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明早期紫砂壶的辨别

明早期紫砂壶的辨别

时间:2014-01-28 来源:紫砂之家

   明早期紫砂壶

  紫砂陶土从矿洞里挖出时,呈紫褐色,也有黄褐色,嫩绿色等石块状,陶工再把它们粉碎过筛,调水,捶打,加工成可做壶的“熟泥”。那个年代的加工手段,仅用木锤捶打粉碎,用竹筛过筛,细密度均无法和现代相比。烧成时,尚未用匣钵套装,还是直接与火接触,丹成型工艺已有明显进步,造型开始讲究实用和美感的结合。

  辨识要点:1该壶为我国目前确有年代可考的明代早期紫砂壶标准器。泥质及制作工艺与羊角山出土的部分残器有着许多相同点。2由于与日用品陶一起混烧,未用窑具套装,壶体受火温度高低不一,故壶体成色相差较大,壶体表面沾有釉泪。3壶的造型丰满,不但注重实用,也注意到了理趣结合。

张彩英 原矿红泥《金砂如意

  明早期紫砂大壶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为了发展生产,有利农耕,改革宋元时期留下的陋习时弊,在饮茶上废除斗茶之风,改煮茶为泡茶。饮茶习惯与风气的改变必然导致紫砂茶具的跟随改革,造型上“拗把”大量出现,“提梁”逐渐减少,这是适合泡茶的需要。明代初期的紫砂壶,壶的容量一般较大,直到明中期以后,紫砂茶具逐渐向小型转变。

  辨识要点:1明早期茶具,由于泥料加工原始,颗粒粗细不一,制成茶具烧成后,粗颗粒明显可见。2由于直接与火接触,龙窑内日用陶器上的釉会随着火焰飞溅到紫砂壶器上,造成釉斑。3这时期的壶嘴,已用“粘接法”,即镶接在壶身筒上。打开壶盖,壶身筒与壶嘴衔接处有一独孔,让壶内茶水顺流倒出。而不像现代壶,在壶嘴,根部与壶身筒之间有六至八个小孔相通出水

 

  明正德 供春 供春

  宜兴紫砂茶具从北宋初年就有问世,而为什么人们却把明正德年间的供春壶视为紫砂的鼻祖?这其中的奥妙是供春把紫砂茶具从“日用”带进了艺术殿堂,供春,明正德年间人,一说是吴颐上家童,一说是宜兴山区金砂寺内的一个小沙弥,其真实身份今天已无从查考。但从有关宜兴紫砂的一些历史资料来看,他确是一个有艺术才华的制壶人,他留传于世的壶仅一把“树瘿壶”这是供春仿自然形的一把壶具,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辨识要点:1现在市场上如果出现署供春款的壶,则全是后人仿制,绝非供春所制。2仿品或因泥质,泥色,或因制止工艺等因素,缺乏原作的神韵。

  当代 黄玉麟款供春

  储南强先生1928年在苏州购得供春壶以前,所有的紫砂历史资料均说:“只闻其名,不见其形”。也就是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真正的供春壶是什么样子,只有在储先生发现后,人们才知道供春有这么一件树瘿壶。此后一些人为提高壶价,假托名人临仿。如署清末,民国初年的制壶高手黄玉麟款的供春壶,许多紫砂典籍中也常出现。他们只是借黄玉麟其名,以抬高壶价而已。据宜兴旧县志记载:黄玉麟死于1914年,而供春壶的发现是1928年,也就是说,黄玉麟生前根本就没有见到过供春壶,更不可能做这么一件与真供春相同的紫砂壶。

  辨识要点;1所有署黄玉麟的供春壶,皆是黄玉麟过世后后人仿造。尽管非黄玉麟所制,但工艺精湛,仍有较高的收藏研究价值。2至于署黄玉麟款的供春壶,据了解,应该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宜兴一批制壶高手制作的。如蒋彦亭,裴石民,顾景舟,在上海专事临仿前人名作,从工艺水准看,应是他们当时所仿。

 

张彩英 原矿底槽清《清香》

  明崇祯 时大彬 大彬如意

  时大彬是紫砂历史上真正把紫砂工艺日用功能和造型艺术完美结合的第一人,紫砂工艺技法在他的手里成为一门完整的工艺。时大彬,号少山,明万历至崇祯年间人,是位有传统文化素养,紫砂技艺全面的制壶巨匠,紫砂工艺真正的开山鼻祖。他们对紫砂材质,形制,工艺及书法等都有很高的造诣。大彬紫砂壶,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准。无锡博物馆所藏的“三足如意圆壶”已采用调砂工艺,即在成型之初,在泥中调和进颗粒均匀的细砂,并在成型时,用竹片或牛角片打光磨平。烧成后,砂粒均匀明显,不但肌理效果好,而且手感极佳。

  辨识要点:1制作工艺精湛,口,盖圆正,严丝密缝,造型端庄浑厚。2胎体薄,手感好,分量轻而舒适3壶的把梢下有竹片刻楷书款“大彬”二字,注意需要仔细观察的是,时大彬的竹刀刻款特点,与现代人的竹刀,钢刀的韵味完全不同。

  清朝 仿时大彬款壶

  时大彬在明代时就负有盛名,正因为如此,大彬壶在与他同时代起就有仿品出现,到了清末民国年间,署大彬款的壶更是屡见不鲜,当代亦有不肖匠人仿冒,并恶意炒作,蒙混收藏者。清末,民国年间的仿大彬壶,一般在盖上盖一颗长方印章“时大彬制”。其实,这时署大彬款的壶已不是完全仿大彬形制,而是制壶者随意所制,加盖大彬印款已成为一种壶上装饰。

  辨识要点:1仿品在造型上没有韵味,看上去木讷呆板。2仿品在工艺上也和大彬真迹相差甚远,口,盖过于宽松,或不平整,不圆正,壶嘴,壶把与壶身的连接处比较生硬,不像真迹那么流畅,自然。3当代人亦有少数人仿冒大彬壶,但制作工艺或过分精工细作,失却原作古朴之气,或工艺不精,细微之处工艺处理粗糙而露马脚,特别是大彬用住竹刀刻款,有书法韵味,仿冒者难以达到。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