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陶瓷大师葛武英的紫砂壶艺之路——艺海陶砂 搏击不止

时间:2013-10-2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 原产地在江苏宜兴, 故又名宜兴紫砂壶。其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宜兴紫砂壶造型讲究“形、神、 气、韵”,大巧若拙——质朴、文雅、简约而不浮艳。因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 雅,泡出来的茶汤也越醇郁芳馨,故而历来被视作饮茶的最佳器皿。而历代工艺大师技艺的精进,使姿态各异、 古朴雅致的紫砂壶广受欢迎,为无数文人大夫欣赏把玩,更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这样咏 颂紫砂陶壶烹茶的名篇传世。明清时期一批批制壶高手的涌现,及后来文人雅士的介入制作和文化品味的提升, 使其更赋有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其中珍品 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经济价值,正所谓“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勇攀陶艺高峰 在江苏宜兴,只要有人提起葛家, 无人不翘起大拇指。葛家有着六百年的 制陶历史。清朝乾嘉时期,“葛窑”更 是盛极一时,葛家先祖葛明祥、葛源祥 两兄弟就是他们祖辈们中的杰出代表, 烧制出的宜兴陶器蜚声中外,当时有很 多宫廷制品就出自葛家的窑口,更出过 “葛德和”这样的始于清朝时期的老字 号,陶艺大师葛武英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从小耳濡目染,使葛武英与紫砂艺 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成了她一生中不 断攀登的理想之峰。凭着对紫砂的特殊 情怀和无限热爱,葛武英在1986年考入 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开设的唯一一届特艺 班。在那里,她学习了素描、绘画、书 法、雕塑等一系列陶艺专业知识和全手 工制壶工艺。也是从那是起,她意识到 紫砂陶艺将从此成为自己生命里最重要 的东西,也将会是她一生为之努力奋斗 的神圣领域。

君子比德壶

  成功的花是要勤奋和毅力来浇灌 的。葛武英的制作技艺在不断的练习中 越发纯熟,在一次考核中,她做的“高 跃壶”获得了全年级第二名,她在倍感 欣慰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紫砂梦想。 在最艰苦的徒工训练时期,她每 天至少做十三、四个小时,有时甚至 十六、七个小时,就算这样,她和好多 师兄弟还是不能按时完成当月所规定的 任务。因为她当时的作品是难度极高的 “双线竹古壶”、“盾花壶”等,因此 任务相当重,而且做完之后还要经过验 坯师傅的严格检验。看到有退坯,也就 是不合格的作品,她不知哭了多少回。 在那几年中,葛武英可谓是披星戴月, 早出晚归,半夜12点过后回家是常事, 有时甚至几天不能跟父母照面。经过三 年的艰苦磨练,她的技艺得到了飞速发 展,平日的严格要求和艰苦训练,成为 她日后能够驾轻就熟的坚实基础。 设计创作精致别样的紫砂壶是葛武 英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她一直偏 爱大壶,喜欢它的气势和完成它所带来 的成就感。紫砂器是一种无釉陶,有别 于一般的瓷器通过在表面上釉、彩绘等 装饰手法达到艺术美的效果,它表面不 上釉,而主要是通过紫砂的天然肌理和 造型结构传达美感。紫砂壶器型越大, 工艺难度越大,烧成的成品率也低。在 设计时,葛武英常常几易其稿,有时 甚至推倒重来。制作时也需要进行不断 的调整以解决遇到的困难。提梁的制作 难度尤其大,从全手工制梁到将其装上 壶身,均需要掌握整体泥坯的干湿和温 度。壶嘴、提梁往往都要做几套,才能 制成一套嘴、梁和壶身整体和谐、高度 统一的成品。不仅如此,紫砂壶的制作 有一整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从筛选 泥料、设计构思、到制作及高温烧制, 每一个流程都需要付出最大的努力和心 血,一件合格的成品更是无数经验累积 的成果。对于葛武英来说,艺术之路的 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不抛弃、不放弃, 她孤独而快乐地追逐着艺术的高度,在 艺术的旅途上越走越远。

  葛武英在扎实地掌握了传统制壶 工艺的基础上,力求实现造型风格与艺 术特质上的突破。“我常常觉得一个人 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头脑中会蹦出什么点 子,正是这种未知性与不可重复性,才 成就了艺术创作的最大魅力。”

