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壶友会问:我的壶入手好多年了,可以升值多少?再过100年呢?
想要升值,涉及很多问题,取决于壶的具体价值,还需要一定的运气。而一把壶的价值要综合看这10个方面:泥料、器型、工艺、装饰、印款、品相、壶龄、数量、原创、名气。那些顶级的、稀缺的好泥料,对价格的影响会相对多一点。因为这些泥料封矿20多年,存世量稀少,价格自然偏贵一些。如果你对于自己的艺术审美不太自信,那么只需信奉一条——“经典器型永不过时”。一般来说,收藏一只传统造型的壶,比收藏一只造型奇特的壶,要稳妥得多,转手变现的几率也会更大。所以,经典器永远都是紫砂中的主流,也是市场流通的价值保障。在这里,优先为壶友推荐经典石瓢、西施、仿古这三款器型,可参考。衡量一只壶的工艺优劣,抛开艺术水准高下,剩下的就主要是考察壶的成型难易度——难度大,对制壶师的技术要求就高,壶的成本自然就上去了。这正是“一方抵十圆”的原因,方器价格一般会比圆壶高一点。一方面,其可以用来鉴定紫砂器的真伪,另一方面,印款本身的好坏,也会影响紫砂器的收藏价值。陈曼生把诗文和画与紫砂器结合后,确立了文人紫砂器的时代。他和杨彭年合作的作品,每一把都在几百万、上千万,其中陈曼生铭刻的字画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可见陶刻对壶品价值的影响。近现代一些紫砂作品,如果有名家刻绘,也会增色不少。比如下面这把,就是方器奇才耿浩手制,紫砂山水刻绘第一人陈宏林老师刻绘,强强联合,升值潜力不言而喻。这里,再附几把陈宏林老师刻绘的,壶友们如果正在考虑入手刻绘文人壶,不妨看看这几款。
而现当代作品一旦有了残缺,基本就归入瑕疵品行列了,要转手是难上加难的事。如某作者在70年代做了一款壶,而最近又复制了这一款壶,这两把壶即便外观十分相像,价格也是云泥之别。因为作者在两个时期对壶的理解不一样,选用的泥料更不可能一样。而70年代留存至今,与新品的价格自然不会一样了。因为成品率低,好的作品难免流失、损坏,那种只剩下极少数量的紫砂老壶,当然值得珍藏。比如何道洪大师的壶,拍价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其奥秘正是在于产量很少,一年只制2-3把壶,但件件都是精品。所谓原创,不是在传统样式上稍微调整比例、调整部件位置,而是一个作者突破常规开创出来的新品种,是专属于他自己的壶。真正有能力原创的艺人并不多,而原创出来还被普遍认可的,更是凤毛麟角。有一些玩壶时间长的壶友,可能已经不太在乎艺人的知名度和职称这一块了,因为他们能从壶本身辨别出壶的好坏。可是职称对于初级爱好者而言,作者的名气和职称却是判断一把壶价格适当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不是很懂行的状态下,紫砂艺人的职称倒是一项不错的判断凭据。收藏一把壶,能不能升值,要综合以上10个方面去衡量。当然,不管是千元还是万元的壶,紫砂壶本质上是一个实用的茶器,只要自己喜欢就是有价值的。当然价值价格高的,一般收藏前景也相对较大,可以对照这几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