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16 来源:紫砂之家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又字季疵,自号桑宁翁,又号竟陵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天门县)。据《新唐书》和《唐才子传》记载,陆羽因其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那时陆羽只有3岁,不知其父母是何许人,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陆文学自传》是陆羽于二十九岁时为自己写的小传,可信度较高。他在自传中写道:“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著有《茶经》、《吴兴历官记》、《湖州刺史记》、《水品》、《六羡歌》等。
妙品大师:
公正评价陆羽,是我作为一介茶夫本应做的职责。但是历史却没有给我一个公正的依据和公正的背景。我只能做出一个完全的个人观点来看待心中的陆羽,供读者朋友参考,其观点决不是定义。
我没有别的强项,心理学还学得将就。所以,我的品评是从心理学这个角度出发的。
陆羽,因相貌丑陋而成为弃儿,被遗弃于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湖北天门县西门外西湖之滨。被当地龙盖寺和尚积公禅师收养,时年3岁,禅师将陆羽养至12岁。由于从小陆羽生活的环境不佳,他也就成长为了一名问题少年。他不愿参禅修道,不愿做寺院之事。积公拿他没法,所以一直没有为其剃度,加之陆羽一直认为佛家的人是不孝之人。这一点,史书有明确记载,理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第一”,所以他让积公很受伤。陆羽在不听从寺规管理和怕受戒苦,只身偷跑出了龙盖寺,成为一名游手好闲的真正不良少年。
在外游荡了一年多的陆羽,因生存无着,只得去了一家戏班里打杂。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戏班里生活的人,大多都是三教九流之辈。陆羽自然就很快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但这并没有让陆羽就此定下心来,他是一名问题儿童,自然想法简单而又复杂。
唐天宝五年,陆羽所在的戏班去为竟陵太守李齐物演戏时,陆羽就认识了这位太守大人。陆羽对好日子的看法就是从这里起步的,他想方设法寻求太守的帮助,结果老实的李太守“无奈”地帮助了他。当走出戏班时,李太守见陆羽并没有半点感谢戏班的收养之恩。为这一点,李太守改了主意,不让陆羽进他家当差,而是送去竟陵城外火门山邹氏夫子那里读书学习,好好做人。毕竟在戏班子里混的人,多少都有些恶习,学一学文化总是好事。
有些夸大其词的茶人们,在自己的作品里公然说:陆羽这一时期在潜心研究儒学和研读百家诸子。试想,一名十四五岁的儿童,用“研究、研读”这种词是不是有点虚伪?神童贵在原创,大器重在研究。陆羽的少年时期一不是神童,二不是大器老者,他“研究”什么呢?
在山上关了两年的陆羽,一直受李太守的资金资助。也就过着不劳而获的神仙日子,这可比寺里和戏班子里快活。但天宝七年,当李太守调离竟陵后,陆羽就没有了资助,他哪里还有心思读书?跑下山来去找李太守,人没找到,却找到了太守好友崔国辅(来接李太守班的)。不知情的崔太守听说是李太守的人,也就决定留在府里做点杂事。
这一晃就是三年多,就这样好吃好喝地混过去了,崔太守要调离这地方,陆羽无名无份,跟随不去。看在李太守面子上,崔太守送了一头白颅乌牛和文槐书函给陆羽:“白颅乌牛,襄阳太守李澄见遗,文槐函,故卢黄门侍郎所与。此物皆已之所异也。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这是一封推荐信,让陆羽去找他的朋友们。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暴发,陆羽的靠山几乎都各自保命,散开了。所以他只好离开襄阳,随流亡的难民四处流窜。公元756年流窜到了浙江湖州,在实际生存的压力下,他走进了他最反感的佛门之地——城西南抒山妙喜寺。在这里,前面提到的茶道大师皎然出现了,并收留了陆羽。结果令陆羽意料不到的是,皎然不像他的积公禅师那样对人严厉,而是一名很好说话交流的人。加上与皎然来往的人都是些社会名流,这让陆羽这个粗人首次感觉到了文化的差异,决定向皎然学点文化知识等等。
