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池宗宪教你怎么买紫砂壶

池宗宪教你怎么买紫砂壶

时间:2014-01-24 来源:紫砂之家

   只有看过最美的传世紫砂壶,才能掌握所谓的经典之美,心中有美的标准,才能辨认其他壶的好坏。这也是我倡言的“多看真品,才懂得如何看真品”。看过真品,进而自我进修来培养眼力,然后掌握历史脉络,自然能够慧眼识好壶,辨认出不好的壶或假壶。

  在台湾紫砂壶市场,想买一把壶,你会碰到的问题通常是资讯太多,专家更多。尤其是进了兼卖壶的茶行,你会发现人们所谈的不是壶与茶的关系,而是壶的身价,以及追逐壶增值的发财梦。所以,他们也希望消费者能成为新的信徒。正因为这样,卖壶的人都会说,壶很稀有,不买可惜;也会说,壶的价码一翻两跳,要赶快买。可惜,业者的说法往往很难兑现。话说回来,成功藏家的经验也是很宝贵的,例如罗桂祥当初在藏壶时的原则就可做买壶的参考。

李利 原矿底槽清《井栏

  紫砂壶的身价就这样扶摇直上,紫砂壶也一度成为台湾人理财的另一个方向,误以为买了古壶或名家壶就可以“握壶藏金”,误以为在拥壶自重里,就拥有了壶的尊贵与增值。然而,名家壶、仿古壶四处可见,当你与壶短兵相接时,真能当机立断买对壶吗?下面我来教你不被欺诈、不被迷惑的方法。或许你已经买了壶,如今手上的壶子壶孙一屋子,那也没关系,我教你如何让它们活起来。

  教你不要被欺诈

  消费者想买壶,必须要先有“壶为茶所用”的概念。也就是说,你喜欢喝什么样的茶,就买什么样的壶。

  壶形是你要考虑的重点。以我的泡茶经验,圆形壶最能把乌龙茶的香味泡出来。圆形壶中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标准罐”。在市场里,标准壶显得朴实无华,但却是初入门者可以用最合理的价位买到的壶。台湾壶市场最热络时,壶商曾经将不同容量的标准壶依序组合,集合了从一杯壶到八杯壶的成套茶具,称为“一条龙”,并卖出高价。

 

  壶容量计量单位

  目前,壶的容量的确定,多半是按照消费者与壶商的约定俗成,惯用“杯”作为壶容量的计量单位。但用杯论壶有问题:这杯到底是多大杯?没有个准!也就是说,如果一把“四杯壶”倒出的茶汤刚好能装满四个“若琛杯”,那么用容量大一点的杯却可能只能装满两杯。这“杯”多大不是重点,用壶必须以人为本,回归到实用性,所以容量几杯应该只是一种参考。

  四杯壶当然可以泡给两个人喝,两杯壶也可以泡给四个人喝。壶多大是一回事,泡成几杯却是由人主导的。所以,你在买壶时不用花太多的脑筋去考虑壶的“几杯”容量,应该注意的是,用什么样的壶,配上什么样的茶才好!

  用“杯”当壶的计量单位的做法没有统一,也一直困扰着品茗者。近年来制壶业者开始注意用毫升作为壶容量的计量单位,并推出一百毫升、一百五十毫升、两百毫升容量,作为壶容量的区隔,以便于消费者在买壶时做更具体的参考。同时,了解壶形与泡茶的关系,非得靠经验累积不可。我以自己二十年的品饮经验,来向大家分别介绍圆形壶、扁形壶与方形壶最适合泡的茶叶。

  圆形壶泡乌龙茶

  圆形壶为何适合泡乌龙茶?因为乌龙茶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若你爱喝乌龙茶,那么买标准罐最实在,因为圆形壶泡茶注水之后,圆形的器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能更温润地将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现在正是买进圆形标准壶的好时机。1980年以前,宜兴标准壶的出口都在香港的国货馆,卖出了一定的数量,壶也具有一定的水准。在壶价大好时,标准壶的行情竟能暴涨到一把一万元。如今市场回归平静,壶价多在一千元以下。

 

  知道了圆形壶适合泡乌龙茶,接下来可进一步考虑圆形壶所用的材质,因为同一把圆形壶,如果所采用的材质不同,也会影响泡茶效果。所以,唯有全面地了解,才能买到实用的圆形壶,不再“壶”里“壶”涂!