  她独特的设计创意与精湛的壶艺水 平促成了一些著名书画家的合作,这其 中包括汤兆基先生、汪观清、龚继先、 韩美林等,书写了一段段艺坛佳话。 其中,与汤兆基先生合作的“天地方圆 壶”等十几件紫砂壶,堪称精品,引起 了广泛关注。葛武英制泥坯加以汤先生 的诗画和俊逸刀法,画与壶浑然一体, 二者相映生辉,令观赏者赏心悦目。 与全新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她受益 匪浅,技艺得到了全方位提升,制作的 紫砂壶有了更广阔的主题和更丰富的内 容。从而令她在群星璀璨的紫砂艺人中 独成一家,作品意韵别致。

  壶里藏乾坤 葛武英认为,平时注意多观察、 多思考、多积累,灵感才会不断涌现, 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就会渐渐形 成比较完整的思路;只有不断地提高自 身的修养,吸收新鲜的东西,才会有新 的想法,才能有突破。于是她不断充实 自己,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借鉴前人经 验;观摩各类艺术展,取其精华;用心 地体味生活,亲近大自然。厚积薄发的 灵感与精益求精的完善最终催生了优秀 的成品。

  古往今来有很多以竹子为题材的作 品,其中不乏紫砂壶。葛武英比较偏爱 提梁壶。她想,如果把竹节、竹叶融入 紫砂壶,再以一种黄中带青的本山绿泥 来塑造,就更能表现竹韵了。然而,这 种壶制作过程复杂异常。

  紫砂泥俗称“五色土”,有紫、 黄、绿、红、黑等多种色泽,而介于 其间的颜色则需要通过不同泥料互相 调配而成。为此,经过不断的配泥,烧 试片,她调配了一个多月才制成所需泥 料。另外,葛武英想以传统的石瓢壶的 器形为基础,进行适度的变化,除在壶 嘴、壶盖、提梁三处表现竹子的形状, 提梁靠近壶嘴的那一端还要分为双叉弯 向两边,形成更为美观的“双竹提梁 壶”。提梁壶本身就是紫砂壶中工艺难 度最高的器型。因其器型较大,烧制时 容易变形,同时高高的提梁又容易歪 斜,烧制成功率只有1/3。而与“单竹 提梁”壶相比,“双竹提梁”壶制作起 来显然难度要高得多。此外,制作所用 的本山绿泥本身黏性较差,此款壶提梁 处比一般的壶多一道弯口制作时极易断 裂。这令葛武英寝食难安,后来她将提 梁分成几段制作,再以特殊的技巧拼接 起来,一个多月后终于制成了一把线条 流畅、泥色淡雅、独一无二的“双竹提 梁壶”。

  四年后,葛武英又有了新的突破。 除同样在壶嘴、壶盖和提梁三处雕有竹 节、竹叶,她将原来的提梁切下,以雕 成相同形状的一块新疆碧玉代替,接口 处以榫铆结构连接,再用黄金镶接,取 名“君子比德壶”,将紫砂、玉、竹、 壶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此壶的胚体收缩 大,成型制作难度极高。上面镶嵌的碧 玉是软玉中的一个品种,因其莹润祥和 的色泽,历来受到皇家的珍爱。壶体由 优秀陶刻家邵军先生通体镌刻竹林山水 画,整件作品饱满立体,浑然天成,是玉之文人精神与玉之美的完美结合,成了从紫砂到玉制提升的过渡。此壶的 成功制作令她一举获得了由中国轻工业 联合会和中国工艺美术优秀评审委员会 举办的第九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 博览会金奖,2008年上海纪实频道《收 藏》栏目专题播出了葛武英制作这把壶的过程。

