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14 来源:紫砂之家
在中国灿烂多采,绵延千年的各类工艺美术品中,宜兴地区的紫砂陶艺是相当具有特色的一项品类。从有史料可稽的北宋中期滥觞迄今,紫砂茶具凭借着它的素净本质,紧密结合植根数千年的饮茶文化,获取了无数世人的青睐与赞誉。近十余年来,紫砂热潮更风靡港台,达到千年未有之盛势,姑且不论其背后的营利炒作或市况起落,紫砂茶具的惊人魅力确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将各类紫砂陶壶加以分类,便可发现在这个紫砂万花园中,仍存在许许多多的流派。随着爱好者的个性、品味与价值观的差异,有的独爱纤秀端雅的朱泥小品,有的钟情于古朴静穆的明清古器,有的则爱风格万千的现代名家壶····。而在这些品类当中,“早期壶”算是相当特殊的一派。或许有人以为早期壶不如幻化多彩的名家壶,亦不若前朝遗器的古雅精致,但是对于早期壶的喜爱者而言,她这股与世无争的素面素心,恰如朴素无华、坦直率真的乡下村姑一般,自有一番迷人风致。
闵璐 原矿底槽清《葫芦提梁》
早期壶年代界定的两种说法
或许,初入此道的朋友会迷惑于“何谓早期壶?它有何特色?”事实上,尽管紫砂热潮有如潮汐般地来来去去,却鲜少看到紫砂早期壶的相关论述,尤其早期壶的工艺特色与断代问题更仅限于壶肆之问的口耳相传,道听途说,让不少存心问道的朋友大感有心无力、无所适从。有鉴于这个混乱现象,困扰日深,笔者在此谨就个人历年来所搜集的断简残篇加以整合归纳,将早期壶的有限文献记叙于后,期能收抛砖引玉之功,藉由各方先进的智识,共同揭开紫砂早期壶的神秘面纱。
所谓的“早期壶”,其实是相对于“现代壶”而存在的,在时间上,它处于“民初”与“当代”之间。至于其确切的年代定义,一般坊间存有两种说法,广义者认为应由1912年至1982年止;狭义者则以1954年至1982年为界定标准。不论何说,基本上以1912年民国肇建为分水岭,往前谓之“古壶”,往后则以“民初壶”、“早期壶”、“当代壶”依序排列,这是目前紫砂玩家的共识。
至于前述的1912,、1954、1982这几个数字,主要是代表着时代意义,所以我们若要确切地界定早期壶的年份区隔,便应先了解宜兴地区民国以来的时代背景。
民国初年的宜兴窑场
众所周知的,1911年辛亥革命,满清覆亡,次年,中华民国肇建。在此时期,宜兴地区的紫砂壶生产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后,已经慢慢走向专业分工的道路,从采矿、磨泥、制坯、刻字、装烧、包装、销售,俱由不同的熟手各自执行。当时蜀山、丁山、汤渡和川埠一带的沿山居民,可说是“家家制坯,户户捶泥”,而较大的紫砂窑户更纷纷在上海、杭州、天津等交通运输要津开设紫砂陶器店,例如大家熟悉的铁画轩、吴德盛、陈鼎和、福康等商号俱是。民国四年,上海“利永陶器公司”的技师程寿珍所制作的掇球壶、仿古壶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中获奖。民国十年,紫砂陶业者开始采用金钢砂磨光技法,将紫砂壶表面抛光成玻璃相的镜面,时称“车光茶壶”,广受东南亚各国欢迎。随后,在民国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一年,紫砂茶具先后在国外各大博览会中获奖。这一时期的紫砂相关从业人员约有六百余人,细货茶壶年产量为八万余件,除供应国内市场外,并远销海外各国。民国二十五年是宜兴陶业历史上最为鼎盛的一年,当地的龙窑总数高达七十六座,全年共烧了四千七百四十窑次,光是普通茶具的产量便达二百万件之多,而各类细货的工艺产品如茶壶、花盆、瓶鼎等也高达二十万件。
由盛转衰的两个原因
