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1-07 来源:紫砂之家
位于宜兴丁蜀镇西北,由黄龙山、青龙山和黄龙村三个矿段组成的综合性大型陶土矿床,储量二千七百多万吨,是本山甲泥、东山甲泥、西山甲泥的唯一矿区。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宜兴丁山、蜀山附近农民利用农闲,采用小断面掘取黄龙山中的甲泥出售。民国初年,宜兴已有宕户雇工开采甲泥。宕户以少量资金和尖嘴锄、钢锨等简单工具,凭借着他们多年的经验在矿体露头处沿矿层掘进,并用黄石砌成拱形坑道,高1.6-1.8米,宽1米左右,坡度倾斜,深入山腹。
1955年宜兴成立采矿公司,接管黄龙山矿区十五个宕口,由公司统一管理、开采,并将部分老宕口改建、设计定名为一号井、二号井,1972年、1979年又分别新建四号井、五号井。
制作砂陶制品的天然矿料紫泥、红泥、绿泥,就是从本山甲泥矿中开采出来的。朱砂泥也是从本山甲泥矿中精选而得的,再按一定的比例加石黄和助剂,经人工调配炼制而成。石黄(又名小红泥)是从嫩泥中选出来的,宜兴嫩泥矿(即宕口)主要分布在川埠砂山西北、川埠伏牛山、川埠红庙石柱头、川埠香山等地。嫩泥矿体接近地表,适宜露天开采,由于采掘方便,本世纪50年代之前,矿区附近的农户早已自采自卖,以谋生计。
宜兴砂陶制品中,其泥料的天然颜色,以红泥这个色调自古至今极品最多。就字面而言,中国古有的一个习惯概念:朱者——红也,所以朱砂泥泛指红泥一类。但玩壶界又以高品质红泥称谓朱砂泥,普通红泥一般并不叫朱砂泥,(虽然广义上讲也是朱泥),朱砂泥与普通红泥是有严格的区别。现在宜兴壶艺文化经过近几年的进化开发,高潮达到了历史之最。但细细思索又发现在这股热潮中,真正对泥料有深层造诣且有研究突破的仍寥寥无几,因而涉及这类理论报导的启发性题材也甚少。我们认为宜兴砂陶制品能享有这等厚爱,其根本原因应该是砂陶泥料这个特殊的质地,否则为何不可造瓷器、玻璃器,甚至金器银器?
朱砂泥从矿源上看来比较稀少,不可能像红泥这样大量开采,从配方上而言也与普通红泥相差很多,一般来说都是手工炼成,所以制作比较困难。从泥质泥性的结构上分析,朱砂泥含铁、含铅、含硅的比例与普通红泥根本不同,其中某些原素的存在形式也有区别。朱砂泥必须是含有颗粒,其颗粒的大小、数量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配制。从成品分析,它的晶相成分比普通红泥要多得多,烧成收缩也比普通红泥要高出百分之六十。
将朱砂泥茶壶拿在手中会使你感觉胎质细腻柔和、颗粒分布均匀、色泽鲜艳红润、表面透明度很好。至于敲击声音,朱砂泥壶固然是清脆,但这仅仅说明了结晶度这个指标达到一定强度。要提高一种泥料的结晶度并不困难,有时烧成过火就会有此效果。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很多小壶,看上去颜色暗红无光泽,但敲击声音倒不错,细细观察它,将会发现有些泥料连砂粒都不存在,几乎接近瓷质,难怪声音如此清脆,许多外行甚至称之为朱泥小品而横扫市场,且其数量之大难以估计。
朱砂泥壶有其特殊的韵味,它倍受青睐的另一个原因是越用越漂亮,一把古朱泥小壶,识货者一眼便知,这里面藏有许多学问,待下期续叙。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