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拜访汪寅仙大师,听大师口述历史

时间:2015-02-2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今天再一次拜访汪寅仙大师,这次是来请教一下汪大师一些紫砂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情况。听汪大师口述历史,我们得知很多之前从未见于文字的情况。

  

 

  (汪大师在口述历史)

  上次拜访周桂珍大师的时候她和我说一句话:“质量是紫砂的命根子!”我印象很深刻。但是她当时和我说到六十年代紫砂厂曾经吃过质量的亏。但是当时我并未深究,却留下了一个深深的疑问。后来在和潘春芳老师谈起朱可心老人的时候,他告诉我,在70年代初,朱可心报春系列曾经挽救了在倒闭边缘的紫砂厂。我当时也并未深究,何为倒闭边缘。如此的种种疑问一直困扰我:六十年代,紫砂厂究竟经历了什么?

  今天汪大师的一段口述历史彻底解开了我心头的疑问。

  在60年代初,国家的跃进风吹进紫砂厂,当时的政治任务是学徒3天学会高级工艺品。怎么可能学的会呢?所以厂里当时开发了注浆技术,大批生产紫砂壶。当时汪大师也在负责这个任务,还有顾老和高海庚等负责技术指导。但是紫砂确实不适合这种技术,普通的瓷土要达到流动性只要15%的水就可以,而紫砂到40%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流动性,各种瓷器上的配方经验用到紫砂上来几乎都失败了,加玻璃水泥砂分离,加碱腐蚀模具。最后勉强做出来的,由于收缩率大,质量并不过关。导致外商订单都不下了。最终紫砂厂已经到了倒闭的边缘,靠做啤酒杯和化工陶瓷勉强维持。到了65年以后文革开始,就更加低落了。

  得知以上的这段内容,我就明白了周桂珍大师说的”质量是紫砂的命根子“是经过如此惨痛的教训得出的。而后来潘春芳老师说的70年代初报春系列救活紫砂厂,也就很容易让我理解了。

  

 

  

 

  (汪大师讲解寿星壶制作窍门)

  但是就我所知,现在注浆,拉坯,种种所谓的”新技术“充斥了市场。我一直不任务这些东西是紫砂。我觉得能称为紫砂壶至少需要两个条件:1紫砂泥原料,2拍片相接法。两者缺一不可。

  前者泥料的特性导致了紫砂只适合拍片相接法,这也是宜兴陶几千年来各种陶器通用的制作工艺,流传千年,最终用于紫砂上。两个条件里面后者的分量更重一些,这是我的看法。因为一把紫砂壶好坏的根本还是在制作工艺上。注浆拉坯的我们可以承认是陶壶瓷壶,但是无论是第一点还是第二点都不符合我认为的”紫砂壶“的定义。至于现在的卖家是不是当”紫砂壶“去卖,买家是不是当”紫砂壶“去买,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余青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