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04-1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掘三处窑址,为中国陶瓷史和制瓷手工业的研究提供新资料
为了配合景德镇环城高速公路的基本建设,2006年2月至10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景德镇民窑博物馆、浮梁县博物馆分别对公路途经的铜锣山、道塘里以及凤凰山古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铜锣山窑址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竟成镇银坑村委银坑小学后山叶家坞西侧铜锣山的山坡上,西南面300米是位于昌江区竟成镇小港嘴村委东南山林场道塘里五显庙前的道塘里窑址,凤凰山窑址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湘湖镇盈田村委山脚下自然村南面的凤凰山西北山坡上。共计发掘面积1917平方米,揭示龙窑遗迹2座、制瓷作坊遗迹3处、练泥池1个,出土了一批青釉、酱(黑)釉、青白釉瓷器和窑具标本,青白釉瓷和匣钵窑具占出土物的绝大部分,可复原的器物达数百件。
3处古窑址分别揭示作坊遗迹1处。凤凰山窑址的作坊遗迹由两堵匣钵墙组成(图1),已发掘部分呈不规则长方形,一部分延伸到探方的外面,最长为6.4米,最宽为1.1米。墙体由废弃的匣钵组成,先竖向置放,然后横向堆叠。匣钵呈圆筒状,粗紫砂胎,直径15厘米~20厘米、高12厘米~24厘米。其中南北向的墙体残长6.4米、宽0.36米~0.44米、残高0.1米~0.5米;东西向的墙体残长1.1米、宽0.2米~0.4米、残高0.56米。道塘里窑址揭露两间相连在一起的作坊遗迹,两间作坊称对角线分布,其中F1保留较好,是一座由夯土墙和片石墙组成的作坊遗迹,平面呈长方形,坐西北朝东南,方向南偏东25度。南北长4.8米、东西宽3.5米。北墙利用山体,用片石垒砌,墙体长2.5米、宽0.3米、残高1.25米。东、南、西三墙用紫红色土夯筑而成,夹杂少量匣钵和瓷器碎片,夯层厚约20厘米,东墙长4.8米、宽0.3米、残高1米;南墙长1.7米、宽0.3米、残高1米,在南墙东段有门道,宽1米,东面直接与东墙相连;西墙长4.8米、宽0.4米、残高0.5~1米。南墙与西墙相接处相距0.5米,用半截红砖垒砌。室内底面铺有一层细泥沙,沙土中夹有灰烬。地面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为5度。铜锣山窑址的作坊遗迹平面呈长方形,残存东、西两道墙基,东墙基由两排竖砌的匣钵残片组成,匣钵间缝隙填以泥土,墙基中部残缺,墙基长13米、宽0.3米~0.4米、残高0.1米。西墙基由两段平铺的青砖组成,墙基仅剩一层砖,宽0.3米,残高0.06米,其中北段残长2.9米,南段残长5.2米。在东墙外侧宽0.8米~2.2米处,顺山体用石块和匣钵砌有挡土墙,长约5米、宽0.2米、残高0.3米。在挡土墙与东墙基之间铺垫一层青灰瓦片,可能兼具路基和散水功能。墙基中间或附近有6个由麻石、青砖或匣钵砌的柱础。隔墙多数不存,从隔墙遗痕和柱础的分布看,作坊遗迹至少有四开间。作坊室内堆积为黄褐色土,土质较紧,包含有匣钵、青白釉、釉缸残片等遗物。推测门向朝西,方向210度。练泥池一个,位于作坊的中部,呈长方形,残长1.5米、残宽1米、深0.05米,四壁及池底用青砖铺砌,底部留有瓷泥。从遗迹所处的位置看,作坊均背山,面对低缓处,紧邻窑炉烧造区域,如道塘里窑址的作坊遗迹紧挨窑炉,与窑炉的窑前工作室共用墙体;凤凰山窑址的作坊遗迹距离窑炉也不过10米。作坊遗迹布局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其目的是便于窑工上下班,方便坯件的传送,节约生产成本。在作坊遗迹的上层发现不少青灰瓦片,说明作坊的房顶铺就具有南方地区特色的青色瓦。