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工艺 >> 紫砂壶烧制——烧成工艺的控制

紫砂壶烧制——烧成工艺的控制

时间:2014-10-15 来源:紫砂之家

  

 

  烧成工艺的控制是保证紫砂器品质和外观色泽效果的重要环节。烧成工艺的控制包括:装窑、窑内气氛、温度、温差等多种工艺控制。恰到好处的烧成决定着紫砂器的最终表现,能充分展现泥土与火焰的多种艺术效果。

  装窑

  首先,把紫砂坯件装入匣钵或棚板等承载物。在以煤或柴等作燃料的明焰窑中,匣钵能起到隔焰的作用,避免产生火刺及表面色泽不光洁等缺陷,并且起到承装与支架作用,提高装窑密度。

  

 

  窑内气氛对烧成的影响

  窑内烧成气氛的性质,是以800-900℃以上高温阶段燃烧产物中游离氧及还原成分的平均含量核定。

  一般游离氧含量在8-10%时为强氧化气氛;游离氧含量在4%-5%时为普通氧化气氛;游离氧含量小于1%,一氧化碳含量在2%-5%时为弱还原气氛,而一氧化碳含量在5%-7%时为还原气氛。

  同一泥料,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下,产生的色泽效果会发生变化,如紫泥在氧化气氛呈现紫红,紫褐、深紫等色,在还原气氛中则呈现多种青黑色调。

  

 

  窑内温度对烧成的影响

  作品烧成不仅与烧成气氛有关还与烧成温度密切相关。泥料的颗粒越细,颗粒比越小,则越易于烧结,反之烧结温度会高一些。在烧结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烧结度也越高,收缩率也随之越大。

  紫砂器在正常的烧成气氛中,随着温度的变化,胎质呈色也会产生深浅不一的色调变化。温度对紫砂器色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紫砂坯件从开始烧结到过烧软化温度范围内,通过适当改变烧成温度及升温速率曲线对紫砂器外观色泽进行改变。

 

  

 

  烧成良好的紫砂器胎质致密,色泽温润,叩之声音坚实。当窑温过火时,紫砂器外表有烧焦感,容易产生毛躁,还会起小小的爆裂痕迹,甚至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并且胎质极为致密,透气性和吸水性也会变差。敲击时,音频很高,类似于敲击瓷器的声音。

  当窑温欠火,紫砂器未达到烧结温度,则色调灰浅,似乎蒙着一层薄雾,胎质也比较疏松,色泽不洁。敲击时声音比较低沉,暗哑,如瓦罐类陶器。

  

 

  窑变

  窑变最初是紫砂坯件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意外状况而造成的表面火迹斑纹或色泽不统一的烧次现象。这种在烧成中形成的光斑和明暗色泽的自然过渡,有事会有一种特殊的意境,形成了紫砂器独特的一种艺术风格。

  成功的窑变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烧成后紫砂器色泽自然、和谐、画面意境富有情趣。

  

 

  窑变大体分为以下四种状况:

  火刺:

  指入窑时匣钵破损或装窑不慎;导致烧成时高温旺火不断直接射入,在紫砂器便面形成了一种火迹斑纹的现象。

  落灰:

  指装窑时坯件还未使用匣钵装套,烧成时颜料灰烬散落后,残留在坯件表面而留下的痕迹。

  飞釉:

  指紫砂器与带釉的粗陶混合烧制,未使用匣钵装套,粗陶的釉料在气化时和松油并溅挥发,附着在紫砂器上形成的飞釉现象。明代以前,因紫砂壶和缸、瓮等粗陶混烧,比较常见这种现象。

 

 

  捂灰:

  指在烧制时以其他介质进行人为地控制窑变,使紫砂器变色均匀的一种烧成工艺。

  早期的捂灰是把紫砂器装入匣钵内,在其内外用砻糠等塞满整个匣钵,遮盖封闭后,把匣钵装在龙窑最底部进行烧制。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