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徐达明紫砂简介

徐达明紫砂简介

时间:2025-04-10 来源:紫砂之家

徐达明(1952-2016)是中国紫砂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其作品以独特的“陶木结合”风格和深厚的文人气质闻名。

一、艺术背景与师承

家学渊源徐达明生于紫砂世家,父亲徐汉棠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首徒),家族四代深耕紫砂艺术 

知青经历:1969-1979年下乡期间学习红木工艺,这段经历奠定了他对材质与结构的独特理解,后将其融入紫砂创作,开创“红木+紫砂”的跨界风格 

专业深造:1987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融合西方构成理念与传统文人审美 

二、艺术特色

陶木结合,跨界创新

首创紫砂与红木、玉石等材质的融合,代表作如《陶木提梁壶》《唐羽壶》。红木部件的线条与紫砂壶身浑然一体,既保留紫砂的质朴,又增添红木的温润典雅 。

木工技艺的严谨性使其作品比例和谐,如《唐羽壶》的横把设计灵感源自唐代羽觞壶,兼具历史感与现代简约 。

文人壶的极致表达

作品追求“拙朴浑厚”的文人意境,如《虚扁壶》以曹全碑的书法神韵入壶,体现“大巧若拙”的哲学 。

仿古而不泥古,如仿制邵大亨的《掇球壶》,在传统造型中注入个人审美,形成独特的“徐门风格” 。

工艺与自然的对话

泥料选择考究,常用原矿紫泥、段泥,注重砂粒的天然质感 。

独创铺砂技法,如《润砂壶》以段泥颗粒点缀壶身,模拟星空效果,展现自然肌理之美 。

三、代表作品与成就

经典代表作

《唐羽壶》:灵感源于唐代煮茶器,红木横把设计融合北欧简约风,被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收藏 

《双竹提梁壶》(与夫人合作):以竹节为元素,壶身与提梁呼应,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汉韵壶》:借鉴汉代陶器造型,壶身方正大气,获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 

国际影响力

作品被全球顶级机构收藏,包括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等 。

多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如2004年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现场制壶演示 。

奖项与荣誉

获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

作品连续五届获全国陶瓷艺术设计评比金奖,如《材美组壶》(2001年)、《陶枣木情系列》(2002年) 。

四、艺术理念与传承

创作哲学:主张“练手先练心”,认为壶品如人品,作品需经得起时间推敲 

教育贡献:通过著作《设计·生活紫砂篇徐达明》系统总结创作经验,推动紫砂艺术的学术化

家族传承:其子徐曲继承家学,延续“徐门”紫砂技艺,作品亦受藏家青睐 

五、市场与收藏价值

拍卖表现:作品在嘉德等顶级拍卖行屡创新高,如《侧把唐羽壶》在2023年嘉德春拍中备受瞩目 

鉴别特征:常用印章包括“徐达明制”“达明”椭圆印及生肖肖形印,壶内推墙痕迹明显,木作部件手工打磨精细 

总结

徐达明的紫砂艺术以“跨界创新”和“文人气质”为核心,将木工技艺与紫砂传统深度融合,开创了独特的“陶木美学”。其作品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承载历史与人文精神的艺术品,被誉为“当代文人壶的典范”。对于藏家而言,其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厚度,是紫砂收藏领域的瑰宝。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郭襄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