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名家访谈 >> 新闻详情

红木与紫砂的融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访谈

时间:2014-04-1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徐达明,1952年12月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大师长子。中国陶艺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无锡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宜兴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理事。

  1968年上山下乡,在插队期间掌握细作红木工艺,后随父徐汉棠大师学习紫砂艺术,设计创新运用多种材质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形制和材质的变化使壶艺的内涵更为拓展延伸,外观更加格古韵新。并多次参与国内外交流活动,作壶之余收藏并研究宜兴明清均釉陶。

  1994年作品《马蹬壶》荣获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创作设计评比二等奖。1997年紫砂陶艺作品《古往今来》荣获首届中国现代陶艺展铜奖。 1998年紫砂陶艺作品《相聚》荣获全国第六届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三等奖。2002年《陶木情系列一》组壶荣获全国第七届陶瓷创作评比二等奖。2006年 《陶木情系列二》组壶荣获全国第八届陶瓷创作评比金奖。2010年陶木缘组壶荣获全国第九届陶瓷艺术与创新设计金奖。作品《祈祷壶》被美国罗代州立设计大学博物馆收藏。与夫人合作的作品《双竹提梁壶》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作品《唐羽壶》被英国剑桥大学博物馆收藏。作品《红木龙蛋提梁壶》在中国美术 馆展出并被收藏。作品《陶木提梁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作品《汉韵壶》被无锡博物馆收藏。2006年《设计·生活紫砂篇徐达明》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在一个温暖的深秋,笔者采访了中国陶艺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徐达明先生。

  记者:徐老师,您出生于紫砂世家,一般人以为您很早就做紫砂但您真正走上紫砂艺术之路并不是很早。请谈谈您的从艺经历。

  徐达明:1969至1979年,我下乡十年,先学做各种农活,又做红木工。1979年上放回城,进宜兴紫砂一厂开始是专门做红木几架,为研究所高档作品配几座架,后来我提出跟父亲做壶,但父亲说我已经失去了十年宝贵学艺时间,太晚了。

  记者:1979年“上放”回城之后,您向父亲提出学紫砂。父亲说太晚了,但您却对自己有信心,您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徐达明:第一,我从小生长在紫砂艺术世家,耳濡目染了解紫砂制作技艺,对于紫砂制作的工艺流程与程式,早已了然于心。第二,十年的知青下乡插队,从事木工活,虽说辛苦、艰难,但却锻炼了我勇于吃苦、不怕做难事的毅力与精神。与广大农民与民间木工生活的十年 中,我开阔了眼界,对于人生与生活有了一份独特的体会。而从事细作红木工艺,熟悉了一般人无法了解的红木特性与气韵,理解了明式家具的美学原理与法则,这为我走上紫砂道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记者:也就是说,您学习紫砂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

  徐达明:可以这样说。

  记者:1986年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进修学习,这对您的艺术创作有哪些影响?

  徐达明: 这应该说影响是很大的。我是跟父亲学习做紫砂陶4—5年,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再进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进修的,在中央工艺美院这批教授如张守智、杨永 善、王建中老师等,他们与宜兴紫砂感情很深,对我们宜兴产区的学员教学尤其上心,而我在他们的指导下,先实践再去学习理论,这样目的比较明确,我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平时喜欢思考总结一些问题,也能把实践设计与理论相结合,这对我怕紫砂创新、设计的帮助太大了。这段进修课题对我创作道路奠定了明确的方向。

  记者:徐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下放的艰苦经历,培养了您吃苦的品质,细作红木工使您将紫砂与红木结合形成了“陶木情”,而中央工艺美院的进修,使您眼界更开阔,从而在艺术上有新的飞跃?

  徐达明: 确实是这样。可能是我的经历吧,我对木材有特别的情感。自然、朴实、亲切的木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紫砂陶与红木虽然材质不同,但文化的审美意趣却有许多的共同点。苏州红木工艺大师陆涵生,与我父亲他们交情很好,他曾让父亲他们试验在紫砂上镶嵌金银丝而获得成功,他曾对我说过,红木工艺与紫砂工艺 有许多是相通的。于是我想到了在紫砂的设计理念上把这两种传统文化相结合。1994年全国工艺品北欧展,我在哥本哈根参观了丹麦现代家具展,他们的设计风 格以简约著称,许多优秀的现代设计都吸收运用了中国明式家具美学原理。这对我将红木与紫砂结合起来的设计思路是一个很好的肯定。回来后我就开始着手尝试创作。从泥料选择,手工成型,创作工具,到使用工具,乃至制作手段如锯、削、磨……两种工艺的结合,从设计到成品是全手工完成。

  记者:您出生于紫砂世家,徐家五代从事紫砂,并形成了“徐门紫砂”的流派,这对您的成才是否有影响?面对父辈的光环,您是否有压力呢?

