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09-0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黄自英,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宜兴紫砂文化艺术研究专委会委员,自号乐羽斋陶人。1956年生于江苏宜兴,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师从鲍志强学习紫砂陶刻艺术,1993年又随曹婉芬学习紫砂成型工艺,现在宜兴方圆紫砂工艺有限公司从事紫砂艺术创作。
“崇尚自然”是黄自英的创作法则。应该说,“自然”这个概念在紫砂圈里,黄自英绝不是第一个,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个提出的人。因为紫砂本来就来自于自然,当然就要回复其自然的本性。但黄自英是把“自然”当成紫砂的生命和灵魂来创作,他认为,一个紫砂作品失去自然的风骨的时候,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
“我的作品总得要有自己的思想在里面”。黄自英,这位鲍志强大师的高徒,一贯以自主创作能力高于常人而著称。他的作品融百家之长,见自家风骨。一把仿古、一把龙蛋总有独到之处。黄自英擅长光素器,他自行设计制作的器型与自己的陶刻艺术总是能相得益彰,独出心裁。在他看来,宜兴紫砂以其古朴、淡雅的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经过几百年的继承与发展,紫砂壶的造型有了不断的创新,其装饰手段也是与时俱进。好的紫砂壶,在于将壶泥、壶型、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术共融于一壶,这也是他创作的一个目标。
中国的民间智慧是黄自英的另一个灵感宝库,他常常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题材。“金鸡纳福”就是这样一件来自于民间传统文化题材的作品,壶型伸展有度,线条流畅有力。以鸡头为壶嘴,鸡尾装饰壶把,壶身中间以一圈蝙蝠雕刻图为饰,雕刻精美细致,别有意趣,寓意福慧双修。
金鸡纳福
《大竹提梁》是黄自英创新之作,在1994年5月4日获得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创作评比三等奖。
整体造型以竹子为原型,进行艺术改造,将竹子的形态纹理和坚韧的精神与纯朴的紫砂融合在一起,有着鲜明、清朗的艺术风格。直流嘴,压盖桥纽、提梁,造型别具一格,提梁分为两部分,前梁宽阔,苍劲挺拔,后梁弯曲,借介于加工竹子时的熏考弯度,线条具有韧度,充分体现了竹子的坚韧,两片梁衔接处用榫卯固定,取材于竹制品工艺,非常写实而别具匠心,产生坚毅感。壶肩与壶颈用阴圆线条过渡,提梁便顺应阴圆线条挺拔而立,过渡非常自然。壶肩虽凹,但黄老师在前梁下部留有两个小孔,方便出掉在壶肩上的积水,考虑到了实用性。壶身正面铭刻为郑板桥的《竹石》中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字体有力,与竹子的风格相应。壶身背面则是几丛翠竹,无风飒飒,秀中带韧。与正面的诗句相呼应。整把壶神形相合,铭刻和铭画也配合主题的主题,艺术性和实用性非常契合。
竹提壶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