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7-21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紫砂发端于北宋,盛于明清。从它问世之时,就以家庭作坊生产的模式出现,也涌现出很多紫砂制壶名手。新中国成立后,紫砂才开始走上集体化工业化大生产之路,紫砂企业最多时达20多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对奄奄一息的紫砂工艺生产,迅速把散落在民间的紫砂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合作社恢复生产,办紫砂中学、培训艺徒, 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顾景舟、蒋蓉7人为技术辅导。1958年4月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传统工艺传承下来了,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年轻人,从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在《唱响陶都》一书中写道。
八十年代初,受乡镇工业发展的影响,丁蜀地区依托陶都优势,各乡各村在发展陶瓷生产上寻求突破。“1982年,我和一部分六十年代从宜兴紫砂厂下放的职工在丁蜀镇郊的周墅乡办起了周墅紫砂厂,我担任厂长,1985年改名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属乡镇集体企业。至1987年发展到拥有1260多名职工,年产值1008万元,出口创汇20万美元,徐汉棠和徐秀棠也先后从紫砂厂辞职落户紫砂二厂。” 史俊棠回忆。
宜兴紫砂工艺二厂的一片红火,掀起了宜兴地区兴办紫砂厂的高潮。从此也改变了一家工厂独家经营的格式,工艺人才开始活动,技艺职员的积极性得以充分施展,大批乡间农夫学做紫砂茶壶。继而川埠乡、大浦乡也纷纷建起紫砂三厂、四厂、五厂。“上世纪80年代,恰逢东南亚市场尤其是台湾市场兴起紫砂热,香港的收藏家罗桂祥来到宜兴,他请紫砂厂的员工做一批作品参加香港亚洲艺术节,他把从前作为产品的紫砂壶性质改变了,变成了工艺品,我们可以在壶里面打上自己的名字了。那次订单,前辈们的作品是1000元左右的价格,而他们弟子的作品是老师的一半。”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告诉雅昌艺术网。
因为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紫砂行业重新“洗牌”,在机制和体系体例的立异中,出产经营的方式回归到民营和作坊式。原来的宜兴紫砂工艺厂更名为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宜兴紫砂工艺二厂也改名为江苏宜兴紫砂陶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又派生出宜兴长乐弘陶艺有限公司、宜兴市阳羡茗陶苑、范家壶庄、宜兴古龙窑紫砂陶瓷艺术厂、宜兴蜀古紫砂工艺厂等数十家以制作紫砂壶为主的股份制或民营企业和上千家个体作坊。这样的形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一位熟悉宜兴紫砂发展史的紫砂艺人告诉雅昌艺术网:“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工艺美术师一把壶在海外的价格成千上万,而他们在厂里最高只能拿到几十元的工资。生产关系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紫砂大生产的模式一步步走向衰落。与此同时,家庭作坊层出不穷。”
宜兴紫砂从民间中来,回到民间中去,这是传统的手工艺产品属性所至,也是本质上的回归。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