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掉了美国的7家餐馆,也卖掉父亲留下的2栋房子;
他是中国第一收藏狂,收藏5万件文物;
他说,收藏于自己,犹如“吸毒”,沾上就放不掉。
他是王度,有人说他是“文物狂人”,有人说他是“中华文物的守护者”,也有人说他是“坐在金山上的乞丐”。王度自小就喜欢收藏邮票、银币等物品,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件,却奠基了王度对收藏的热忱,以至于影响到他后来的收藏观。▲王度藏品 羽纹地五山镜(战国)
王度年轻时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参观,看到那么多中国文物都在外国人的博物馆里,他暗下决心:我将来有了钱,一定要开始收藏。他的收藏就是这么开始的。王度对中华文物的收藏始于一把被他戏称为“害人壶”的紫砂壶。上个世纪60年代,还在美国餐馆里端盘子的王度,在一家店里看到6把小紫砂壶,非常漂亮。老板开价每把100美元,王度当时月薪300美元,仍然省吃俭用,把这6把小壶买了下来。后经人鉴定,王度买下的一把束柴三友壶是明末清初大收藏家陈鸣远所藏,已传世400多年。从此他便一头扎入紫砂壶的收藏中,再也拔不出来。台湾知名紫砂壶鉴藏家黄健亮甚至曾评价说,“王度的紫砂杂项收藏堪称海内第一”。2016年12月12日保利华谊秋拍,陈鸣远的这把传香壶,以3450万元成交,诞生了紫砂史上的最贵方器,同时也刷新了陈鸣远作品的拍卖纪录。此传香壶最早收藏纪录见之于清末民初的收藏大家项季翰,后经辗转到了台湾。1989年展览于国立历史博物馆“明清宜兴茶壶精品展”。此后,又经台湾大收藏家王度先生与万泰银行先后递藏。这把僧帽壶1989年经香港入藏台湾,近三十年来辗转庋藏于几位收藏大家手中,锦盒所钤收藏章计有:“王度欢喜”(著名收藏家王度先生)、“盛和堂收藏印”(翦淞阁主人黄玄龙先生)、“石瓢斋、九鼎文物”(著名收藏家陈增鼎先生)。别人是在富足的生活之外,搜集文物投资或怡情,他却倾家荡产,节衣缩食地寻宝。别人出于安全考虑,藏文物于密室,他则为自己5万多件藏品办展览、出画册,至今已出版14本画册。别人只收藏文物中的精品,他却喜欢收集系列,从战国到明清,希望每个时期都有代表,后来又扩展到30多个门类。王度做人时刻铭记8个字:知足、惜福、感恩、舍得。他特别强调最后两个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他认为这两个字很难做到,但是现在他做到了。
他将自己收藏的文物捐到博物馆、学校,从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艺术大学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在众多机构,都有王度捐赠的文物。王度说:“我捐给博物馆,因为他们将永久地替我保存。所以凡有学校、博物馆有需要、有条件,能为我保护好这些文物,我都捐。”为了文物,王度卖掉了父亲的房子;在搜集文物的过程中,多次被人欺骗,上千万台币收不回来,不可谓不败家!但王度却说:“我认为我做的比我父亲留给我的房子还要好。当时不知道,现在我认为我做对了。”他认为,钱再多,也就多一个零,100亿和1000亿根本没有分别,用不光了。但我保护了文物50年如一日,现在树也长大了,花也开了,开始结果了,是该收获的时候了。他说,“我认为这些东西不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因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已近古稀之年,王度坦言:自己即使现在走,也没有后顾之忧。他说:“老天对我已经太厚爱了,我得到了我所有想要的东西。”
去年9月21日,北京大学授予王度荣誉博士学位,校长周其凤致函评价王度:“不惜投入个人毕生积蓄,致力于收藏中华之美,为保护弘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接到信后,王度很得意。他说:“我一个小商人,能拿到北大的博士学位,不是因为我有钱,是因为我保护中华文物50年。”已届古稀之年的王度坦承自己即使现在死去,都没有后顾之忧。当然,他笑谈自己也有一个梦想,他最珍爱的明朝东厂双刀,已经收藏了30年。他说:“别人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我希望一把送大陆,一把送台湾,希望将来能在一起,这两把刀应该留在我们中国。”此外,他还想要卖掉文物做公益,“我认为我的文物收藏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要交给我女儿了。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回馈社会,这是我的最后一个目标。”这样的藏家,值得我们尊重,别忘了点亮在看并转发文章给更多人哦!
©本文是紫砂之家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