃的地方,千年以来就是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历史上,很少有文人参与工艺美术创作的,但是一些文人却愿意和紫砂发生关系。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曼生壶,就是清代县令陈鸿寿和紫砂艺人杨彭年一起创作的。文人参与会给这种工艺品带来更多的高雅文化内涵。紫砂里面蕴含了很多文人士大夫的古典情怀,温润和谐。一般的玻璃器皿,忽冷忽热就会炸,但是紫砂不会,很有些中庸的味道在里面。”
紫砂之美
宜兴,紫砂的故乡,戴爱群两次去过那里。“紫砂是产量极低的东西,作品太多的大师就或多或少会存在代工的问题,或者是模具制作的。”他总是很执着地选择手工紫砂壶。戴爱群认识
周桂珍大师是在2003年,“那时候,她刚好六十岁。从艺术上来说,可以说是开始进入炉火纯青境界的时候。”他认为,周大师是在世的大师中,制壶造诣最高、继承顾景舟最好的一位。
他总是对着紫砂仔细端详,说,能靠简洁的几何线条感动他的壶,就是最好的。“紫砂有四美:首先是材质之美;第二,是造型之美;第三,是工艺之美;第四,是功用之美。”他所有的收藏,都会被他用来泡茶,他说,用的过程,才是和壶的一种交流。“为什么周大师家愿意让我收藏他们的壶?因为他们觉得我懂。其实我不是研究陶瓷的,我懂什么?我的切入点不同而已,我是从欣赏角度,而不是从工艺角度切入的。还有就是我会用它,在用的过程中,读这个壶。很多细微之处,你不读是体察不出来的。你只看介绍,是谁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得不到滋养。多看展览,查资料,和大师交流。掌握基础之后,再去读这个壶。”
“收藏紫砂是种生活方式,说好听点,就是生活艺术。壶是让人安静的东西,我不喜欢大家把它弄得很浮躁。很多人喜欢炒得热的作品,动辄上百万,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壶拿在你手里,会让你心乱。用紫砂来挣钱,那么你就会失去紫砂给你带来的最本质的东西。”他收藏的壶都是来自周大师一家,他说,这是缘分。
紫砂之缘
他拿着紫砂壶的图册,从头翻到尾,评论着每件作品,能让他停留的只有周大师家的作品。“只能说我比较幸运,碰上的这家艺术
水平比较高。作品好不好,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很多大师的作品不如他们的好,但是价格贵上很多倍。我欣赏紫砂也跟我吃美食一样,不追求时尚和潮流。并不是时尚就不好,但我对事情的判定标准,不是它是不是流行,而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好不好。流行的不是没有好的,但炒作得最厉害的,往往有问题。”
他说,大师是孤独的。“真正的大师,不会去炒作。比如顾景舟先生,在他的时代少有人理解他,他在文化艺术层面是孤独寂寞的,反而能创作出很多传世之作。现在收藏成了市场炒作,让有的大师一把壶贵到上百万——人心浮躁,包括做的人、卖的人、收藏的人。但我的壶,一把都没卖过。”
他不相信算命的,也不相信《易经》,却相信命运,相信缘分。在他心里,那是情义。“收藏也不能说多高雅,但是至少是对身心有好处的,把人带入一种境界。”他很认同一句话,“要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分浊清”。“做一件事情,要抓住本质的东西。比如紫砂壶,你用它赚钱,你得到的是外在的东西,不是本质的东西。我们的世界很混杂,如果你喝茶时心平气和,哪怕只是很短暂的一刻,这也是很大的收获。收藏可以提高鉴赏能力,但我有了这个能力,不是为了买更多的壶,赚更多的钱,而是去欣赏更多美好的东西。我觉得,这是收藏的根本。有人说,玩物丧志,我觉得应该说玩物养志。许多收藏大家为什么能把东西都捐出来呢?因为他看穿了。这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就行,不一定在我手里。而且终究不是为了钱,如果为了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