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9 来源:紫砂之家
“虚扁壶”又叫“水扁壶”、“书扁壶”。因发音相近,宜兴方言发音几乎相同,指的是同一紫砂壶样式。
意思上,书扁更恰当,水扁或虚扁都不大通顺,但虚扁用得较多。“虚扁”散见于各大紫砂典籍图谱。
此壶式在各个时代都有名家加以临摹再创作,佳作不绝。
顾景舟款高虚扁 2012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9,200,000 此壶为顾景舟大师晚年,取孟臣款虚扁为样,在此基础上改动而成的,其壶身同样是饱满鼓腹,在下底收束的走势要急,也更显壶身挺拔。在壶流的处理上更为柔和,线条的把握更是十分到位,比例合度,极为端庄。
清乾隆·龚心钊旧藏“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款题“御制”二字描金描银紫泥虚扁壶
2018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6,440,000
此「时大彬虚扁壶」与上海博物馆藏「大彬虚扁」如出一辙,与宜兴陶瓷陈列馆藏陈鸣远制「调砂虚扁壶」异曲同工。
以「紫茄泥」为坯,光素质朴,自然大方,雍容华贵,气质高雅,藏紫轻红,清秀温润,为泥中极品。
壶底「时大彬制」四字楷书款识似初唐大家褚遂良「孟法师碑」结体,笔笔坚实,刀刀挺健,系名家所为。
底款:笨严
铭文:御制“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
此把虚扁壶壶盖装饰模仿铜镜风格,两圈细密的回纹分饰壶盖的中部和底部,中间部分运用堆塑手法饰以几朵简单的折枝花纹样,耳把、弯流和壶身如为一体,坚实而有分量。壶体虽形扁,整体气度却端正饱满,将虚扁应有的书卷之气表现得极为精准。
此壶最为难得且令人惊叹的部分乃是壶体四周的纹饰,依旧是以回纹作为印文装饰,三条工整的回纹将整个壶体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
此壶以紫砂为胎,胎质细腻,外表平滑光润,壶身近扁圆形,壶盖上隆作半圆状,中心设圆形提钮,壶盖沿周略向外翻,盖、身以子母扣合,茶壶壶身前后设流嘴、执把,流嘴较短,中部向外翻折,壶执作圈把,自肩部伸出收于腹底,执把尾部略向外翘,流露灵秀韵势。壶身浅肩,鼓腹,底作内收圈足,盖面饰梅花,壶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均用堆泥绘制山水人物图案。
宫廷紫砂器多采用髹漆描金、加彩、泥绘等雍容华贵的装饰工艺,独树一帜。其中,又以单色泥绘及色泥堆绘较为普遍,见有作品流传于世。此壶即为泥绘作品,美观典雅。
此壶为扁宫灯式,圈足,耸颈弧肩,扁腹径大,尤显下敦沉稳,钮座似扁珠,口盖相合且留唇,壶盖嵌金做花纹状,壶身亦用嵌金题诗“曾居无别物,邓尉一枝梅”。乾隆帝曾六下苏州,每次必去邓尉山赏梅,并留下御题诗句,此句就是乾隆应景而题御笔。壶身下部饰以本色堆泥,取祥云、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安福。底钤长方章,楷书“御赏”二字,此为典型宫廷风格。
壶平口唇边,弯流,圆柄,圈足。平盖,圆钮。足内钤“荆溪置”三大字篆书款,印内下方又钤“若林”二字,形成印中印,颇具一格。紫砂色泽偏红,且夹有细密的黄砂,好似银光闪烁。壶身细腻圆润,把、流弯曲有致,盖口严密。此壶器既大又扁,其成型难度较大,故比较少见。
虚扁壶用极罕有的团山老泥制成。黄龙山与青龙山交接处北麓团山,初产老泥,是紫泥与绿泥天然混杂经长期自然风化而成的稀少泥料,现矿产已绝。老泥烧制成器后,可以在淡黄色的基础上,表现出异常丰实的复合色感来,有别于后来人为混合紫泥与绿泥而成的团泥。
这是两件不同来源的陈子畦紫砂器精品。茶叶罐的造型、泥料、刻款都表现出陈子畦早期的气息。而传世的虚扁壶尽显出大师成熟的风范。这两件紫砂器的刻款、皆用竹刀,虽有谨慎与轻松的变化,但从“笔法”的提按、转折,结体的意念及使用刀角度来看,出自一人之手无疑,尽显晋唐风骨。
款识:寅春(盖款) 王寅春(底款)
虚扁壶是紫砂壶中的传统题材,它充分发挥紫砂原料的刚性,造型以扁平为特点,特别是烧制成型后不会像瓷器那样塌下来。王寅春的虚扁壶,光素无纹,线条柔和,气韵生动。他设计的直筒壶嘴,布置得当,显得刚劲有力。实为王寅春大师不可多得的力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