然而,就在宜兴陶业达到最兴盛的巅峰之际,却也是跌落黑暗谷底的开始。其因有二,第一为“内在的质变”。由于紫砂陶器的销量巨幅激增,为了应付市场胃纳以及客户品味,紫砂器的制作水平在这段时期陡然下降。不过还是有少数陶手能秉持慢工出细活的理念,创作出优良的紫砂作品,例如程寿珍、俞国良、范鼎甫等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上海收藏古董风气大盛,许多古董商纷纷到宜兴延聘制壶高手到上海,专门从事仿古工作。所以紫砂史上制作水准最高、最精良的仿古制器反而同时出现在此一时期。这一波以明清名手名器为摹仿对象的仿古风潮,对后世紫砂壶的制作水平、人才养成及收藏鉴定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限于篇幅,当另文探讨。
宜兴陶业由盛转衰的另一原因为“外来的战祸”。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宜兴陶业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是年年底,日军进入宜兴强占窑场,改作炮台或碉堡,民房、厂房被毁者达六百多间。民国三十三年,日军进一步严密封锁沦陷区,交通为之寸断,较有钱的窑户纷纷停业往外地逃难,无力逃避的小型窑户但求自保,更无心经营,整个宜兴地区几乎可说是到了艺绝人亡的境地。那时,蜀山窑场全年所生产的茶壶不满千把,更无质量可言。即使抗战胜利之后,各个窑户的主持人多已佚亡,其后代又多在外地谋生,后继无人的结果,紫砂陶业日渐凋零。而中国内战的漫天战火,又随之而来,无异是雪上加霜。到了1949年,紫砂从业人员已由六、七百人的阵容,遽减到只剩二十余人仍在搏坯制壶,苟延残喘。此时可说是紫砂史上最为黑暗没落的谷底。
休养生息 规模初具
1949年4月,战火稍息,经过长期动荡之后,人心思定,宜兴陶业亦获休养生息之机,重拾旧业的陶人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成立了“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慢慢将分散经营的形态整合为联合经营。1954年10月,由著名艺人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场”,隶属于“汤渡生产合作社”,承制高档茶具。1955年10月“蜀山紫砂工场”招考了第一批具有文化程度的青年艺徒26名,积极提升陶工水平。同时,蜀山、前墅一带的紫砂业合组“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主要生产中高档的出口茶壶。为了培养新生陶手,该社并于次年成立了“紫砂工艺班”,招收了六十一名艺徒,并任命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蒋蓉等七人为技术辅导员。1955年,这批维系紫砂薪传的骨干,被国务院正式授予“艺人”称号,代表着官方对民间艺人的肯定与重视。
1958年4月,“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合新陶瓷厂”与其余二十八家紫砂业者合并共组“宜兴紫砂工艺厂”,当时共有职工两千余名,其中新加入紫砂新血轮的艺徒便近三百人之众。这批艺徒在三十余年后的今天,已然成为紫砂艺苑的坚实骨干,而目前在市场流通的较高档早期壶亦多出自这批艺人手中。
1960年前后,为了提高产能,宜兴紫砂工艺厂提出了“三天学会制作高档工艺品”的口号,运用注浆成型技法大幅提高产量。然而由于紫砂土特殊的鳞片状分子结构并不适于注浆成型,导致成品质量低劣,乏人问津,终于遭到淘汰。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初期,紫砂茶壶被认为是“四旧”,中高档茶具被迫低价贱售,紫砂陶的发展再次受到外来的打击,幸而自1970年起,紫砂生产又逐步复苏。自此紫砂发展总算开始步入坦途,慢慢酝酿出现代的紫砂盛世雏型。
闵璐 原矿红泥《云肩三足》
工艺师制度的重要影响