情形发展到这里,我们用比较科学的心理学来分析陆羽的心路历程。首先,他是一名玩皮造就的怕累孩子,只想好吃好玩,又不想被别人骂。其次,是他到处流落,不可能有时间和经济让他与一千多年的史子经书打交道(这是许多茶人爱拿来附庸陆羽才学“精深”的依据,认为其《茶经》的基础就是陆羽饱读史书的结晶)。试问,他连生存都是个问题了,从哪儿去读史书?他在邹氏夫子那里读书,也就不过是我们现在指的“扫盲教育”,怎么能谈得上纵论“百家史学”这一大课。其三,他两度与佛门结缘,但终没成僧,个中一定是有原因的,要么是为人品性不好,要么是自己学问不够,再则就是他思想有偏见或贪图名、利、权、色等凡尘之事,我个人认为三者皆有。
向皎然学茶,一可以丰富知识,二不用当和尚,这正好达到了陆羽的性格要求。在皎然那里,陆羽才真正有机会和时间接触到众多史子经学。也因此取得了皎然的信任,将《茶经》重任交给还是各门学科都是处于启蒙阶段的陆羽来参与。
但事过不久,皎然将自己认识的大美女李冶接到寺里来玩时,陆羽见到了美女,他动摇了,也动手了。在心驰神往之后,他第一次搬出了皎然提供的书房——苕溪草堂。由此师徒二人的情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书法家颜真卿作为皎然的朋友,见《茶经》一书无所进度,还出面协调他们二人的关系。之后还是皎然做出了让步,陆羽才第二次走进了“苕溪草堂”,颜真卿有画和诗为证。
随着陆羽和李冶的关系紧密,皎然开始对陆羽就不那么好了,相应的一些实地走访条件也更为苛刻。陆羽在女人和皎然的压力之下,第二次搬出了“苕溪草堂”。这一走就是长达五年时间,这期间的生活和住宿是由颜真卿提供的。颜真卿同刘长卿一样,对李冶称为是“女中诗豪”,所以他们认为与陆羽交往是件好事,可以教一教陆羽的创作。但颜真卿并不知道李冶又是皎然的情人,考虑到陆羽比李冶小,人又长得丑,有个小家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对师徒二人的矛盾,颜真卿是从同情陆羽的角度出发帮助的。颜真卿后来离开湖州时曾希望陆羽随同,但陆羽为了女人,而不愿离开李冶而终止了他成为仕途中人的道路。
后来李冶常生病,加上陆羽知道了李冶和皎然的关系之后。陆羽正式疏远李冶,开始有“准备”地走回了苕溪草堂。由颜真卿提供的“青塘别业”,交由李冶独守养病。而李冶后来因给叛臣朱泚写诗上呈,不久后被德宗皇帝查出并秘密扑杀。这个结果导致陆羽同皎然发生交往以来最大的情感冲突。于是陆羽第三次离开“苕溪草堂”,走时将《茶经》书稿的很多资料取走,回到自己的家——青塘别业,并整理杀青。皎然同意了陆羽取书走的做法,还差人帮助搬移大量的书籍,认为陆羽终于可以修心正业了。然而,陆羽从小养成的畸形心理,使他不会感动,只有索取和报复。
我早就说过,大师也是人,都有其人性的弱点。我其实是很想花大代价研究陆羽这个人,《茶经》这本著作,他肯定是功劳苦劳都有一些,他付出的心血应该与蛟然一样很多。与皎然相比,一个是付出思想,一个是付出行动,这个提法最为合理。我说我喜欢陆羽,不是因为《茶经》的伟大,而是因为陆羽的多重性格。他真是一名绞尽脑汁的行为活动家,完全符合生物链中的“适者生存”规律。这种人在当今社会称为马屁精,哪匹马好就拍哪匹。他最优秀的一点是居然与皎然同一年死去,不知二位冤家在仙界的关系如何。
即便《茶经》是由陆羽一人所著,有很多学者还是认为称其“圣”有点不合格。《茶经》只是一部收集整理出来的茶书,原创内容只有一半左右,且都是记实性文字,经学思想不见十条。这样的作品,史料中多的是,封“圣”难免说不过去。再则,我国很早以前就对“圣人”这词有了非常明确的界定:“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思想最经典,学术最权威的人可以称圣”,如孔子、老子等。还有就是,古代帝王可以称“圣”。而陆羽呢?
那么,在我看来,陆羽称大师基本符合,称圣人,则难以苟同。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