  徐达明: 压力肯定是有的。作为“徐门紫砂”的后人,我已经是第四代了。父亲和叔父取得成就深深影响着我,但并不能把这种光环作为资本。一位挚友曾对我讲过一句话, “大师的孩子做不好壶是难为情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激励鞭策着我自己在技艺修养上不断前进。一路走来,我一直思考着自己。作为徐门后人,始终觉得自己更应该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把前人优秀的东西继续发扬,这也是我身上的责任。但又不能重复父辈的作品,要有所超越,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记者:艺术贵在创新,如何超越父辈,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此,谈谈你的想法吧。

  徐达明: 我认为创作一件高水准的作品,涉及到作者各方面的修养。创新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超越,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就我自己而言,年轻时做过木工,日积月累,逐渐地感受到明式家具那种高雅的格调与朴实率真的美学原理。北欧、丹麦、瑞典、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我都曾经去过,看了许多的设计,明白了一个 道理——如果能把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理解吃透,并提炼出其中精华,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那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感悟,我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识地提炼并把它创作出来,陶木结合的独特风格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且这种结合,不是生硬的拼凑,而是追求和谐的组合。这一点也被中央美院、景 德镇的专家、教授所肯定,认为我走对了一条独创的艺术之路。

  记者:要成为德艺双馨的陶艺家,壶品和人品同样重要,以您从艺30年的感悟,有哪些体会?

  徐达明:无论在生活和名利上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把正确的心态放在壶艺上,所谓“见壶如见人”, 做壶先练人品,正直忠贞,作品才能大度,赏心悦目,格调高雅,历代制壶名家,都有例证,做人做好了,壶也一样质朴自然了。

  记者:您的女儿徐曲,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学习作壶。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包括外地的都来宜兴做紫砂,对此您怎么看?并对年轻一代有何忠告和建议?

  徐达明: 现在的年轻人能加入紫砂行业,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前人给年轻人开辟了一个好天地。希望后面的年轻人能把紫砂传统技艺这门功夫多学习多掌握,脚踏实地地做,不要把名利看得太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深入理解,并逐渐转换为自己的艺术语言,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最重要的一点是作壶时需全神贯注,要坐 得住。现在紫砂界充满诱惑,充满商业味,做人诚实、传统技艺功夫求索是万万不能丢。

  记者:您平时喜欢收藏宜兴均陶、红木家具等,这些爱好对您的创作有哪些帮助?

  徐达明: 艺术都是相通的。我对古陶瓷、古典家具比较喜欢。说不上市收藏。我认为要做好壶,平时多接触这些优秀的历史作品,对不同历史时代的工艺特点,时代特征陶瓷语言熟悉了,就能把这些陶瓷语言提炼出来,然后变换成自己的创作,是一种很大的乐趣。我创作的“陶木情系列”以球形、椭圆形作为壶的主体,壶把为提梁式、 横把式、按手式三种不同形式,材质选用紫檀木料,采用紫、红、黄三种紫砂泥作为主要原料,用来增强视觉效果的同时又不失实用价值。还有汉韵壶、唐羽壶等等都是我从古陶瓷收藏系列品中受到启发,吸收其精髓、提炼出来的作品。

  记者:作为陶艺大师,又是政协委员,对党的文化创新发展战略尤其是对宜兴紫砂以后的创新发展有何建议?

  徐达明: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还要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要站得住脚跟,得到时代的认可。与历史上的作品相比,能否成为新的经典,成为以后的传统。前人在当时是做出了新的紫砂造型面貌,那本来就是一种创新,如曼生壶系列等都是创新的典范,是经得起后人评价的。紫砂艺术创新的路并非简 单,一只壶,一个型,身筒、流、把、钮盖,这些在广大民众中都有固定的审美定式。变形,变流,变把,变盖,总之变制式,是对历来民众已经形成审美定式的挑战。如果变得非驴非马,新颖怪诞,且失去了宜壶的功能,大众难以认可。所以不是简单的把各种壶的造型拼接在一起就是创新。

  现在中央制定了文化创新发展的战略,这对宜兴紫砂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盛世紫砂,紫砂现在“热”的很,但作为艺人,不能只看到一把壶卖了多少钱,而应 当保持清醒头脑,创作精品,与历代优秀艺人、人格多作对照,不断提高自己来满足紫砂爱好者的需要,也为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青灰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