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17 来源:紫砂之家
1989年,台湾“中华民国”发行一套紫砂茶壶(专269)邮票,共计四枚,分别是:“宜兴紫砂茶壶、“曼生十八式黄泥壶”、“束柴三友壶” 、“梨皮朱泥壶”。
(一)宜兴紫砂壶:这是一把“南瓜壶”,现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此壶仿南瓜造型,尤以壶盖构思巧妙,作瓜蒂形,壶注以一片瓜叶覆盖其上,栩栩如生。作者陈子畦,明末清初人,此人历史记载不多,《阳羡名陶录》引用康熙《宜兴县志》的话:“陈子畦仿徐最佳,为时所珍,或云即鸣远父。”文中“徐”指的是紫砂名家徐友泉,为时大彬弟子,“鸣远”即陈鸣远。
(二)曼生十八式黄泥壶:台湾收藏家藏品。此壶乃清道光年间曼生之壶式,作者王东石,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间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制壶善仿古,刻工精细,制壶监刻铭,技艺之巧,匠心独具。
(三)束柴三友壶:台湾收藏家王度收藏。所谓“束柴三友”,乃集松、竹、梅三干而成,亦称“岁寒三友”,壶身将松、竹、梅三树段束于一体,繁复中见规整条理,全器混若天成。松之坚、竹之虚、梅之贞,此乃文士之品。构思脱俗,技艺精湛,文化品位极高,诚为绝妙名壶。而此壶的作者陈鸣远是唯一一位同时入选大陆台湾紫砂邮票的作者,也显示了他在紫砂历史上的地位。在台湾紫砂邮票中,陈鸣远与其父陈子畦同时入选,诚为一段佳话。
(四)梨皮朱泥壶:台湾收藏家藏品。朱泥壶是明末清初宜兴紫砂的特殊成就,它的红润娟秀为玩家所娇宠,它的精微细腻是茶家们掌中的名门闺秀。“小壶唯美惠孟臣,天工巧夺信如神”,惠孟臣是制作此类小壶的杰出代表,由于名贵,所以后人仿制很多。惠孟臣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荆溪人,壶艺名家,以擅制小壶驰名于世,后世称为“孟臣壶”。
“陶刻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它与诗、书、画等相互交融,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需求。”青年书法家、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王祥认为,陶刻与陶艺在同一载体上的共融共生、相得益彰,是前者受到藏家不断重视、最终自成体系的主要原因。
根据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原副馆长、知名学者王涛的研究,与青铜器、钟鼎、石刻、木雕、牙雕、漆器、玻璃料器等艺术门类相比,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镌刻是陶器。陶文字的产生,虽然比甲骨文还早一千多年,但是,紫砂陶的陶刻成为一门独特的陶饰手法获得广泛认同,却是在宋代以后。
董亚芳作品:搏浪
“因为到了明代中期,现代概念的紫砂壶制作才开始进入真正的极盛时期,当时名手辈出,在壶上镌刻的匠师也相继问世。如学界公认的紫砂壶鼻祖,就在壶上镌刻落款。再如制壶名师时大彬,后期制作的紫砂壶既有座右铭式的诗文和格言出现,也有自己镌刻的金石作品。”王涛指出,清末发展到制壶店商专业聘请当地文人兼职陶刻,由于良好的书画金石功底,他们笔法技艺堪称一绝,风格纷呈,讲究布局,雅俗共赏。如宜兴知名书法家邵云如,他经营陶业,使宜兴紫砂陶刻形成有“刻字先生”一说的专业社会职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较高。商业行为和一定的经济手段,也影响了紫砂陶刻的需求不断扩大,除名人名壶之外,大宗产品也时兴刻字、刻画。
陶刻(或瓷刻)的工艺属性不同于其他雕刻工艺,是在陶瓷坯体未烧成前而为减法的手工装饰工艺,用刀和刀法与金石篆刻等在不同固体上的雕刻完全不同。王涛指出,坯体似坚却脆,笔触连接缓在前,笔锋修饰而成。一般从事印章、牙雕、石雕、玉雕、金属雕刻的专业人士,虽有基础,转刻陶刻有一个转换和适应的过程。
当代陶艺家沈汉生则指出,自清代的陈曼生开始,越来越多的文人书画名流直接参与到了陶刻艺术创作当中,使陶刻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陶刻艺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形成了陶刻艺术自身完整的体系和特有的艺术形式。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