从有的作坊遗迹内发现砖砌陈腐池,有的出土有轴顶帽、荡箍等制瓷工具,有的作坊遗迹附近发现大型缸底残片,可以看出这些作坊遗迹分别具有陈腐、练泥、拉坯、施釉的功能,也有的可能是窑工生活休息处。总体上作坊遗迹因地制宜,具有当地的特色,因陋就简,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南方地区的建筑形式。作坊遗迹的揭露为了解和研究宋代制瓷手工业的分工和制瓷工序,为复原和研究宋代制瓷作坊的布局、功用及当时的经济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在道塘里和凤凰山窑址分别揭露1处窑炉遗迹,窑炉顺山势至上而下分布,似长龙卧在山腰上,俗称龙窑,也称蜈蚣窑。窑炉由窑前工作室、火门、火膛、窑床、排烟室等几部分组成。道塘里窑址的窑炉长18.25米、宽2.6米~2.8米、残高1.65米,龙窑坐西北朝东南,方向南偏东27度。凤凰山窑址的窑炉(图2)整体水平长21米、宽0.4米~5米、残高0~1.35米,窑头朝西,方向北偏西70度。两窑的窑前工作室,大致呈方形,面积相当,南北长5米、东西宽5.1米。道塘里的北墙利用山体,东、南两墙用紫红色沙土夯筑而成,墙内夹杂瓷片和匣钵残片,西墙沿山体用青石块与废弃匣钵砌筑。凤凰山窑的南北两墙由废弃圆筒状匣钵堆砌而成,东墙即是窑的前部挡土墙,西墙不存。两窑工作室地面较平坦,地表留有一层带灰烬的黑灰色踩踏硬面,唯中部近火门处有一长条形状地面下凹,应是长期踩踏所形成。不同的是道塘里的窑炉在窑前工作室南墙外发现一条排水暗沟,平面呈"S"形,横断面呈倒梯形,长约5.4米、平面宽0.1米~0.6米。两窑火门在火膛与窑前工作室之间,呈外八字形,由砖坯平铺叠砌而成。道塘里的宽0.5米、残高0.7米,底部留存两块砖。凤凰山的宽 0.5米~0.7米、高0.8米,底部覆置三个圆筒状匣钵。两窑火膛位于窑床前方,呈半圆形,大小基本相同,最长0.8米、宽1~2.4米,但深度不一,道塘里的仅0.8米,凤凰山的深达1.5米。火膛与窑床相交处用砖平铺垒砌一道挡土墙,挡土墙面挂有厚厚的经长期高温烧烤的烧结硬面(即窑汗),火膛底部保留一层厚约5厘米的黑色灰烬,灰烬细腻,不见较大或较完整的木炭,推测可能是用槎柴燃烧后形成的。不同的是凤凰山的窑炉在火膛两侧各用废弃的圆筒状匣钵堆砌,匣钵底朝外,表面用黄泥抹砌,经窑火烧烤呈黑色硬面。两窑的窑床呈长条形,窑炉先沿山体挖出形状。道塘里的窑墙沿挖进的山体用砖竖向平铺叠砌而成,厚0.2米~0.3米,窑床水平长11.4米、斜长12.1米、宽2.6米~2.8米、残高0.3米~1.65米;凤凰山的窑壁(图3)用砖坯和废弃圆筒状匣钵砌筑,砖坯采用横竖平铺叠砌,匣钵采用横向铺砌,匣钵底朝向室内,窑床斜长15.75米、水平长14.6米、宽2.25米~2.5米、残高0.15米~0.7米。两窑靠山体一侧空隙处填满碎砖和匣钵残片,窑壁朝室内一面经窑火高温烧烤形成一层厚约3厘米左右的黑绿色烧烤面(即窑汗)。两窑的窑床底部倾斜,道塘里的坡度一样,为18度,底部留有一层由沙粒、黄土和匣钵组成的烧结层,窑床最前面留有成排的内装碗类的漏斗状匣钵,窑床后部多处留存有漏斗状匣钵。而凤凰山的窑床底部坡度前后不一样,前段长约3.25米部分较平,坡度仅为2度,中段长约3米,坡度略陡,坡度为16度,后段长约9.5米变陡,坡度为23度,窑床前段底部靠近中段的坡度较平缓地方留存两排内装碗件的漏斗状匣钵;后段坡度陡峭的窑床上留存多排排列整齐的内装执壶类的平底匣钵(图4、5)。两窑窑顶不存,推测应是拱形卷顶。道塘里的窑炉保留有排烟室,位于窑床正后方,呈半圆形,排烟室与窑床之间砌有一排砖墙相隔,砖墙距窑床底部0.7米处,砌有两排排烟孔,每排14个,上下两排相距0.2米,两侧及后部沿用挖进的山体(图6)。而凤凰山窑炉的排烟室破坏严重,窑后壁仍然采用砖坯和圆筒形匣钵砌筑。在窑尾两侧往南、北方向顺山体用圆筒形匣钵各砌弧形挡土墙。
