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31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我是搞美术工艺陶瓷艺术的。在从业中反复思考,总觉得传统陶瓷艺术与新兴陶瓷产业应该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及领域。它们虽有互补关系,但不能混为一谈。可以深入思考一下,陶瓷产业的发展与陶瓷艺术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既互动又制约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综观一下全国几个主要传统陶瓷艺术产区,陶瓷产业并不兴旺,因为传统产区有历史包袱、企业机制、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因素。 从领导指导思想到广大的作陶群体,封闭自我陶醉,在现实中过份的自满心和世代相传延续的习惯性,必然具有严重的保守性及排外性。
就宜兴丁蜀地区而言,从事陶业的只是从昨天到今天,左顾右盼中思考自己的量变发展,不重视整体社会发展中陶瓷的必然发展趋势,及当地的发展战略——质变。直到八十年代中期,还是实用传统陶瓷万万年的思想统治。计划经济下生产的产品都要经领导批条子才买到,越是次品越是有权术作用。领导层对发展的战略决策无水平可言,这就使各个生产组成单位盲目守旧,容易跟着“一窝蜂”。回顾一下丁蜀地区的几股风:手套模、衣架、香水瓶、煤炉、果壳箱、美术陶、紫砂汽锅、紫砂壶、酒瓶,什么好卖大家一起上,拼价格,降质量,直到市场死了大家歇息。以后再看什么好卖上什么,整个产区不是互动发展,而是自相残杀,打混战。这在总体上看是当时的体制所造成的必然现象。
在引进产业陶瓷的发展过程中,这里也需要回顾总结。从建陶厂、红旗厂引进“先进设备”的失败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或已上当受骗,没有把重用人才与先进的生产发展结合起来,外行作领导,出力不讨好,花钱没效果。宜兴引进的墙地砖流水线与很多产区比还是早的,如当时能成功滚动发展到今天就可观了。先进的生产体制,要有先进的人才相配合。比如谈判开始,尤其是技术方面的专业问题,该要有相应的人才去应对。陶瓷先进产业的发展,首先要重视人才战略的发展。现在的企业性质在发生变化,有本领有才能的可以任人唯贤。有能力的企业主必然要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目前宜兴已有新兴的企业开始发展,打破过去这种陶瓷集团公司管辖下的生产组合的新的格局,但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起步较晚,规模也小。如广东佛山南庄镇的地砖,枫溪的美术瓷的出口,都令人瞩目。
我想宜兴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有“陶都宜兴”这一无形资产。宜兴紫砂陶、紫砂壶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影响,并不是本身的产业化大规模,而是文化艺术的融入。更进一步是提高它的工艺艺术水准,使之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以艺术的社会效应来建树“陶都”形象,以“陶都”的知名度支持支撑宜兴陶瓷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目前产业化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情况下更需要重视陶艺发展。产业化的发展必然重视吸纳外来生产项目与外来先进人才,不能走重复相克之道路,尤其是在琉璃瓦、酒瓶方面要注意理论引导。
我觉得一个产业的地区性发展应该重视理论方面的先导作用。有了理论方面的研究,就有领导决策的参考,不管是政府领导或者企业领导多该寻求理论方面的探索,以后再决策。
以上的表述是我为“宜兴陶业发展论坛”上的发言稿,未有时间作更并切题的思考,作为宜兴陶业产区的从业者,非常希望能聆听到有关发展传统产业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以便得到理论上的指导。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