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30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近代名流二洞山人储南强先生曾于1930年书写一副楹联赠送当时正值青年的朱可心老师:“书传阳羡名陶录,人在豳风稼穑图”。对朱可心的紫砂技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寄予莫大的厚望。历史的发展印证了储翁的独到眼光,朱可心几十年的紫砂生涯所取得的成就和对紫砂事业的不朽贡献,使他的名字在现代阳羡名陶录上成为熠熠生辉的一代宗师。
朱可心(1904—1986年),原名凯长,1904年生于盛产紫砂的宜兴蜀山,14岁入紫砂技工汪升义门下学艺,满师时其技艺已超过师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32年到江苏省立宜兴职业学校窑业科任技工。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美术工艺品观摩大会。他积极响应政府关于手工业合作化的号召,配合当时任蜀山镇镇长的黄凤来新生走访紫砂手工业工人,动员他们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只是关于这段历史很少有人提及,还是2010年冬,黄凤来先生的儿子黄志强在整理他父亲五十多年前得工作手册时,发现了当时黄凤来等人曾多次走访上袁村动员顾景舟等人到蜀山参加合作社的记录,这才确定朱可心也是现在宜兴紫砂长的创建元老之一。1954年,已年届五十的朱可心参加了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学习,与来自华东五省一市的陶瓷、泥塑、木雕、石刻等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艺人一道切磋技艺交流创作心得,并受到著名美术家黄宾虹、潘天寿先生等指导,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理论修养,奠定了他往后技艺突飞猛进的基础,之后的三十年他曾创作设计了数以百计的新品。
朱可心长年热衷于党的事业,积极参与各项中心工作,朴实宽厚待人谦和,与同事和睦香醇,结交广泛,上至文艺界的专家教授、各级领导,下至普通工人群众,因而也得到组织上的器重。1953年朱可心的紫砂作品在“全国美术工艺观摩大会”上得奖,并受到中央领导朱德总司令的接见。1954年因协助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出国工艺美术展览,得到中国美协的书面感谢。1957年与任淦庭、顾景舟一起参加全国民间艺人代表大会。1977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陶瓷美术创作设计会议”及“全国工艺美术创作设计人员代表大会”。朱可心生前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陶艺协会名誉理事。
朱可心的一生对紫砂行业的贡献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传授紫砂技艺,培养了一批紫砂行业技术精英。1927年在紫砂行业内初露头角的朱可心即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职业学校陶业科,成为最年轻的技术教员,这期间他一边教学一边创作紫砂新品,其中“云龙鼎”、“竹节鼎”等均气势不凡。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后,朱可心全家的生活陷入艰难,但他仍然坚守在紫砂行业内,每天起早贪黑制作普通产品以换回一家生活的基本需求,同时还积极进行新品的研制,“云龙壶”、“松鼠葡萄壶上”即是期间创作的新品。
朱可心培养艺徒最主要是1955年以后,当时人民政府针对紫砂行业即将步入“人亡艺绝”的危急时刻,决定在知识青年中招收艺徒。便于1955年10月开办了第一期“紫砂工艺学习班”,招手了二十多名艺徒,分别由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吴云根、王寅春、郁洪庚教授紫砂刻画装饰、成型制作、釉炉等技艺。1956年江苏省政府任命了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七人为“技术辅导”专门培养艺徒,并招收了第二批学生。