从揭示的窑炉遗迹可知,景德镇地区宋代时期和整个江南一样是使用龙窑来烧造瓷器的。清理出来的龙窑遗迹各部分组成清晰,是景德镇地区揭示的该时期保存较好的窑炉遗迹之一,特别是窑前工作室、窑尾排烟室、排烟孔及留存在室内的匣钵,为了解南方地区宋代龙窑的形制、功用及其装烧、产量,提供了极好的资料。
三窑址出土遗物非常丰富,从用途上分为生活用器、工具和窑具,日用器和窑具占绝大多数,窑具有匣钵、匣钵盖、垫钵、火照、支钉、垫圈、垫饼、垫柱等;工具少见。从质地上分瓷器、陶器和铜器,瓷器占绝大部分,仅见少量的铜器和陶器。产品主要有青釉瓷、酱黑釉瓷和青白釉釉瓷。青白釉瓷器,数量最多,占出土物的绝大部分,器型多样,种类丰富,日常用器有瓶、执壶、花浇、钵、碗(图7)、盘、碟、水盂、盏、盏托(图8)、酒台(图9)、杯、器盖以及瓷塑狗、佛像(图10)等,工具有轴顶帽、荡箍。青白釉瓷修胎极为规整、精致,胎质细腻,淘洗精细,胎体中所含颗粒较小,多数呈白或灰白色,这应该是采用较好的瓷土原料制作而成;但也有一部分胎质显粗的,不过较青釉瓷来说,仍然是细腻的。器物内满外壁至底或外壁不及底施青白釉,釉面光亮,玻璃质强,外底足无釉露胎,青白釉微泛黄、灰或灰黄色,多数偏灰色,釉面开冰裂纹。器物装饰多素面,纹饰简单,有云气纹、牡丹纹、变形牡丹纹、莲瓣纹、蝴蝶结纹等,以莲瓣纹为主,装饰手法有篦划、刻画、堆贴或戳印。器物多数采用一件匣钵装烧一件器物仰烧而成,圆形垫饼或垫圈间隔;大部分的厚唇盏和执壶类采用一件匣钵装烧一件器物仰烧而成,使用支钉间隔,但支钉的数量较前期少,只用3~5个支钉间隔烧造。青釉瓷,数量较少,种类不多,造型有执壶、花浇、碗、碾槽、碾轮、枕和扁担形小碟等。器物胎质粗糙,胎中所含颗粒较大,淘洗不精,多数呈灰或灰黑色,有可能是青白釉和酱釉瓷淘汰下来的下脚料,器物采用内满外壁半施或口沿及外壁半施青釉,釉层较薄,釉面不光亮,玻璃质感不强,质量较差,甚至有的釉面可见黑色小颗粒。器物均为素面,不见装饰。采用一件匣钵装一件器物或裸烧的方法。酱黑釉瓷数量较青釉瓷器多,器类有执壶、碗、盏、盘、碟、高足杯及炉等,胎质与青白釉瓷相比,略微差些,整体仍然是胎白细腻,胎色较浅,以白色为主,有的胎白泛黄色,胎体的颗粒较粗,淘洗不很精细,介于青白釉与青釉瓷的胎质之间,这类器物的原料次于青白釉瓷的,可能是次等原料;器物采用内满外壁及底足施釉的方法,壶类仅口沿和外壁施釉,有的釉呈黑色,近底有流釉痕。器物与青釉瓷一样,均是素面,不见任何装饰,器物的装烧采用一件匣钵装一件器物的仰烧法。可以看出窑工们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瓷釉品种的不同,充分利用原料,用较好的原料制作高档产品,同时不浪费原料,甚至节省原料,用下脚料烧造青釉粗瓷,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求。同时从出土遗物中可以看出,铜锣山窑址以碗、盏、盘为主,根本不见琢器;道塘里窑址以酒台、杯和盏为主,偶见雕塑,少见壶类;凤凰山窑址执壶占有90%,少见碗类器,说明三处窑址都是以烧造青白釉瓷为主,在烧造青白釉瓷器时有所侧重,铜锣山、道塘里和凤凰山窑址分别是以烧造碗、台盏、执壶类为主的专业性较强的窑场。
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发现铜锣山、道塘里和凤凰山等三窑址是北宋时期以烧造青白釉瓷为主,兼烧少量青釉、黑釉瓷器的窑址;其中铜锣山、道塘里窑址时代主要在北宋早中期,其上限当在北宋早期,或可早到五代晚期,下限当在北宋中晚期,超不出南宋。凤凰山窑址的时代集中在北宋中晚期。这三处窑址的发掘和研究,为景德镇和江西地区乃至中国陶瓷史和制瓷手工业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新思路;为研究宋代制瓷工艺、宋代手工业和景德镇的区域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提供珍贵资料;对探索我国青白瓷的起源、生产、发展及其早期烧造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