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蜀山南街

蜀山南街

时间:2010-07-19 来源:紫砂之家

  丁蜀陶土矿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按其性能和用途,大致可分为嫩泥、白泥、甲泥、紫砂泥、小红泥等几种,不同的陶土用于制作不同的陶制品。随着陶业的发展,丁蜀的陶业分工也越来越细,逐渐形成了某类产品集中在某一区域生产的布局。如缸瓮等粗货,大多分布在丁山、蠡墅等处;“溪货”(较细颗粒的缸制品)多集中在画溪两岸;盆钵之类的黑货分布在边庄和高家桥一带;罐类等黄货集中在蠡墅、后浜;砂锅、泡菜坛等白货和绿货这些作为粗货和溪货的副产品,主要集中在丁山、白宕、边庄、汤渡和蠡墅一带;紫砂则集中在蜀山、上袁和潜洛这三个地方。这些陶场的分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都以龙窑为中心,而龙窑,又大多建在有山、有河的地方。特别是河,对于陶瓷这些份量比较重的货物来说,水运是最合适的方式,特别是在古代,水运也是唯一的运输方式。

  蜀山,成为紫砂集中制作场,除了这里山水条件十分优越外,最主要的可能还是受到空间比较狭窄的限制,只适合发展紫砂这样的小器。蜀山并不是紫砂矿源地,但这里却成为紫砂业的中心,足以说明紫砂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正因为如此,才将对外通商的交通条件作为紫砂产业布局的首要因素。
  初到丁山,便去造访南街。从羊角山一路打听到蠡墅,被告知还很远,“走路,起码还得二十多分钟”。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在北京也就相当于在家门口转半圈,于是继续步行。过了紫砂工艺厂,依然不见,再探,路人一指,“那个烟筒底下,进去就是”。走到跟前,恍然大悟:所谓南街,在蜀山南,故名。

 

  南街背靠蜀山,南临蠡河,是在山水之间二、三十米的狭长地带建立起来的。清代嘉靖年间,南街本为杨姓大财主独家所有,因此一度名为杨氏街。后来,杨大财主因赌博逐步没落,不得不变卖家产,最后,开始卖房,南街也逐渐成为多姓共有共居。
  蜀山南街,实为西北走向,街道狭窄,最窄处宽不到2米,对面走来再拿点东西几乎就要侧身而过,地上横铺着长一米多、宽不到不到三十厘米的石条板,绵延三、四百米,整街建筑白墙灰瓦,基本上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原来临街一层都为门板房,整街玲珑斑驳,散发着古老的江南气息。街道两边商铺、民居鳞次栉比,杂货店、药房、粮行、陶货店应有尽有,是蜀山一带居民采买生活必需品和做小买卖的地方。南街的西边尽头与北厂相连,隔河与北街相望。1957年,生产制作中心转移到蠡河南面新建的宜兴紫砂工艺厂,这里就成了壶艺人居住的地方。一因原门板透风,二因需取木制作家具,始拆门板砌砖墙,蜀山南街逐成现在的摸样。
  因背后有蜀山可建龙窑并取烧窑柴草,前有蠡河水路直达太湖,再通往全国各地,故从 清朝初期到1957年,狭窄的蜀山南街却一直是紫砂陶集中烧制、销售的地方,但它只是紫砂业的商业中心,是紫砂的贸易集散地,并不是紫砂陶的加工制造中心,这里住的多是窑户和商家,真正做壶的人家并不多,壶艺人大多散居在蜀山周围的乡下,以及上袁、潜洛一带。从这点可以看出那时紫砂产业的结构特点,一般是以窑户为生产核心的,窑户或收生坯或自己加工烧制,然后销售,大多数壶艺人靠为窑户制作生坯为生,只有少数有名的壶艺人将做好的生坯拿去窑上烧制,然后或自己销售或委托商家代销或将成品卖给商家。民国初期,为加强行业管理,行业公会纷纷成立,原紫砂同业公所就曾设在南街的杨氏祠堂里,1952年紫砂联营处也设在此。1955年汤渡陶业社紫砂生产工厂成立的基地,包括

 

  紫砂陈列室也都设在蜀山南街。一些著名紫砂艺人,如朱可心任淦庭王寅春、顾景舟都在此设过工作室并居住在这里,巷旁也见徐氏兄弟、顾少培、曹婉芬的故居标牌。1957年,政府有系统地组织紫砂恢复生产,成立了宜兴紫砂工艺厂,以挽紫砂业自抗战爆发以来的颓势。随着新人的加入,这里的场地已经明显不够用,紫砂产业的中心就转移到了蠡河南面的紫砂工艺厂新址。从此,这里喧嚣不再。


  1980年代以后,紫砂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期,壶艺人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从1985年开始,就陆续搬离。今天,这里的许多房子已是人去屋空,十分冷清。有些房屋因为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临街房也泥瓦坠坠,险象环生。南街的原住居民已从几百户下降到不足二十户,这些人阴差阳错地从事了日用陶,虽在紫砂闹市却与紫砂无缘,没托上紫砂的福,所以还不得不住在这里。现居民的百分之七八十为安徽、四川、河南等来丁蜀者,多从事花盆制作。平时,小巷很难见到一个人,只有到周末,才能见到一些回来探望老人的年轻人。只是街南的蠡河,还依然繁忙,不时地有机动船轰鸣通过,不过,船上载的也不再是陶器,而是沙土、石灰等建筑材料。
  蜀山南街现已被公布为江苏省第一批古建筑保护单位和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不知何故,树立已经几年的石碑前几天被拆掉了。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