  用原矿紫砂土制壶是买壶者对壶最基本的要求,从前章的测试报告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泥料对茶汤的影响。但哪一种泥料的发茶性最佳?朱泥?缎泥?我的经验是,朱泥的传导性最好,但不一定能将高山乌龙茶的香味表现得最好!你必须亲身泡茶实证,才能抓到茶与壶的对位关系,才能知道泥料与发茶性的关系,才能回归壶以茶为本的原点。

  只有亲手实验,你才能发现壶与茶的配对关系。我举一个实例:用一把朱泥标准罐和一把紫砂标准罐泡同一种阿里山樟树湖的高山乌龙茶,结果朱泥壶激发的茶香味胜于紫砂壶,韵味却逊于紫砂壶。

  扁形壶泡武夷茶

  扁形壶,适合泡条索状的武夷茶。我举一个例子:用一把缎泥壶来泡饮经过焙火的武夷茶,这把壶就能掩饰焙火的燥味,而尽情表现茶所应有的风韵。而当我用一把紫砂壶泡同样的武夷茶时,却发现紫砂壶总会将武夷茶的焙火燥味逼出,让人舌下留下燥气。

李利 原矿清水泥菱花

  宜兴壶制成扁形壶的比率较低,原因是此种壶形的烧结成功率(就是所谓的“良率”)较低。这种壶身较扁平的壶,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定在壶里,安心地释放出一身的香醇。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狭小,就使茶叶更容易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我认为,扁平壶的空间不容一点苟且,正是武夷茶岩韵精实发挥之所在。

 

  因此,我认为泡武夷陈年老茶或是借壶降低茶叶的焙火味,还是扁型壶最为适合。

  美观方形壶

  方形壶在制作工序上的关键在于,泥料要炼得非常匀称,否则在片接时的困难度与失败率都会非常高。我有一把由香港双鱼公司订制、壶身贴有饕餮纹的紫砂方壶,这把壶的使用曾经让我十分困惑:我用它泡了铁观音,第一泡茶汤滑口好喝,但在第二、第三泡时茶汤就苦涩尽出;我用它泡乌龙茶,香气有被闷住的感觉。

  方形器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容易被阻塞,但方形壶在造型上引人注目,因此我认为它的美观大于实用。我并非崇圆排方,而是从泡茶的实际经验中找到了圆壶比方壶好用的事实。

  圆形壶、扁形壶、方形壶分别具有一定的工艺水平,以及不同的实用功能。除了壶的外观形制之外,壶的内在 做工与神韵 更是买壶者选壶时不可或缺的考虑要素。而壶的气韵生动与否,受制壶者创作理念的影响很大。

  正确养壶,闪闪动人

  壶的保养称为“养壶”,市面上流传有这样的养壶方法:

  一、新壶买来之后,用猪骨头或猪脚炖壶。

  二、用洗米水煮壶。

  三、用红茶或泡过的茶渣煮壶。

  上述三种养壶的方法,并不适用于一般的紫砂壶,只有买到了欠火的新壶,才需要用上述方法去除壶的土味。此外,拿壶来煮或炖,都有可能因为温度过高、新壶胎薄而将壶烧破。

  新壶的正确养壶方法:烧结良好的新壶是没有什么土味的,但仍需先以温水倒入壶内,让新烧结的土胎与温水接触,接着用高温水注入壶,然后倒掉热水再换上冷水,以此模式连续冷热交替,活化新壶的毛细孔!

 

  若不小心买到了烧结欠火、充满土味的壶怎么办?你可以先拿它当茶海,以泡好的茶汤滋润新壶,并将新壶粗糙的胎土用茶汤抚平。如此连续使用三到五天,新壶就可以拿来泡茶了。

  每个人喝茶都有偏爱的口味,那么你在用壶泡茶时最好是一种茶用一把专用的壶,如此才不会让上一泡茶汤残留在壶壁的余味影响这一泡茶汤。例如,泡过普洱茶的壶,就绝不能够再拿来泡乌龙茶。因为普洱茶味浓,会紧紧吸附在壶壁毛细孔中,不易洗掉,如果又用这把壶来泡乌龙茶,普洱茶的余味就很容易盖掉乌龙茶的清香。

  养壶最大的乐趣在于眼见壶的表面从粗糙无光泽到通过一次次的使用而在壶壁上形成“茶山”,经由手或布擦拭之后,自然发出悠悠寒光。那是茶人的喜悦,更是茶人与壶共生的情谊!

