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6 来源:紫砂之家
徐士衡是明代万历年间人。
徐士衡,字友泉,江苏宜兴人,一说江西婺源人。他原非陶人,因其父喜好时大彬所制壶,将时大彬延至家塾,他从时大彬学壶艺。他擅作仿古尊罍诸器,所制壶手工精细,壶盖与壶口密不透风。他制壶变化式土,能配合土色,所制款式多样,如汉方、扁觯、莲房等。泥色也丰富,有海棠红、朱砂紫等。其紫砂题款喜作真书“友泉”两字,笔法类大彬。他是时大彬七大弟子之一,与李仲芳、蒋伯荂等齐名。他在紫砂造诣很深,主要体现在:
工艺技术方面
手工技艺精湛:徐士衡制壶手工精细,所制壶的壶盖与壶口能够密不透风,展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他对泥料的特性和成型工艺掌握娴熟,能够根据不同的器型和设计要求,精准地控制泥料的湿度、厚度和形状,使作品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
丰富泥色种类:他在紫砂泥色的运用上别出心裁,创新出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葵黄、闪色、梨皮、谵墨、榴皮等多种颜色,极大地丰富了紫砂的色彩表现,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审美需求,使紫砂作品更加绚丽多彩。
造型设计方面
创新款式多样:徐士衡善于变化壶式,模仿古代的酒杯、器皿等器物,设计制作出了汉方、扁觯、莲房、鹅蛋素耳、美人垂莲、大顶莲、一回角、六子等款式,还以青铜器为蓝本进行创作,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丰富多样,拓宽了紫砂造型的设计思路。
形成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既具有古朴典雅的韵味,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如平肩橄榄壶,器型硕大,造型奇崛,有明显源于瓷器之造型,体现了他对不同艺术形式的借鉴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为后世紫砂艺人树立了榜样。
传承发展方面
传承紫砂技艺:作为时大彬的高足弟子,徐士衡从时大彬那里学到了精湛的制壶技艺,并将其传承和发扬。他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培养了后人,如他的孩子也钻研紫砂技术,虽然未详其名,但可以推测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紫砂技艺在家族内的传承。
提升紫砂地位:徐士衡的作品在当时就备受赞誉,他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成就为紫砂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紫砂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紫砂艺术,对紫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化内涵方面
融入文人意趣:他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当时文人文化盛行,徐士衡的作品受到了文人审美观念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文人意趣。他的壶型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蕴含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质,与当时文人所追求的高雅情趣相契合,提升了紫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题款书法增色:徐士衡的紫砂题款喜作真书“友泉”两字,笔法类大彬,字体挺秀有力,谨严工整。这些题款不仅是对作品的标识和署名,更是一种书法艺术的展示,为紫砂作品增添了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