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2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之家讯:蒋蓉,别号林凤,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川埠潜洛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顾问。11岁随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随伯父蒋彦亭到上海,在其指导下制作仿古紫砂器。1955年参加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同年创作作品《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
蒋蓉(前排中)
“荷花茶具”是蒋蓉大师的处女作。当是还正是紫砂壶花货创作新的萌芽时期,又逢盛夏六月,盛天的荷花,惹人喜膦,粉红色的花瓣里裹着碧绿莲蓬。那绰约的丰姿,高洁的品格,给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蒋蓉大师决定创作荷花茶具,这是所谓艺术上的创作构思,至于实地观察以至成型烧制,还要花很大功夫,才能成为一件人们博览的珍品。采摘实物,凝视观察,静思默想是蒋蓉大师多年以来创作紫砂壶花货茶具不可缺少的过程,因为它的造型要给以人们从美的享受和实用价值来琢磨。要制造荷花茶具,必须摘来荷花,莲蓬,荷梗,荷叶,凝视观察客观存在的形状,筋络,色泽,然后运用配色,拼泥以至最后定型。蒋蓉大师以盛开的荷花作壶身,圆鼓鼓的莲蓬作盖,弯曲的花梗作壶把,这时候必须用大力气精细地把模型的一筋一瓣模仿得惟妙惟肖,这说明了艺术造型的一丝不苟和严谨性。美化茶具的全身更为重要。再观察和静想是保证一件工艺品的造型成功。
蒋蓉 《荷塘月色》
只有师法造化,博采多长,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作品,赋泥土于生命。这是我从事紫砂花货型创作制造的六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仿古,模仿,借型改装,不算创作,何况翻过来葫芦覆过去瓢,万变不离其宗。怎样才能拓宽艺术创作天地,从传统之中脱颖而出呢?从自然界中撷取是一条用之不尽的道路。要搞创作,也只有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实地观察,汲取,才能有所启迪。紫砂花货的造型,尤不重要。
蒋蓉大师回忆紫砂壶创作
艺术源於生活又高天生活。多年的新实践不能满足于“象真”应该从无数源於生活和具体形象中抽出高于竹活的艺术典型。例如获至宝 活的蛤蟆,放在架空的玻璃罩里饲养。喂它饭粒, 它硬是不吃,却招来了苍蝇,蛤蟆看到了飞进罩里的苍蝇,顿时来了精神,“噗”地跳起捕食了。这一举动,是那么敏捷,那么勇猛,蛤蟆还爱吃喽咕,於是捉来喽咕,还配着个小水罐盛上水,供蛤蟆食用,蛤蟆有了对胃口的食物,十分活跃,一会儿爬上水罐饮水,一会抬头瞪视着仓皇逃亡的蝼蛄,一会儿又猛扑过去捕食……。这些难得的形象,我随笔勾出草图。不久形成蛤蟆捕虫水盂,蛤蟆石榴树桩壶等一件件作品的创作。在这些作品中,有的蛤蟆一腿伸直,蹬在下面的树桩上,一腿弯曲着攀钩住上面的树枝,溜圆的双眼天真好奇地盯着树椿的红石榴……就像那人人喊打的老鼠被提炼风靡世界的“米老鼠”一样,丑陋不堪令人讨厌的癞蛤蟆也有了崭新的形象,或疾恶如仇,或天真稚拙,真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鉴证。让我们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师法造化,博采多长,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工艺作品。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