  有人认为,将茶汤滞留在壶中数天,有利于培养壶的光泽。事实上,台湾的气候高温多湿,壶中残汤十分容易发霉。所以最好在泡完茶之后立刻取出茶渣,并将茶壶清洗干净。唯有靠日积月累的“茶山”滋润而成的光泽,才是最闪闪动人的。

  在养壶过程中,壶身与壶盖的颜色会不一样。因为泡茶是在壶面上浇水,虽然壶盖与水的接触面最大,却不像壶体那样会浸泡在茶汤里,久而久之,壶体的颜色会深于壶盖。常见有人拿毛笔沾水在壶体与壶盖上猛刷,以求两者颜色一致。其实,这样的做法未免做作,品茗本风雅,毛笔猛刷实在有碍观瞻。

  正确的养壶方法应该是将茶渣取出后,将壶盖取下,壶底朝上,用热水淋浇壶体与壶盖。如此可将壶内壁的“茶山”保留下来,壶体的“茶山”也会更匀称,壶体的颜色会更接近壶盖。最后将壶放在通风处自然干燥即可。

 

  干燥之后的壶需要经常抚拭,以棉布的清洁效果为佳,不会刮伤壶体,自然能养成壶的幽淡亮光。

  创作理念与情操

  常常听到壶要具备“精”、“气”、“神”的说法,我觉得这些都只是抽象的词汇。看壶如看人,根据那些拟人化的形容来选壶,看起来很有道理,却一点也不实际。

  壶的工艺之美体现在其内涵上,所以并非盖了名家壶款的壶就都能漫天要价。

  紫砂壶的名贵还取决于赏壶人的审美观。这是主观的,但制壶者必须怀抱着对壶的创作理念,并且注入自己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宋伯胤先生说:“在以这些生长在他们周围并且十分熟悉的对象作为创作题材时,并不是简单的再现(duplicate)或仿造(copying),而是把它们当做自己的作品,深深蕴含着作者的自我表现和审美观念。”

  上述提到壶的制作不再被视为简单地仿造古壶或是名家壶,其实这原本就是制壶者必须肩负的责任,只有靠他们自己的表现才能创造壶的不朽价值,只有怀抱这样的理念才能将壶“作为他自身的肖像,作为他自己知性的以及伦理的人格的放大” 。

  这些创作理念十分深邃、隽永。但若以此观点来看现今的名家壶,或许会被认为是超高标准了,而这标准也正是买方与制壶者应当谋求的突破之处!

  坐稳市场的工艺师们应该反思:前辈们在制壶时的理念与情操现在到哪儿去了?我认为,工艺师不应只是复制作品或迎合市场,而应该考虑如何在宜兴壶的盛名下表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这是新世纪的宜兴壶所要努力的方向。

 

  看真品走出迷惑

  新世纪的宜兴壶所要努力的方向,就像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说的那样,“譬若圆然,其中心无所不在,其外缘不知所在”。

  在美学的抽象理论中,我们看到了艺术创作应有的愿景,我们等待着宜兴壶家的成长,也以此当做买壶者选壶的美学标准。如何培养对壶的审美?还得从看真品开始。

  看真品,博物馆是最好的地方,像台北故宫 就藏有清朝皇室御用壶器。在大陆,有北京首都博物馆 、南京市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 天津博物院 等,均藏有从明代到清代的历史名壶;在香港,有茶具文物馆 ,系统地将紫砂壶与西方陶瓷发展做了清楚的分析;在欧美地区,有美国的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英国的威基伍德博物馆、德国的罗森泰博物馆、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历史博物馆 , 以及法国的吉美博物馆(Musée Guimet) ,涵盖了宜兴壶外销到欧美时所留下的名壶,反照出紫砂壶对于世界名牌瓷器的影响轨迹。

  看看博物馆里所珍藏的宜兴紫砂壶精品,正是培养紫砂壶美学鉴赏能力的最佳指南。

  初入门者若想跟着所谓的藏家或壶商去买壶,而忽略了在博物馆里取经,那么我管保他会走很多冤枉路。当然,我并非否认壶商有好壶。问题是,你若想藏好壶,必须先看得懂壶。想想看,博物馆的收藏都是经专家挑选过的,可信度最高,更可以看到壶的工艺极致,为何你不在这些流传百年的传世精品中找答案,反而要听信不肖壶商的胡言乱语呢?

  买壶的实战教学里,我的建议是,多看看博物馆关于壶的出版物或是学术论著,反倒是那些由壶商集资出版、印制精美的图录,不必看得太认真,因为这类书籍主要是壶商卖壶的型录。

 

李利 原矿段泥《八玲壶》

  只有看过最美的传世紫砂壶,才能掌握所谓的经典之美,心中有美的标准,才能辨认其他壶的好坏。这也是我倡言的“多看真品,才懂得如何看真品”。看过真品,进而自我进修来培养眼力,然后掌握历史脉络,自然能够慧眼识好壶,辨认出不好的壶或假壶。

  掌握历史脉络能防骗

  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通过参观博物馆以及从书中吸收壶的知识之外,还必须有实践的精神。从看壶到买壶,你都必须勤于搜集资料,而逛茶行、古董店、地摊等都能帮你近距离观察实体壶。在观察的过程中你要加深对壶的认知,包括制作工序、发展历史、装饰风格 以及各时期不同的用壶文化。了解了这些,你才能进入壶的深层结构,才能入壶而不“迷壶”!