1979年,顾景舟、蒋蓉等第一代紫砂老艺人,被江苏省政府正式授予“紫砂工艺师”的号称。工艺师制度的实行使得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辛勤努力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不但有助于工艺作品水平的提升与认定,对于数千年来备受忽视的工艺美术家亦起了莫大的鼓舞作用。也由于工艺师的升等认定严格,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于是较有潜力的陶手便在厂方的安排下,纷纷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大专院校进修,接受更进一步的专业培训。此举,不仅提升了陶手的艺术创作能力,也充实了文学素养,这点对于向与文人关系密切的紫砂茶壶,在创作内涵上更是帮助匪浅。
当代紫砂热潮的引爆点
以上所述的紫砂沃土,基本上是由官方与陶手所共同经营酝酿的,而当代紫砂灿烂多采的花朵则是由香港收藏界名人罗桂祥博士所催化的。在此谨引述罗桂祥博士于一篇序文中的记载:“对现代宜兴紫砂壶兴趣的复兴,可以由我第一次到访宜兴丁蜀镇说起。那时是1979年的秋天,我向壶人提出挑战,看看他们能否做出一些可以媲美历史上名作的好茶壶。当时接待我的是工厂的负责人高时奎先生,我请他选出二十位最好的壶手,在一年内尽其所能,制出他们的代表作,而我则会付出高价将它们悉数买下来。但当时我们提出三项条件:(一)他们必须尽其所能、尽展所长。(二)在每一件作品底部刻上作者的名字和制作年份。(三)我们有权验收及退回我们认为未及理想的作品;高先生他们都同意了这些条件,并列出了二十位高手的名单,包括了顾景舟大师、蒋蓉、汪寅仙、徐汉棠、徐秀棠、何道洪、周桂珍等名手,预算一年内生产二百多件,共值外汇人民币二十七万余元,并于1979年十月在南京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签订了合同。”这张饶具意义的订单在两年后才交货。1981年罗桂祥博士将这批茶壶在第六届亚洲艺术节中,以“宜兴陶艺”为主题展出,并邀请南京博物院宋伯胤院长、紫艺大师顾景舟、高海庚、徐秀棠等人出席宜兴陶艺研讨会。结果这项展览极为轰动,参观的人潮络绎不绝,所出版的作品目录也被抢购一空,更广泛地散播了当代紫砂陶艺之美。
商业刺激下的风格变异
为了迎合日益热络的紫砂国际市场,宜兴紫砂工艺厂在1982年,全力提升高档紫砂壶的产能。这一年该厂的砂壶出口达八万余件,比起前年的三万件,显然成效斐然。次年,宜兴紫砂工艺厂出品的“方圆牌”高级茶具通过层层评选,荣获国家金质奖。
面对海内外的佳评如潮,随之而来的是收藏家们对制作技艺、器形、装饰的严格要求,这种良性的刺激,促使紫砂壶的创作趋向精巧细致、求新求变,更重要的是艺人们开始注重个人创作风格的树立。在此激励下,不少紫砂艺人更对较为制式常见的泥料感到不能满足其创作需求,于是自1984年起,尝试以浅紫、紫红、深紫、墨绿、米黄等天然色泥为基础原料,进行铺砂、掺砂等改变胎身色相及质感的创作。至此,紫砂壶的创作.,基本上已然跳脱出早年造型朴素,土胎纯净的风格,转而追求妍丽多采,幻化擅变,充满个人色彩的现代风格。这波二十世纪末的紫砂盛世于焉确立。
紫砂早期壶的年代界定
由以上这段简短的紫砂近代发展史中,我们大致可参考各阶段的时代背景,为紫砂早期壶的年代界定下一个初步的结论。我们不妨以1937年至1954年这段产量极稀的紫砂黑暗期作为区隔;1912年民国创建至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前,可谓之“民初壶”;1954年“紫砂工艺厂”的原始前身“紫砂工场”正式成立至紫砂工艺厂因应市场扩大高档壶产能、艺人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1982年为止,此一时期的紫砂茶壶谓之“早期壶”;1982年之后至今,可谓之“现代壶”。
必需强调的是这几个年代数字并非都是绝对的,其中1912年、1937年因系历史事件,固然是明确的分界点,但1954年及1982年则是一个代表性的数字,因为创作风格的演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早期壶的纯净自然到现代壶的娇妍擅变,就像一个乡下村姑转变为城市小姐般,都是需要时间去过渡、调适的。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