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11 来源:紫砂之家
宜兴紫砂成熟期的界定在明代万历年间。紫砂泥产于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世称为本山。它是二亿五千万年前生成于石英砂岩下的泥岩。其特征是具有 合理的矿物化学元素和合理的颗粒级比,含铁量较高,烧成后呈双重气孔的胎体结构。故使用后色泽古朴、细腻圆润,呈现玉质光 感般的包浆。它集实用、鉴赏、把玩、珍藏于一体,与茶结合,天然和人工的高度统一,受到人们经久不衰品茗的喜爱。照片组图二 昔日的紫砂窑址,紫砂泥藏于石英砂岩之下,紫砂泥三种基泥(紫泥、红泥、本山绿泥)。
紫砂泥即紫泥、红泥(朱砂泥)、本山绿泥(团砂泥)三种基泥的总称。这三种泥,存在于陶土之中,在矿层的分布不同,烧成气氛、温度的不同,其 色泽变化多端,有紫红色、紫褐色、紫色、红色、米黄色。1920年,现代工业技术的介入,在基泥中加配适量的着色剂,生成诸多色泥,如墨绿泥、古铜泥、黑 料泥。基泥之间相拼,如:紫泥和本山绿泥相拼,烧成黄灰浅绿的团砂泥。色泽外观是泥质的表象,凭个人的喜好而定,好的泥质恰似紫檀木色,深紫泛青。大红泥 似枣红色,红中透亮。
近代紫砂泥的采掘,开矿的称塘户,掘坑道,人工采集,从甲泥中择选紫砂泥,分高、中、低三档泥质,即底槽青泥、中槽紫泥、红棕泥、红皮龙泥 等。按质论价售给磨坊加工成生泥。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