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03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泉石先生乃左家奇也,喜茶道,痴迷于紫砂铭刻。现为浙江省高校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高级美术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早年求教剡溪商敬诚先生、山阴沈定庵先生、杭州刘江、余正先生研习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尤喜篆隶书体、秦玺、汉印与明清流派印。出版《篆刻艺术》、《篆刻技法》、《艺术鉴赏教程》。重视高等学校篆刻教育与金石文化活动,“金石文化”,被评为浙江省级校园文化品牌。上世纪80年代曾成功尝试了篆刻与邮票的艺术结合,鸿雁海内外同仁,并得到了书法、集邮界前辈肯定;近几年又仰慕西泠陈曼生,结合专业教学,开展茶文化与紫砂铭刻的探索,意在发扬杭州文人壶的传统,弘扬西湖的人文精神。
泉石自幼爱好书画篆刻,20多年来,笔耕刀凿,逐步形成自我风格。偏向赵之谦、王福庵、韩登安、陈巨来等工整一路,追求典雅、恬穆、圆劲。近年泉石先生犹重吴昌硕、来楚生浑厚古朴一路,重视分朱布白,注重印章的“气势”与笔墨“韵味”,以简洁处理以追求线条的疏密协调与气势;泉石先生之于金石感悟神思常有领悟,近日以大篆篆法入壶,浑厚古朴。泉石先生仰陈曼生以“阿曼陀室”的壶底印章推动了整个紫砂铭刻之新风,钟情于紫砂铭刻与篆刻的相融,以浑厚古朴,分朱布白的各种印章铭刻于紫砂壶上,不仅让操练了多年的金石篆刻派上用场,也在紫砂文人壶中一种新尝试,圆了做文人紫砂壶之梦。如所刻的“西湖十景壶”,以十方“西湖名胜印”铭刻于汉君壶一周,分朱布白,耐人寻味。又如以佛肖形印、禅语印,错落有致铭刻于石瓢壶侧壶盖,别有情趣。
人们从大碗喝茶解渴,到捧壶品茗问禅,使紫砂壶进入到人文的精神追求的一种境界,文人壶便应运而生,是表达澹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茶文化真谛;也使紫砂壶平添十分书卷气、金石味。自古茶不离壶,壶则以紫砂为上,醒诗魂,解酒困,添画韵,增书香。这都是文人壶赐给中国文人的独特的茶文化意境。泉石先生近年来研习古玺金文入壶,探索其中奥妙,颇有心得,以玺文、金文落刀于壶侧,追求参差错落、绮丽高古的面貌,如《问禅》、《不可一日无此君》、《清韵》为其代表作品,高古处又不乏新奇。
泉石早年将人物花卉山水应用于印章边款,别开新面,曾受到业内人士关注。此类作品殊不易造,修为肤浅者则流为媚俗,泉石先生则不为险途,铤而险越,每有佳品,如《董必武像》、《猛虎图》、《松鹤》……足见一斑。近日将此法应用于紫砂铭刻,颇有心得。好壶无字自是好价,有时好壶刻了字画,反而对壶是一种破坏。只有做到壶、铭文、字画、镌刻结合俱佳,融为一体,方能“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泉石先生铭刻文人壶,或梅、兰、竹、菊,或达摩、弥勒,花卉、山水力求简约生动,力求铭文、字画、镌刻能切茶、切水、切壶融为一体,既求雅致,又具韵味。如在竹节壶上画佛,题“不可一日无此君”,让人寻思;禅、茶、竹,谁可缺?而近年创作的集书画篆刻名家一体的“数字趣味壶”,又是一番新奇;《心无一物壶》、《书画双绝壶》、《一门三代壶》、《西泠五老壶》、《艺海八仙壶》、《西湖十景壶》,壶壶见巧思奇趣、耐人寻味。
泉石先生撍文的《曼生壶——西湖人文的精神》一文,介绍:“清末杭州金石书画家陈曼生,是一位天才卓越,不断萌发艺术创新思想并积阔前景的大师。他开辟了新的紫砂壶十八文人壶款式,开拓了印章入壶铭记的广阔领域,创新了‘超然物外、穿越世俗’的文人壶铭文的新意境,发展了紫砂铭刻刀法,大胆地探索了壶随机缘铭刻的风格,曼生寄情于紫砂壶、融情于紫砂壶,成为中国紫砂历史上继时大彬、陈鸣远之后的第三个艺术高峰,从而也使紫砂壶成为受人推崇的最具艺术感染力的文化载体,陈曼生成为万人仰慕的“古今紫砂第一人”。全文就陈曼生文人壶艺术,浙派流源,继承创新,技法与形式作了深入浅出的赏析。泉石先生之推崇陈曼生,仰其但开风气不为师,淡名利,出新局。是因乡谊、才情、学识,抑或大丈夫生身立命胸怀天下之感慨,因皆而俱之。
泉石先生为学、为艺、为业亦皆慎思笃行,非但无偏废之谦,更是以穷人文之理而研教育之规律,尽管行政工作繁忙,工作之余不停笔耕刀挥、品茗赏壶,不忘主持艺术研究项目,多次策划壶、茶文化与书画活动,强化学生艺术社团建设,培养大学生艺术素质,指导学生铭刻紫砂印、紫砂印盒、紫砂壶,成为杭城高校艺术教育之一大创新。近年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朝兴、关宝综指点,将中西方文化与书法绘画艺术融入紫砂、青瓷等非物质遗产传统手工项目,坚持传承与创新,多件作品在专业报刊发表,《美术报》、《茶文化》专刊刊登了其金石文化、紫砂壶铭刻、陶刻创作及艺术教学成果。尤其在紫砂印、紫砂器皿、紫砂文玩与紫砂壶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以金石艺术手法拓展紫砂艺术,尝试双刀与篆刻急就章刀法相结合,使立体感更强;用半刀法与金石刀法结合书法艺术、文人画艺术,以刀代笔,突出笔意与韵味,突出文人壶的理念。作品《西湖十景印章壶》荣获2012年浙江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品展金奖。
自西泠曼生以来,文人壶之艺日益独立。上世纪此间人才佳作层出不少。而从今天言之,相对制壶名家、泼墨大师不乏其人,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文人壶高手鲜以见得。如今专业刻壶者比比皆是,而真正游于艺者却凤毛麟角,愿江、浙壶界、艺术界再有几个曼生诞生。艺海无涯,人生有期。有一梦想而挥之不去,在现实中谓之“情结”。泉石有此艺术情结,乐此不疲,究其故,答曰;挥之不去之情结也。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