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08 来源:紫砂之家
说到江南古城宜兴,跃入脑海的影像有很多。郁郁葱葱的竹海,千奇百怪的溶洞,此起彼伏的茶洲,琳琅满目的现代企业……如果把宜兴比喻成一个人的话,这些应该算是他的衣服和妆容。陶都宜兴之所以能够成为闻名遐迩的历史名城,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无疑是他丰富的内涵——“文化底蕴”。这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比如西施与范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奇,比如苏东坡蜀山脚下讲学的故事;这里是人才的摇篮,大师的发源地,比如徐悲鸿、吴冠中,比如遍布全国各大院校,为数众多的宜兴籍教授;这里,还有一张最重要的名片——紫砂陶。宜兴的文化底蕴也因为紫砂陶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地厚重、更加地凸现人文底蕴。
在陶乡的紫砂小巷里,涌现出了不少名工巧匠,以前他们被称为“紫砂艺人”,因为是靠着手艺吃饭的。现在,他们被尊称为“艺术家”,甚至是“艺术大师”,称呼的改变,不仅代表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紫砂作为一门传统的手工技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不仅登上了大雅之堂,更登上了艺术殿堂。
陈亚萍,以她现在的实力与名气来定论,她是毫无疑问的新生代的紫砂艺术家,而她的母亲李碧芳则是当之无愧的紫砂艺术大师。母女二人,以操紫砂业抟壶流芳,她们既是母女,又是师徒。在紫砂的道路上,她们走得异常坚定。有母亲的陪伴,陈亚萍自信而骄傲。
孩提时光 以泥为伴
现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的陈亚萍,上个世纪60年代初出生时,正值新中国成立后紫砂产业的复苏期,许多散落民间的紫砂艺人被重新组织起来,带徒授班,传授制壶技艺,其中以“紫砂七艺人”最为著名,他们分别是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和蒋蓉。而陈亚萍的母亲李碧芳便是这七位老艺人所培养的首届紫砂艺徒之一。当陈亚萍出生时,她的母亲已经在制壶方面小有名气,“男有春芳,女有碧芳”的赞誉也不胫而走,同时,她还担任紫砂工艺辅导老师之职,甚是忙碌。此时,对于陈亚萍来说紫砂厂和母亲的工作室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她孩提时代的主要活动场所。
当时的陈亚萍其实并不知道,泥凳旁的玩耍对于她的将来意味着什么,她更不知道,她时常接触的诸如顾景舟、朱可心、蒋蓉等人,都是多少人渴望而不可及的,甚至是别人能够看一眼他们制壶或者是站在他们旁边拍张照片都倍感荣幸的国宝级的艺术大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让多少人羡慕。陈亚萍的童年就这样充实而快乐地度过了。这是她的第一笔珍贵财富,也注定了她与紫砂的缘分。
豆蔻年华 亲近紫砂
陈亚萍绝对相信熏陶的巨大力量。对于她来说,紫砂从来都不陌生,对于她的家庭来说,紫砂俨然成了他们中的一份子。所以,当陈亚萍高中毕业后,紫砂成为了她不二的选择,而李碧芳也从母亲转入到了师傅的角色中,对女儿开始了她一贯严厉的教学模式。
虽然对于紫砂已经相当地熟悉了,但是,真正学起来吃苦总是避免不了的,尤其是枯燥的基本功练习。陈亚萍早有心理准备,在母亲面前,她从未撒过娇,更未叫过累,而是很快地进入了状态,并且乐在其中。
对于很多知晓紫砂工艺流程的人来说,这实在是一份让人看了就心里发怵的行当。但对于陈亚萍来说,制壶其实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为,这是一份她深爱的职业,她喜欢看着那些毫无形状可言的泥团在自己的捶捶拍拍下越来越有模有样,然后,再给它们搭配上合适的嘴、把、盖、钮,精雕细琢后送入窑炉,最后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每每此刻,之前创作的艰辛、寂寞便荡然无存,反而会在心中再次涌现出那股跃跃欲试的创造冲动。这种反反复复的过程,就是创作的乐趣。
陈亚萍一直都觉得,从事紫砂这一行,是她最明智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她不敢说自己是为紫砂而生的,但是,经过后天的努力,紫砂已然成为了她骨子里的东西。冥冥中,她找到了自己的缘分。
青春岁月 奉献紫砂
不知不觉,岁月的车轮碾过了三十载。三十年的历练,陈亚萍成熟了。这三十年里,她艺术的羽翼愈发地丰满,她一步步地走出母亲的庇护,已经将自己的那片天空打造得甚是多姿多彩。最有说服力的,是她的作品。
陈亚萍的作品,有婉约细腻者,如“壶韵提梁壶”、“荷菱花壶”、“碧波仙子壶”等;有遒劲豪迈者,如“双线灯笼壶”、“笠韵壶”、“方泉壶”等;有铿锵有力者,如“高僧帽壶”、“石瓢壶”、“玉泉壶”等。在器型上,陈亚萍也是能方能圆,能花能素,各种壶形,信手拈来,足见其功力之不俗。有一把名为“牛盖莲子”的紫砂壶,她亦是难忘,这是她儿提时代在朱可心老先生处获取的艺术灵感,她回忆道,小时候母亲经常把她带在身旁,一边做着坯,一边哄着她,生怕两不着落,在一旁的朱可心师爷看在眼里生怕影响了母亲的工作质量,担当起胜似亲人的关爱,总是喜欢哄幼小的她去看牛,久而久之,这件看牛的经历牵绕在了心头,这也是她和朱老先生之间的永恒怀念,所以一把铭刻着“五牛图”的“牛盖莲子”壶也就是那个年代给她的亲切记忆。
1997年,事业上取得长足进步的陈亚萍同母亲一起创办了“芳茗苑”,以紫砂新品的研发、制作为主,为陈亚萍的艺术创作交流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在“芳茗苑”内,陈亚萍与紫砂互为彼此,继续前缘。
在七千年陶文化孕育的宜兴,紫砂陶艺是一样特殊的东西。它虽是一枚不起眼的石块,却将宜兴的文化长廊装饰得璀璨夺目,同时,它还是一种无形的媒介,连接了人与人,连接了整个世界。正因为如此,一旦说到紫砂,陈亚萍便无比地骄傲自豪。她一直觉得,作为一名宜兴人,她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职责。她的母亲为紫砂付出了毕生精力,而她,更要握好这根接力棒,跑好自己的赛段。
对于紫砂,陈亚萍有太多的感触,她说:“走进,便再也不舍分开;来过,便再也不愿离去。”这就是紫砂神奇而强大的魅力所在。
艺术简介
陈亚萍 :已故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壶艺传人,现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62年生于陶都宜兴,从小受紫砂艺术的熏陶与渲染,1979年随(母亲)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碧芳学习制壶技艺。在母亲的从严施教下,虚心好学,广集名家之长,经常与前辈艺人探讨制壶技艺,苦练壶艺技能,技艺日趋精湛。制作设计的作品深受茶友壶侣者青睐与珍藏,在国内外多次获奖。《祝寿》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2004年8月与母亲李碧芳合作的《天柱》参加全国礼品展览会精品评选中获得金奖。《祥龙三足》壶在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宜兴紫砂陶艺展中被评为金奖。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