  了解壶的发展历史是辨认壶的重要方法。若有人拿出一把所谓的“早期文革壶”,你如何辨别其真假?文革期间做的每一把壶都有一定的名称与编号加在壶的款识上。这是对一把文革壶应有的基本知识,若你确实掌握了,就不会被业者牵着鼻子走。

  再举一例,假设业者拿出一把“贡局”款的茶壶,并说款识与明末清初中国接受南洋朝贡有关,那把壶是从泰国买回来的,等等,你如何辨别?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清乾隆以前根本没有出现过“贡局”款的紫砂壶 。

  既然目前市场流行名家壶,买壶者就必须了解:这个“名家”是只有在中国宜兴被认可,还是在整个华人世界都得到了肯定?由此可见,宜兴壶交易市场的混乱现象,衍生出许多不当的审壶观。

 

  市面上有许多不当的审壶观。例如:制壶者名气越大,壶就越美、越值钱。事实上,一把壶是否美,要从壶嘴线条的流畅性与壶身的搭配看起;即便是壶盖上的壶钮,也要气韵生动,才能让这把壶具有活力;即便是壶把,也必须具有延展空间的效果。一把好壶,必须兼具虚与实的呈现,才能表现制壶者的美学素养。

  亟待严谨论述

  有关紫砂壶的美学鉴赏,虽自明清以来已具有规模,然而到了近代,对于市场上的主流名家壶却缺少一套鉴赏标准。加上业者凭着史料东拼西凑,自称紫砂壶专家,也导致了近二十年来谈紫砂壶都一直囿于几个固定的范畴:宜兴壶的出现最早是在宋朝或明朝、宜兴紫砂土的双气孔结构带来的神奇效果、歌颂古壶传世品的不朽,等等。谈论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是为了将壶卖个好价钱。其实,最应讨论的是近代宜兴工艺师作品的壶价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

  对紫砂壶应有严谨的论述,如此才能使紫砂壶在中国陶瓷的长河里出类拔萃,才能使其在艺术交易市场里长红万里。

  紫砂壶的鉴赏准则有待客观地建立。但现在,宜兴壶与茶的基本关系 却被遗忘了。

  宜兴紫砂壶能成为经典与宜兴产茶有密切关系。但我看到宜兴制壶工艺师喝的是红茶,喝绿茶的人却用玻璃杯器来泡饮。我十分不解,制壶者不喝茶、不懂茶,怎能做出好用的壶呢?若将壶当成陶艺创作就罢了,偏偏壶的本命应与茶结合。因此,制壶者如果没有找到壶与茶的共鸣,那么他所做出来的壶的功能性自然令人怀疑。

 

  “制壶者必须掌握茶性!”这也是我在台湾莺歌陶瓷博物馆开陶艺进修班时,传达给当地制壶者的关于茶与壶的互动理念。

  制壶者要懂茶,买壶者更要懂得制壶者。如果你已经买了一把紫砂壶,才想到去了解制壶者的背景,那就已经太晚。不过我可以教你如何使紫砂壶回春。

  紫砂壶的回春术

  对于家中已有一把壶的人而言,或许会为当初的冲动感到懊恼,我认为这样的想法太悲观。壶,只要可以用,就还保有它的生命力,就能起死回生。

  如何活用茶壶是现在的主要课题。你可以将壶拿来泡茶,不过不只是拿来当做主泡用。你的茶桌上还可增添一两把壶当做茶海,如此就可以将闲置的壶充分利用,边玩边使用,还可顺便养壶。这也是让壶离开锦盒的好方法,是让壶过新生活的开始。

  若你手上的壶已经养到某种程度,壶身已经发出美好的沉稳光泽,而且你手上类似的壶还很多,那么你可以考虑将壶当做转赠亲朋好友的礼物。例如,婚礼或是长辈的生日,就是送壶的好时机。当你送上一把用岁月滋润养成的壶时,它所代表的诚意应该会让受赠者感到很幸福吧!

  壶太多,闲置太可惜,不妨邀茶友办个壶的选美!可以挑出一种茶,用不同的壶来泡,看看哪一把壶泡出的茶汤最可口!当然,此时要对名家款识视而不见,才能让壶回归泡茶的基本面。重新让名家壶与茶接触,让名家壶一较高下,看哪一家的壶好用!

  对于刚开始买壶的新手,我有下列建议:买壶不要有压力,只要守住四道防线,从基本的实用功能出发,按部就班,那么壶的魅力永存,自然等着你的亲泽!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