  “又逢新绿壶”韵味十足,妙趣 天成。它以古老的树干上瘿结为壶形 借鉴,整个体形质朴苍古,显示了最 原创的手工艺制作的韵味。此壶整个提 梁呈不规则动态,壶体表面一侧绽出一 抹绿叶,犹如枯木逢春。此壶所选泥料 为本山绿泥(段泥、团山泥),其素有 “泥中泥”之称,呈现的色泽和肌理效 果与壶相得益彰,品茗之外,给人们以 视觉美和触觉美的享受。作品整体协 调,骨肉匀亭,韵致怡人,显示出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是一件完美无缺的艺术 品。“又逢新绿壶”荣获2006年中国上 海国际艺术节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精品博览会金奖。中央电视台《艺术品 投资》栏目主持人小雨对葛武英的这件 作品作了专访,并在大型电视系列活动 《民间寻宝记——走进上海》中播出。 这把名为“坐看云起”的提梁紫 砂壶是葛武英所创作的紫砂镶嵌新疆和 田籽玉系列作品之一。壶身正面镌刻有 云雾缭绕的山河,图案细密而又大气 磅礴。提梁与壶盖上分别镶嵌了两块白 玉,一静一动,一张一弛,形成了微妙 的联系,点化了无尽的遐想,诗、书、 画、意…一切一切的景象被瞬间定格 在了这一方紫砂壶的世界中。 此壶在 “2008上海春季古董珍玩拍卖会”上拍出了八万人民币的高价。

  壶外悟人生 作为对茶文化的有力阐释,一把 把紫砂壶形态各异,韵味十足,以卓越 的艺术神韵成就了茶饮、茶具品位的升 华,促进了壶文化与茶文化的结合,更 体现了其制作者的极佳修养和性情。 现在葛武英做壶,不再追求数量, 而更注重追求技艺的完美和创新。通过 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总结,葛武英认为壶 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其一是形,即 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这来源于 对造型的熟悉,而创作的深度,取决于 自己的精心设计。其二是神,即壶的神 韵,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 趣;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 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其三是气,即 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 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实用工艺美术产 品,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作品的气质要美。

  葛武英四年来仅创作了十几件作 品,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做五 把壶的时间来做一把,一定会做出一件 好东西的。”“回忆我二十多年来与紫 砂的情缘,辛苦自然不在话下,但更多 的是作品制成之后的成就感,得到广大 的紫砂壶爱好者和收藏家的认可后的幸 福感。制作一件好的作品,就像孕育生 命,伴随着阵痛,但更多的是期待。” 说到这里,葛武英幸福地笑了。

  对于自己的创作态度,葛武英的评 价是:“创作应该有一种品茶的心态, 一种问心无愧的心态;一种珍惜自己艺 术生命,珍惜每一点感情的心态;面对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一定要找到自己的 所爱,以自己的真性真情,投入到爱人 的怀抱,这时的每一个壶都是葛武英的 真情,每一个作品都写出对象的生命; 这才是创作的真境界、高境界……” 正是这份摒弃了功利而超越世俗的 悠然心境,这份静观世事变幻的淡然与 超脱使她对紫砂陶制的技艺和艺术真谛 有别样的领悟;对梦想的执着追寻和对 紫砂陶制技艺独特感悟,使她终于在群 星璀璨的陶艺之路上披荆斩棘,脱颖而出……

  葛武英,江苏宜兴人士,1970 年 出生于陶都陶艺世家;1986 年考入宜兴 市紫砂工艺厂特艺班,学习陶艺理论和 壶艺创作设计,并长期受益众多名流专 家的督导和教诲,练就了扎实的紫砂手 工成型技法;尔后厚积而薄发,形成了 “气韵丰茂、神行皆备”的独特风格;其 博采众家之长,自成一派,并独创了和 田籽玉和紫砂镶嵌的系列作品,引起收 藏市场的不小关注,“又逢新绿”、“君子 比德”、“饮中八仙”连续荣获第八、九、 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诸多作品被江苏省南京博物馆、太平天 国历史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收藏。 她在上海中福古玩城设有“陶砂苑” 作品展示厅,其作品气质脱俗、特点鲜明, 造型别致生动,泥料巧色自然,意蕴独 树一帜。

展开剩余全文

TAG关键词:
编辑:洛洛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艺术顾问:顾绍培 吕尧臣 毛国强 季益顺 徐安碧 徐汉棠 吕俊杰 李昌鸿 徐秀棠 潘持平 何道洪 周桂珍 鲍志强 曹亚麟 吴鸣 华健 葛军 陈国良 曹婉芬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紫砂之家APP: 应用权限 隐私声明 开发者:上海紫砂实业有限公司 站点地图 名家大师

紫砂之家APP
微信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