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清道光至民国初年间人,原籍金陵,自幼侨寓蜀山,善作紫砂器和果品,工艺精湛,格调高雅,色形逼真,是当时的名家好手之一。
顾景舟记曰:“陈光明,字匡庐,小名润宝。中年以后,依其女侨遇上海。技艺较同辈精致,被同代艺誉为二陈,即清初陈鸣远,清末陈光明”。
▲上海旧照
陈光明随女儿侨居上海,曾与顾景舟先生同在上海【郎氏艺苑】做仿古,景舟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上海仿古的名手里,手艺最高的,当数陈光明。
或许,在当时,这把满瓢就在景舟先生心中留下了一颗种子。
成交价:80.50万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北京)
拍卖日期:2015-11-16
陈光明款满瓢,其所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呈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
▲陈光明石瓢
直流,简洁见力度,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互补,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平压盖,桥钮,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的特点。
可以说,这款壶型对顾景舟先生的满瓢造型影响深远。景舟款满瓢较陈光明款,壶身较为高挺,追求线性的流畅舒展。
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使其整体显示出壶的十足神韵,完美诠释了智欲其圆、行欲其方,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感觉。陈光明之石瓢和景舟先生的石瓢体现了紫砂造型的传承与变化。
以小见大,通过这两款壶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紫砂壶流传的经典造型,无一不是经过历代名家打磨而来的。致敬经典,相信传统器型,永远不会过时。
三、陈光明其他代表作品
遗憾的是陈光明所制壶器,流传至今的甚少,但从存世的作品仍能窥见其技艺。壶身呈竹节形,竹节状提梁最有特色,旋转扭曲,完美贴合。壶流三曲微妙,壶身中部装饰竹节纹饰,匠心独运,别具一格。整体造型端庄清秀,轻盈灵动,线条流畅挺括。盖款“陈”、“光明”二小章,底钤“募陶室制”款。此壶为陈光明仿周季山壶而制,盖内钤“陈”小印,底钤“季山”阳文印。该紫砂壶胎质细腻,造型别致精美,壶面光滑,雕刻精细,亦曲亦直,文句隽永,典雅而不失苍劲古朴之感,耐人玩味。周季山(约1621-1643),工治壶,为明代晚期制壶名手。善制茶具、雅玩等,制品新颖,有独到之处!《阳羡茗壶系·别派》 载:“周季山‘善仿徐友泉、沈君用,天启、崇祯间人”。季山壶,世级罕见。”此提梁壶式,形制取自佛教的钵盂,造型经典,以晚清陈光明所制最为人所称道,因此而冠其名。壶身浑圆,壶流下部三弯成以嗉囊,半贴壶身,饱满挺拔,拱钮嵌盖,提把方中寓圆,壶肩贴饰一圈弦纹,典雅大方。壶隆盖、短颈、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内敛成底,形制极为规矩考究。此壶造型简单却无以增减,再三观之韵味无穷,起线造型大气雄浑,大巧不工,佳器天成。腹部一侧刻“右鲁大父铭文”,一侧刻有诗文“煮甘泉烧新茶,一榻清风半窗明月”,落光明刻款。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如今景舟石瓢,也是制壶艺人必制壶型。
▲「许双军·景舟石瓢」
▲「黄丽萍·景舟石瓢」
▲「丁小明·景舟石瓢(黑泥镶金)」
▲「杨梦婷·景舟石瓢」
▲「吴建平·景舟小石瓢」
©本文是紫砂之家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