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5-18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源远流长,它素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素雅大方、色泽素朴致净且具实用价值。而在陶瓷艺术品中独树一帜,驰名中外。然而与其它艺术品一样,今天的紫砂艺人也正面对着一个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的赋予愈多,现代人的背负也就愈多也就愈沉重。面对着我们已有的如此丰厚的传统艺术,我们如何走出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艺术作品呢?
无论是墨守成规,还是藐视传统,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如何深入地了解传统艺术品的精髓,总结其规律并科学地继承。纵观紫砂壶艺的发展,我以为有两个方面给予我们很多裨益。
一、传统紫砂艺的造型美妙精伦。
在传统的紫砂壶造型宝库心中,蕴藏着无数千姿百态、妙不可言的器形,凝聚了历代艺人的智慧。例如,明末的“龙胆壶”,陈鸿寿创制的“曼生壶”、邵大亨的“鱼化龙”、“掇壶”等造型,历经数百年不断演进,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吸取丰富的滋养。
虚心学习传统之精髓,以充实自己的设计构思,始能创制出更新、更美、更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当今壶艺泰斗顾景舟先生曾因学习邵大亨的作品使得壶艺水平发生了飞跃。继承传统,不是简单的因袭,而是能动地学习,不仅仅是追求形似,更是追求神似,也不是一味地盲目崇拜,而是要用时代的眼光看待传统。传统的造型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拓宽我们的思维,创造出新的造型。
继承传统的形神之灵感,我创作的大、小“风卷葵”造型,既发挥了传统的装饰表现手法,又以抽象的曲线表现了风卷葵叶的美丽形态。
又如,曾经创作的“鱼化龙”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龙的神态,用抽象的块面、线形变化,用比较明亮的锻泥色彩装饰龙珠,充分体现了龙的形神活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二、传统紫砂壶艺中的气质
紫砂壶艺中的气质,就是从壶中体现出来的风格、品位。紫砂壶的创作过程不仅是手工劳动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制壶者精神参与的过程。在紫砂壶的创制中,制壶者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对自然界、对生活的理解、向往、追求融会在作品中,会把自己的精神气质、审美情趣、个性修养融会在作品中。
明清时期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大大提高了紫砂的文化层次,从而使紫砂壶成为具有欣赏价值、收藏价值的艺术品。这是历史上紫砂壶艺取得成就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例如,“西冷八家”之一陈鸿寿设计的“曼生”十八式,就给予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无论是其造型设计,还是其题句题词,均典雅隽永、耐人寻味。体现出来的壶的气质,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在这一点上,应该少浮华、去匠气,艺术品的高境界是平淡、是质朴。
可喜的是现代已有相当一部分造诣很深的文人雅士参与到壶艺中来,增加了紫砂壶的文化气氛。但他们的参与似乎大部分都局限于绘画、书法、雕刻等方面,真正参与到紫砂壶造型的创制过程的则不多。而书画、雕刻毕竟只是装饰品、艺术品。参与再深入一点,应该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当今的紫砂艺人中不乏杰出之辈,若能从传统中吸取气质方面的滋养,加深对自然、对社会的理解,一定会给自己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唯有气质是无法复制的,形成自己的气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大自然赋予我们去理解、体会的东西很多很多,只要你能感觉大自然的美,用精神去理解,一定回给紫砂造型艺术带来很多好的材料。例如,本人创作的“涟漪”壶,将水滴入水中形成阵阵涟漪的自然现象的瞬间作为素材,将它设计创作成一个紫砂壶造型,感受到特别的美观。.
又如,“盘螭喜石”壶式,取材于传统吉祥动物螭龙在秀丽的雨花石上玩耍的情景,耐人趣味,充满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对事物充满吉祥、理想的向往,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气质反映。
综上所述,从传统壶艺的造型、气质中,深入理解、体会紫砂艺术,加深自己对紫砂艺术的认识、面对传统,科学地继承是很有必要的。继承固然不易,而要创新则更为艰难,特别是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东西。
哲人云:模仿不能成大器,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继承传统的目的不是为了延续古远的香火。站在几千年文化史的基础上创造,必须是有一定的高度。作品中必须汇进时代的气息,带上时代的特征。如果我们的紫砂艺术只知道简单的摹仿、因袭,而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那么它只会日益萎缩。中国的文化艺术,无论是汉、唐、宋、元、明、清。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风格,中华文化是前后延续、互相影响的。在紫砂壶的创制过程中只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融入现代人自己的智慧与灵气、认识与思索,大胆创新,就会迎来紫砂艺术的春天。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