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浅谈紫砂壶陶刻的发展

浅谈紫砂壶陶刻的发展

时间:2014-09-28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的书画陶刻反映了作者的创作理念,拓展了艺术境界,标志着审美意识的不断强化,特别是著名书画家的积极参与,更使紫砂壶具有鲜明的文化艺术特色。它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使用功能的完美体现,而且也是社会审美理想的展现。

  清代紫砂陶刻的发展

  乾隆年间,有四件精制紫砂茶具被选入皇宫。这些贡品用珐琅彩堆雕或泥绘装饰,其中邵玉亭所制壶器式度精严,一面饰以堆花荷莲,一面饰以乾隆诗句,显得典雅华丽。另有陈汉文、邵德馨的四方小壶,堆塑的阳文篆字和山水人物虽显累赘,却也奇巧可观。

  至嘉庆年间,陈曼生自创壶式十八种,绘制成图,由制壶名家杨彭年等为其制作,并请友人饰以书法、刻文。主要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方山、瓜形、覆斗、扁壶等式,为便于陶刻装饰,壶身以几何造型为主,其线条简练,可供装饰面较大。

  道光初年,出现砂胎锡壶,嘴、把、的采用白玉琢成,工艺精湛别致。作者朱坚,书画兼长,工鉴赏,尤精铁笔铭文,曾著有“壶史”。

  咸丰年间,许多文人墨客酷好砂壶题款,并把紫砂壶作为馈赠好友和同僚的礼品,因而紫砂壶身价颇高,收藏者与日俱增。有些收藏者以“陶”为号,自称“壶”公。南壶公瞿应绍,号月壶,自号壶公,常托好友邓奎,专程到宜兴监制茶壶,带回壶坯,亲自撰铭、刻文、镌画;北壶公张之洞,同治二年探花,号无竞居士,也常命人前往宜兴定制茶壶,自撰壶铭,所藏砂壶底部均有壶公印章。

  光绪年间,历任广东、湖南巡抚的吴大澂,特请名工黄玉麟、俞国良等人制壶,壶底均钤“愙斋”阳文印,古篆相雅,非前代壶印可及。此后,一代金石书画名家吴昌硕、任伯年、吴远等人,也曾定制紫砂壶,并亲自在壶上铭刻书画,其点曳之功,裁成之妙,“烟霏露结,凤翥龙蟠”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尽善尽美地反映紫砂壶的高逸化取向。

 

  近代紫砂陶刻进一步发展

  民国时期,从事紫砂陶刻装饰的名家大都来自书人画师,如:韩泰、路兰芳、邵云如、陈少亭、任淦庭等。当时,普通紫砂壶一般采用单刀行刻,高档茗壶讲究书画韵味,同时注意刀法与茶壶造型的协调。刀法主要有双入正刀和单入侧刀法,其他如湿刀、迟刀、留刀、轻刀以及切刀、舞刀等金石刀法也交替运用。

  著名陶刻家任淦庭的陶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书法有正、草、隶、篆。陶刻的方法多变,布局得体。壶艺泰斗顾景舟,善制素面光身,不带雕琢的作品,壶身线条清晰、结构匀称、造型古雅。他所用印章、印款较多,有名章也有闲章,较多出自篆刻名家之手。据说“景舟制壶”、“景舟手制”两枚章是上海篆刻名家来楚生所篆。闲章“荆山壶隐”、“陶壶外史得意甚爱”是上海金石名手王少石所制。

  当代紫砂陶刻的现状

  当代陶刻名家谭泉海鲍志强的作品,或保持书画原有的笔味,或发挥刀刻的刀味,其画面反映的轻重、虚实、粗细、顿挫与用刀的快慢、浮沉、宽窄、利钝和谐统一,从而显示出迹外传神的特色。

  著名陶刻艺术家陈复澄在宜兴紫砂壶上的创作,被已故画家尹瘦石及艺术界称作“复澄壶”。他的刀笔书法,不必先用毛笔在壶坯上墨稿,而直接挥洒自如运刀,无论真、草、隶、篆都一气呵成。通过入窑烧成,均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刀的锋利、刀的力度、刀的韵味,例如隶书的波桀、行书的神采、草书的灵转,在他的陶刻上一应俱全。尤其是隶书《登楼赋》简直如读汉碑,正如冯其庸先生所说:“复澄的刀笔,让你愈看愈觉得此刀是笔,此笔是刀,要不是以刀作笔刻在陶上,就出不来这份提、顿、按、捺、轻重、转折的挥洒自如感”。陈复澄在紫砂壶上刻画,有不少摹拟汉画的构图和刻法,结构严谨、风格厚重、奏刀雄浑而不粗犷、磊落而又蕴藉,独得汉画神韵,彰显汉刻风华。他的刻印也别有风致,其章法讲究,金石味浓,不为法缚,不为法脱,横放杰出,不可羁勒。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