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2-26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千年马帮承载的陈醇香茶,以文化为媒,在万里之外的广州,塑成了一壶壶紫砂“古道壶”。昨天,高级工艺美术师鲍利安,应“马帮贡茶万里行———云茶贡羊城”活动之约,在南方茶叶市场现场制作“古道壶”。久远的茶文化、壶文化,就在“古道壶”中,神形合一。
鲍利安,宜兴紫砂大师,制作紫砂壶29年,获奖无数。鲍老师便是从马帮的灯笼、马铃中汲取灵感,发挥紫砂的特性,制成这大巧若拙的“古道壶”。不过,只是这二者的相加还不叫“古道壶”。这“古道壶”,《羊城晚报》饱学之士罗韬为之铭,广州市美协主席、市书协副主席周国城亲书壶铭,广州白云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李晓白亲绘茶马古道于壶面,浙江书协副主席、西冷印社篆刻艺术创作室主任余正执刀亲刻壶款印章。于是,“诗、书、画、印、泥”,便经鲍老师的双手,妙若天成地结合成了“古道壶”。
古道壶只制作了333套,专为冲泡普洱茶度身订做。所用材质中,紫泥和红泥是来自黄龙山四号井。说起这紫砂泥,乃宜兴一带特有的泥土,其深藏岩层之下,是镶嵌于泥坯之中的“泥中泥”。若加上精湛工艺,更能发挥其特性。紫砂壶里外不施釉,在十分致密的砂土中,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渗透又透气,且使用年代越久,壶身越发晶莹光润。更难得的是用紫砂壶沏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聚香含淑,香不涣散。
展开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