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2-2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1948年,沈智毅去吴湖帆家约稿,邂逅制壶高手顾景舟托人带来的五把石瓢壶,他们请吴湖帆在壶上铭文绘画。制成之后,顾景舟除自留一把以外,便分赠给了吴湖帆、江寒汀、唐云及铁画轩老板戴湘铭。这次制壶过程给沈智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解放后,沈智毅随唐云进了上海美术馆,与唐云的来往越来越多。唐云嗜壶,且喜藏名壶也成了他们之间交流的话题。一次,唐云从金陵大画家亚明处带来一把清·嘉庆年间,杨彭年制,陈曼生铭的笠荫壶。唐云兴高采烈地对沈智毅说:“这把壶,你看冤不冤,在亚明家只用来倒酱油,还倒不出。亚明见我喜欢,便送我玩用了。这是把曼生壶,你看,壶底有‘阿曼陀室’的印记。”沈智毅开玩笑地对唐云说:“你大概又夺人所爱了吧?”唐云急着说:“不,我对亚明讲清楚是曼生壶的,亚明却说:‘既然是老药喜欢,不管是什么壶,我都送给你’。”说着,唐云对沈智毅说:“现在我只得求你了,设法让壶嘴流出水来。”此壶也怪,壶嘴并未堵塞,但就是倒不出水来。经沈智毅反复推敲,发现症结却在壶盖的洞口不通,沈智毅说:“请玉石雕刻厂的师傅弄一弄就好了。”“不行,他们不懂,万一弄坏,我舍不得,还是你来。”唐云坚持要沈智毅弄。
唐云绘写紫砂壶拓片
沈智毅不敢怠慢,为此,他特意做了二把精致的小钻头。一天,他带了钻头,备了细金刚砂皮去唐云家修补。这天,唐云心情十分愉快,他在画桌上铺开了画纸细细作画。一个修补,一个画画,又时时谈及壶经之道。唐云说:“陈曼生的壶
铭‘笠荫暍,茶去渴,是二是一,我佛无说,写得多有禅意啊。笠翁中暑,喝茶去渴,是二还是一,佛不说,让你去思,让你去味,更让你去禅。”一个精钻细磨,小心翼翼;一个泼墨挥洒,侃侃而谈。历时1个时辰,沈智毅修补成功,完满交卷。而唐云一幅《鸟蝶枇杷图》也很快完成。画面上金黄枇杷缀满枝头,一鸟站立高枝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成熟的枇杷。枇杷大叶淋漓展开,引来蝴蝶盘旋,一派生机。款识为“智毅同志正之,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唐云画”。唐云对沈智毅说:“这画没有禅机,你留着玩吧。”
沈老说:“唐云的八把曼生壶的盒头几乎都是蓝布款式,大都出于我的手,因为唐云喜欢简朴大方不花哨。这段时间,我受唐云痴壶的影响,学到了不少紫砂壶艺的知识,故而也渐渐爱上了紫砂壶。”
“四人帮”粉碎后,上海美术馆搞画廊,为了搞活画廊,当时负责的沈智毅萌发了邀请海上名画家绘写紫砂壶的念头。这一想法立刻得到唐云的赞同和支持,在唐云的带领下,沪上大画家谢稚柳、陆俨少、朱屺瞻、张大壮、王个簃、关良、程十发、刘旦宅、陈佩秋纷纷加盟,负责监制的沈智毅奔走于上海、阳羡,反复打磨,历经艰辛,方获成功。当这些紫砂一面世,即刻引来东南亚和港台砂壶收藏者的关注,一时轰动上海,壶也瞬即售罄。
“文革”时期,宜兴的紫砂作品,无论是大师作品,还是小工作品,壶底均为“中国宜兴”,后因香港罗桂祥等人提议,恢复古式在壶底留上制作者的款识,殚其心意,宜兴紫砂壶再次兴旺。此举被称之为“紫砂壶复兴第一浪”。沈智毅策划的“海上十大画家绘写砂壶”之举,被国学大师饶宗颐誉为“紫砂壶复兴第二浪者也”。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