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4-1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最近数年中,宜兴紫砂越来越多地成为有识之士、文人雅士的收藏新宠,紫砂文化与作为背景的茶文化、佛禅文化、书画文化等互相结合,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与其他收藏品迥然不同的文化气脉。
在这当中,最显著地表明紫砂这种特异文化气脉的,就是紫砂陶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紫砂陶刻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其独立性已经大大增强。前人论述紫砂陶刻,往往将其作为紫砂装饰手法的一种,虽然对其技法、刀法,具体作品甚至篇章布局等均有论述,但是对紫砂陶刻中的审美特质,讨论的较少。笔者从事紫砂陶刻近二十年,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以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为基础,总结出“骨法”、“血肉”与“味道”三词,以更好地进行紫砂陶刻的创作研究与鉴赏研究。
作品:四方开光
“骨法”、“血肉”与“味道”的概念溯源
笔者一直认为,紫砂陶刻与书画不可分割,与紫砂也不可分割。其主体地位应该是紫砂与书画的结合。由于紫砂成熟较晚,且因属于工艺美术在古代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美学思维与理论研究,紫砂陶刻的研究就需要借助书画美学上的一些概念,为我们的创作进行有益的指导。要想获得有益的指导,概念上的穷本溯源、厘清头绪,是第一步。
所谓“骨法”,亦称“骨力”,初为相学术语,后来成为人们观察人物身份和特征的语言,流行于汉、魏时期。后来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除了“风韵”一类词外,常用的就是“骨”、“风骨”一类评语。“骨”字是一个比喻性的概念,“骨”、“骨力”乃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其外在表现等。书论上用“骨”字,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等,指的是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谢赫《古画六品》中所列“六法”中的第二法,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现出来。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其中包涵着笔力、力感、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这与书论中前引“善笔力者多骨”句相似。
血和肉是人身体的两种组织。卫夫人说过:“……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肉”指书法中的笔墨起伏,圆浑丰满。此论至宋代苏轼又加入了一个“血”字,他在《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书也”。在书法美学中,血既指书法时的气脉流动,也在强调书写线条时的墨色。“血肉”二字合用时,是与“骨法”相对的。在书法美学中,“骨法”主内,“血肉”主外,前者属于书法这一强调线条的艺术形式中的“力”的范畴,后者则是这种力的表现形式。
“味”这个词作为与美相关的范畴,始见于《老子》、《礼记》诸书。南朝梁时钟嵘开始提出“滋味”说,后来司空图对此概念也有所发展。这个概念与前两个概念不同,不仅仅作为书画美学的术语,更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术语。陈望衡的《中国古典美学史·绪论》中“中国古典美学体系简论”中指出,中国古典美学以“味”为核心范畴构成审美体验系统。“味”可以说是中国审美体验的代名词,是中国美学表示审美体验的主要动词。这一概念,后来往往被引申为“味道”。有“味”是表象,内里遵循“道”才是本质。
作品:砂四方
“骨法”、“血肉”与“味道”在陶刻中的表现