朱可心悉心授艺由于朱可心有再胜陶校任教十余年的经历,因此他在“紫砂工艺学习班”教授艺徒时,能摒弃一般手工艺艺人课徒时的一些陋习,采用平等开放,示范与启发相结合的方法,既重视基本技法的教学,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将他在紫砂塑器上的独特技艺传授给学生,有关题材的取舍、装饰构图、工具的制备、雕镂捏塑技法的要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因此他当年的学生中不少都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教授、大师、名人,成为紫砂业界的精英,如汪寅仙、曹婉芬、许成权、谢曼伦、王小龙、倪顺生、李碧芳等。朱可心师生的作品形成了紫砂百花园中具有独特风采的“可心流派”。不仅如此,目前由朱可心学生培养的“徒孙辈”中也涌现了很多学有专长的青年才俊,因此一代宗师朱可心真是名副其实的桃李满天下。
对于朱可心来说,向后人传授技艺是他的天职,他从23岁开始担任江苏省立陶业职校老师开始,直到80余岁晚年,从没有放下培养后人的职责,而且他没有“门户”之见,不管是谁的徒弟,只要求教于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1980年前后在紫砂厂学艺的人常会想起当年朱可心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当时朱可心虽然年近八旬高龄,有关领导希望他在家好好休息养身,可他念念不忘传授紫砂技艺的职责,只要健康允许,经常怀揣小工具盒,到成型车间班组的徒子徒孙们身边巡视,发现问题随时拿出携带的工具来作关键性的指导。
二是创作了一批传世的经典作品。朱可心艺术造诣深厚,紫砂技艺全面,一生中先后创作了百余种紫砂陶艺新品。他的艺术风格浑厚朴实,静穆大方,善于从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技艺全面,尤善雕镂捏塑,手法简洁,却有以少胜多、理趣兼得的艺术效果。代表作品有“云龙壶”、“圆松竹梅壶”、“万寿壶”、“彩蝶壶”及“报春壶“系列等。
“云龙壶”是他年轻时创作的作品,他受吴友如画的《百兽图》的启发,决定以龙为题材设计一件茶壶,为了表现神龙云隐、首尾相联的主题,一连数日天天去蜀山北麓的大新桥上观察天空上的云彩。当时正是农历七月,天空巧云变幻无穷,每当看到奇妙的云彩即默记于心,回到家中用泥塑出浮雕,还在制作时点燃一支云香,观察烟气升腾来勾划修改云纹,并参考历代绘画及石刻中云龙的形态来巧妙地浮雕于茶壶上。因而他制作的“云龙壶”纹理气韵贯通,云龙形象刻划生动,制作精致入微,成为紫砂壶形之精典造型。
“万寿壶”是朱可心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作品,当时正是他年富力壮的时期,技艺上也是他的高峰期。这套茶具一壶四杯五件,壶容量1500毫升左右,属于紫砂壶形中较大的一种,除壶嘴上贴塑梅花外,壶鋬及盖面均贴塑桃花桃叶装饰。观此茶具泥质纯净色泽古雅,色浆莹润,造型整体比例谐调,制作手法干净利落。用象征长寿的“寿桃”作为装饰的主题,在状日心形清秀挺拔的壶体上,配以树桩形的嘴鋬盖钮,树桩形的捏塑既显示了自然生态的特点,又考虑到实用功能的要求,便于执握觉舒适。壶嘴上舒出虬曲梅枝,上缀大小九朵梅花,应该是寓意“长长久久”祝愿健康长寿之意。壶鋬上攀出一长有四片桃叶的嫩枝,盖面上点缀两短小桃枝,长有六片桃叶一朵桃花及二颗桃实。所贴塑的桃叶正辈分明,转折有序,仿佛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辛卯春我认真体味了恩师所制“万寿壶”后,写下了下面这首五言以抒怀:
紫砂五百年,代有名工出。
当代七艺人,各有擅长技。
若论花塑器,首推朱可心。
秒制万寿壶,炉火纯青物。
选料精又净,浑然紫云色。
造型健且稳,比例法度严。
捏塑得画意,神采气韵现。
梅花发孤芳,春桃叶飞扬。
还夸肖物良,珍重比流黄。
“报春壶”系列作品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继承了优秀紫砂传统,并吸取了现代中外陶瓷设计理念之精粹,首创了同一造型多种装饰的紫砂花货新风格。他首先设计了状如心形的具有清新气息的壶体造型。在上面分别用梅、桃、松、柏、竹叶等极富生态的浮雕来装饰壶体。他充分发挥他的雕镂捏塑技艺特长,将植物的自然生态精心设计,提炼取舍,变化成视觉美观、触觉舒适、利于实用的紫砂造型。梅花疏影横斜,柏枝青翠,竹叶潇洒,青松苍劲枝叶秀美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达。分别以“报春”(梅)、“春色”(桃)、“劲松”(松)、“常青”(柏)、“翠竹”(竹)、“高罂”(光素造型)来命名,在紫砂艺坛取得了轰动效应。其中尤以“报春壶”最为广大壶艺爱好者欢迎。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