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13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泥料中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非朱泥莫属了,朱泥壶成品率相对其他泥料的壶要低。
朱泥属粘土质泥岩。主要产于赵庄沙山、红卫香山一带。黄龙山也产朱泥,虽产量甚少,但其中不乏一些绝质上品。黄龙山朱泥一般有两种产出状况,一种是产于浅表黄石岩层下部贴层,出产区域分布较广,矿形琐碎,采掘非常困难,各处朱泥矿料质性差异很大。还有一小部分产于宝山矿区墨绿泥层的下部贴层。黄龙山朱泥在明清时就很难满足需求,而基本是采用赵庄沙山、红卫香山一带露天嫩泥矿出产的石黄泥、朱泥作为主要用料。或者采用精选紫砂红泥加朱泥等经人工调配,以弥补黄龙山朱泥矿料之缺。
朱泥矿料外观呈多种黄色调,泥性致密块状或团块状结构,质地比较均匀细腻。矿料中一般含有少量微细的白色云母碎片,基本能溶于水呈泥糊状。朱泥可塑性好,大多能制作精巧细薄的造型。因含铁量的不同,烧成后能呈现朱砂色、朱砂紫和海棠红等色。
朱泥是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成品率也较低。原来有“无朱不皱”、“无皱不朱”的说法,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朱泥原料的颗粒比含量小,并且干燥及烧成收缩率比较大,因此容易产生很多意外的毛病,如:皱纹、变形、开裂等。
查元康:《鱼龙》
但是有很多朱泥壶是不起皱的,从一些历史作品看,有皱纹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朱泥成品率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矿料因素:赵庄、红卫等地出产的朱泥因收缩、变形率较大,一般只能做一些较小的作品。部分黄龙山朱泥,其质性介于紫砂红泥和朱泥之间,矿料颗粒比含量较大,干燥及烧成收缩较小,不易起皱,可以制作较大型的作品。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部分较大型的朱泥壶可以发现同类材质。
原料加工因素:因朱泥矿料能溶于水成泥糊状,有些矿料在加工时,直接把泥浆过滤后晾干成泥,矿料中有部分颗粒被直接滤出或溶解掉,造成原料颗粒比减小。这就好比使用目数过细的紫泥原料制作作品,也会产生起皱的现象。
成型制作因素:朱泥熟泥的泥性很重,对水的渗透性和挥发性能比其他紫砂泥料要差,成型时对泥料的干湿程度、泥片的厚薄均匀以及制作方法等均需谨慎把握,稍有不当,制作时的加工痕迹极易在烧成后显露出来。
烧成因素:因朱泥熟泥的细密度高、气孔小,坯体内的水分不易散发出来,并且在烧成结晶过程中其共熔物比较活跃,特别是在最高临界温度时相当剧烈。因此烧成时的预热烘干时间要比紫砂红泥长,升温、降温过程均需十分缓慢,稍快就会出现歪裂等缺陷而前功尽弃。
要提高朱泥作品的成品率,必需对各种朱泥原料的质性有充分的了解,并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尝试,才能逐步适应。
所以,小编提醒您,如果有一把朱泥壶,能像其它泥料的紫砂壶一样工整,遇到就不要错过,能拥有就是缘分。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