陶刻中所谓“骨法”的体现,在陶刻中,所指的应该是各种刀法的选择与运用,而刀法的选择与运用又是以对于技法的掌握为基础的。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还是陶刻,都需要具有高超的技巧。因为技巧是实现艺术美的必然条件,也是影响艺术美、提高艺术文化内涵的重要因素。在紫砂泥坯上刻划,前人有用竹刀的,现在一般用薄刃快口的尖刀。刻划时以刀就坯,刀转坯不动,刻手以捻管转刀等手法为主。力图在坯体上通过各种刀法产生意图中的陶刻效果。用刀一般应表现为沉重、痛快、爽利,呈现古朴、典雅、清逸的意蕴。一刀下去要有内涵、深浅、徐疾、节奏恰到其位,要意到刀到。有人称之曰:“以刀代笔”。但是,我们从事紫砂陶刻的人,应该清楚地明白,刀无法代替笔,刀只能努力地传达笔意。怎样正确面对及回答“刀如何传达笔意”这个问题呢,这就要进入我们讨论的陶刻艺术的第二个层次——“血肉”。
陶刻中所谓的“血肉”,是指陶刻书画的语言丰满程度,其中包括书法当中的线条变化、画面当中的布局章法等。到了这个阶段,陶刻就在努力地回答“刀如何传达笔意”这个问题。具体说来,通过不同刀法的选择与技巧的应用,来传达笔意中的疾徐粗细或流丽宛转或质朴老辣,这是第一个层次,通过章法布局的选择,留白与墨味的组合来传达书画艺术中的浑厚深远的韵味,这是第二个层次。
陶刻中所谓的“味道”,具有相当丰富的指代内涵,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的味道”,也就是文化内涵。一个陶刻家对美的认知程度的高低对作品层次的高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陶刻家要善书画,需要像书画家一样长期临习观摩历代优秀书画,同时还要经常写生,提高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创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书画的章法、笔法、墨法转化成陶刻的独特语言,通过刀法表出来,从而使陶刻在紫砂陶的装饰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使紫砂陶刻具有艺术上的独立性,传达出艺术审美中的独立审美功能。
所谓的“味道”,并不仅限于文化的味道,“生活的味道”也是其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又叫生活情趣。从历史的源头看,越是较早接触紫砂陶刻的书画名家,同时往往也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如郑板桥、吴昌硕、吴湖帆、唐云等。从现在的陶刻艺术现状与收藏现状看,对于文化内涵强调的很多,对于生活情趣重视的不够,说的不多。这是因为修炼文化内涵,很容易就能找到进入门径、修学阶梯,而所谓的生活情趣,则多靠艺术家的灵感、感悟、急智、对生活的热爱与童心等。如何在陶刻中,借助技法选择、铭刻内容等,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令紫砂陶刻作品有动感,有意味,这是笔者现在正在努力表现的一个领域。
比如笔者的一幅紫砂陶刻作品《四季平安紫砂葫芦瓶》,由于是葫芦瓶,上下各有陶刻的空间。我在上腹部均以行草刻书法,下腹部配合四季平安的主题,选二三鸣禽、几株花树,刀法以单刀双刀为主,并有大面积的切削以表现“绿肥红瘦”的意境。菊花之高洁傲霜、莲花之亭亭玉立,皆借助刀法、布局、凹凸表现出来,可以作为骨法老辣、血肉丰富、味道清新的一个例证。
其实,文化内涵和生活情趣二者,只是为了论述方便、修习明确,在实践中是不可截然分开的,只是各有侧重而已。比如梅调鼎曾经在《博浪锥壶》中刻下如此壶铭:“博浪锥,铁为之,沙抟之。彼一时,此一时”便是文化内涵与生活情趣的完美结合。在这个时候,陶刻者不仅仅是陶刻的艺术家,还是一个文字的艺术家,是一个表述哲理的哲学家,所述的铭刻,切茶切壶,内涵深厚,令观者由刀看书画,思哲理,悟人性,能欣赏体味到一件作品的真性,产生一种共鸣,感到一种美的感性满足。这种表现是刀的表现,但又不仅仅是刀的表现,而是握刀的艺术家艺术修养与人生情怀的综合表现。这在观者心中形成了深厚的美感共鸣,产生了深层次的鉴赏。
结语
目前陶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往往有两种值得商榷的倾向,其中的一种太注重对刀法、技法的追求。欣赏一件陶刻作品也太过着重刀法,只求表面性的鉴赏。在我看来,如果仅限于刀法的精益求精,不做文化上的全面提升和综合表现,则技艺再精湛,也是个匠人。
另一种倾向则是干脆将陶刻艺术中的文化内涵简单化为书画家从事的陶刻,片面追求参与陶刻的书画家的社会地位、作品价格,忽视其落在陶刻上的作品质量。陶刻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一般人不容易介入,紫砂坯底非常特殊,所用刀具也与篆刻常用刀有异,加上壶身是立体三维的,不同壶型所适宜刻的部位、铭刻风格也各有所异,因此这种倾向可谓是买椟还珠,错认了真正的陶刻艺术精品,忽视了真正的陶刻艺术名家。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