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7 来源:网络
印章的诞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最初作为商品交换的信用凭证,确保货物的安全流转与存储。据刘熙《释名》所述,“玺”即为封物之印,使其可转徙而不可擅动,揭示了早期玺印的核心功能。
在秦朝之前,所有印章统称为“玺”。至秦朝,规定唯有皇帝所用方为“玺”,其余则称为“印”或“章”。古代使用印章的方式与今不同,人们常在绳结上封以泥块,再将印章盖于泥上,以此确保物件不被拆动,此泥块即为“封泥”,常用于封存财物、文书等重要物品。
古代印章的用途多样,包括手工业者在器物上的“物勒工名”标记、器物所有者的图记、钱币上的说明文字,以及用于辟邪的随身佩带印章等。而将印章蘸印泥盖于纸面的做法,则始于南北朝,并沿用至今。
唐宋时期,随着图书字画收藏的盛行,书法家和画家们开始用印章代替签名,或在签名下加盖印章以示信用,印章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印章的文字或图像有凹下与凸起两种形态,分别被称为阴文和阳文。印章形状多为方形,但亦有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后世更出现了葫芦形、上方下圆形、秋叶形、钟形等多种变化,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为便于理解,人们又根据印章在纸上留下的形象,将阴文和阳文分别称为白文和朱文。红白二色相得益彰,色彩鲜明,深受东方民族喜爱。自唐代以来,印泥多为红色,至近代其工艺更加精湛,色彩更加鲜艳。在印章中,红色给人以强烈、充实之感,而白色则带来空旷、愉快之韵。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