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4-19 来源:紫砂之家
咫尺之间 紫田耕陶
-----宜兴紫砂作坊一瞥
·何小兵
历史上,蜀山周围窑户相对集中,清代周高起著《阳羡茗壶系》一书中有“陶穴环蜀山”的描述。如今,在被誉为“陶都之都”的宜兴市丁蜀镇,紫砂作坊星罗棋布,或集群而筑,或离群索居,各自在个性天地里耕耘。对于这样一种耕耘,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李昌鸿先生美其名曰“紫田耕陶”,此说极尽美好。
紫砂作坊作为一种业态存在,由来已久。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艺事之纷繁,于今为盛。在宜兴紫砂工艺厂,紫砂作坊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楼宇,紫砂艺人比邻而居。当代陶瓷艺术大师鲍志强先生以及紫砂名家季益顺、曹亚麟、张正中等逾百艺人的作坊都设置在这里,这一片世界充盈着紫砂泥土的芬芳。这样盛大的场面,对于传统工艺来讲,实在是欣逢盛世,青春焕发。在宜兴陶瓷陈列馆周围,紫砂作坊顺着地势变化呈现在人们眼前。高高低低的建筑里,集聚着近百位紫砂艺人。各有各的空间,拍打泥片的声音此起彼伏。是一种工作环境,也是一道风景线。在丁蜀镇毗连太湖的双桥村、尹家村等村庄,紫砂作坊十分多,用“家家捶泥,户户业陶”来表述这番景象并不为过。紫砂村是宜兴紫砂的发源地,村里的紫砂人家相互往来皆茶水迎送,这里的紫砂作坊成为海内外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庚申年重阳节,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出现在紫砂村,紫砂名家邵大亨第五代传人、紫砂艺人邵逸平在紫砂作坊接待了这位他,并泡了一壶上好的宜兴红茶与贵客分享美好滋味。荣毅仁副主席兴致比较高,始终面带微笑,还用钢笔在主人预备的签名薄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宜兴紫砂作坊的兴盛,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之初。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先生的紫砂作坊“醉陶居”当时构筑在丁蜀镇的公园路上,成为当时有别于陶瓷工厂的一处幽雅所在,得风气之先。如今,位于太湖之滨兰山山麓的醉陶居早已声明远播。尧臣先生酷爱饮茶,兼习书画,因此,醉陶居成了远近闻名的文人雅士聚会之所,几乎每天有茶香飘忽。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来到醉陶居,落座小竹凳,与主人尧臣先生交谈。尧臣先生一边手不停地泡茶,一边滔滔不绝讲解着紫砂历史、茶的知识和故事,彼此甚欢。梅尧臣在《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有“小石泉冷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局,尧臣先生据此创作的《小石冷泉》组壶获得了巨大成功。李铁映副委员长对宜兴紫砂壶及茶文化研究造诣颇深,他还兴致勃勃地在一件紫砂壶坯体上刻上了“书能香我无需花,茶亦醉人何须酒”的诗句。
紫砂作坊大多亦坊亦居,是严格意义上的紫砂人家。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泉海是著名的陶逸轩主人,“陶逸轩”即大师的寓所所在。朱丹的“陶泉居”、尹祥明的“日月陶坊”、张正中的“正中陶艺”、陈国宏的“紫瓯金舍”等紫砂作坊,已经产生影响。位于丁蜀镇外环路上的阳羡茗陶苑是近年来出现的紫砂艺术走廊,庭院花木扶疏,展厅文风荡漾。这里陈列着历代紫砂珍品,当今名家作品琳琅满目,国内外旅游团队将这里确定为旅途艺术小站,在这一方紫砂天地里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魅力。
在宜兴陶都路上,构筑于茂篁修竹之间的葛盛陶庄是一处美好所在。主人葛韬夫妇在这里精心营造的紫砂人家,茶香氤氲。条缕清晰的木纹泥凳,陈列着各式精巧紫砂壶的博古架,紫泥炼就的陶台,手可盈握的紫砂茶杯,每一件器物都散发着文明气息。女主人是艺茶高手,纤纤玉手,笑靥如花,当她手执茶杯敬献给客人时,这份情谊仿佛注入了崇高、庄重,真可谓“茶道其中”了。著名画家范扬是这里的常客,画家亲身感受到宜兴紫砂人家的风情画面后,感叹“丹青难为”,足见其对紫砂人家的无限拥戴。“泽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自成高”,这是宜兴长乐陶庄的一幅对联。位于通蜀路上的这一处紫砂作坊规模比较大,名声响亮,主人徐秀棠先生更是蜚声海内外。在这里,有陶缸砌就的院墙,庭院各处散步石凳、石桌、石磨,陶罐、陶片,给人一种“陶天陶地”的感觉。长乐陶庄的中央有一汪人工湖,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湖边建一水榭。主人经常在这里以茶待客,一任茶香弥漫。宾主置身于芬芳之间,心旷神怡。迄今为止,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行成为长乐陶庄的客人。宾主双方的交流很多是即兴式的,端起茶杯论文化,捋起袖子抟泥砂,这里俨然成了广泛意义上的东西方陶艺家研习营。
随着紫砂艺人生活水平提高,宜兴紫砂作坊的布置越来越讲究,诗、书、画随处可见。就拿饮茶来说, 寻常紫砂人家饮茶也越来越讲究,品质超群的阳羡雪芽以及台湾来的高山茶、云南普洱茶、福建铁观音等,都能见到。许多年轻紫砂艺人还买来茶艺方面的书籍,沉醉于茶文化的氛围中。文化艺术在宜兴紫砂作坊的斑驳投影,深刻地表明宜兴紫砂的文化附着日趋丰厚,预示着紫砂艺术代不绝人,继往开来。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