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29 来源:紫砂之家
“莲子”壶式始载于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雅流》:“陈用卿……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其形近掇球但略扁,且把下多一耳垂。凡盖平、壶肩明显者另日“古莲子”。
图:绿釉紫砂古莲子壶
此器除壶底外,满施湖绿色彩釉,另以深绿色釉勾边,间饰朵朵红莲,形成一幅富丽堂皇的缠枝莲纹。紫砂彩釉装饰约始见于清雍正时期,清代阮葵生(1727~1789)《茶余客话》:“近时宜兴砂壶覆加饶州之鎏(釉),光彩照人,却失本来面目。”紫砂彩釉装饰,虽然增进了装饰效果,却也掩盖破坏了紫砂壶特有的材质美,所以并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壶底钤有“王南林制”四字阳文篆印。王南林,清乾隆间宜兴制壶名工,生卒年无考。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紫砂陶史概论》:“王南林,当时亦颇有声望,但观其遗作,亦仅以浑朴胜,未及精巧。”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南林,乾隆时人,所制饶釉宜壶,每绘粉彩花鸟。净身饶釉,宜壶本创于明季,惟粉彩花鸟盛于乾隆朝。南林传器,有‘王南林制’篆字方印。”吴山《宜兴紫砂辞典》:“清代乾隆七年,宜兴紫砂名师王南林、杨友兰等,奉旨制作紫砂壶,进献清廷。”宜兴紫砂壶被定为贡品,自明代始。先北京博物院尚珍藏有乾隆时期定制的宜兴造各式贡壶,有炉钧、泥绘、印花、贴花、刻画、描金、浮雕和抛光等各种加工方法,制作工整、严谨,富丽,纹饰细腻。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