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6-11-2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宜兴紫砂界“省工艺美术师”“省工艺美术名人”初评惹风波
6月8日起,宜兴市经贸局牵头组织进行了当地紫砂界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以下简称省大师、省名人)"的初评。以往这种评选是由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但这次的评选改变了规则,交由宜兴市经贸局牵头组织,不想却由此引发了风波。
14日初评结束后,立即遭来多名著名紫砂艺人的质疑,他们认为评选有暗箱操作,评选不公等行为。张红华等5名著名紫砂艺人还联名上书宜兴市委和无锡市经贸委,要求延缓公示此次初评出的省大师、省名人名单。目前无锡市经贸委网站已将初评出的名单删除,有关部门也准备做进一步调查。
初评选办法让人看不懂
『张红华,宜兴当地知名的紫砂艺人,她手工制作的一把紫砂壶曾被赠送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但省大师、省名人的推荐名单中,并没有她的名字。』
张红华是宜兴当地知名的紫砂艺人,身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的她这次也参加了省大师的初评。她说:"这次评选实在看不懂!"
在宜兴以及整个紫砂圈内,张红华的紫砂作品可谓独树一帜。5月23日,她手工制作的一把紫砂壶因为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由北大校长许智宏代表北京大学赠送给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成为国际间的美谈。因此她本人对此次参加省大师初评信心十足,"再怎么评也应该有我吧?"张红华说。
但张红华的信心仅仅持续到6月8日初评开始那天。6月27日,她蹙着眉头对记者说:"那天初评办法一拿到,我的心就凉了,因为好多事情我都不知道!”
张红华告诉记者,她是在5月份接到宜兴经贸局电话通知参加这次初评的,要求是要在6月5日前将初评材料上交给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怎么弄初评材料,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相关人员并没有多说,只是交待按以往的惯例来。6月4日,张红华按惯例将由个人简历、紫砂作品照片、紫砂研究论文组成的材料上交评审工作领导小组。6月8日,张红华接电话通知前去参加民主测评,却发现民主测评居然有参评对象互评现象。张红华对这次初评起了疑问。
随后几天,张红华还发现,初评过程中有人突击捐赠作品给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谋求初评加分,显然背弃了评选宗旨。
6月14日初评结束后,无锡市经贸委的网站上公示了一份省大师、省名人的推荐名单,看到这份名单后,张红华的疑问彻底变成了愤怒。这份公示名单上,果然没有张红华的名字。而在张红华看来,许多上了名单的人,无论是制壶技艺还是业界影响,根本不如她。
众多紫砂艺人联名质疑
【1.初评办法未公示,部分参评对象提前获知初评办法后,突击捐赠谋求评加分;
2.未采取亲属回避制度】
对此次评选同样提出质疑的还有紫砂艺人徐秀棠、李守才、潘持平、陈建平、凌锡苟、王石耕、沈汉生、范洪泉、朱建伟等紫砂界名流。他们有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的是省大师、省名人,有的是高级工艺美术师,都是在紫砂界大名鼎鼎的人物。
6月15日,张红华、王石耕、沈汉生、范洪泉、朱建伟5位著名紫砂艺人,联名给宜兴市委、无锡市经贸委写了一份《关于延缓公示宜兴省大师、省名人入围名单的请求》的材料,批评由宜兴市经贸局组织的这次初评暗箱操作,缺乏公正性。
在这份递交给经贸委的材料上,最大的质疑有两个:一个是初评办法没有公示,不征求社会意见,部分参评对象提前(5月31日前)获知初评办法后,就突击捐赠作品给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谋求初评加分;第二个是在初评当中不管是民主测评部分还是专家测评部分,都没有采取亲属回避制度。
果真有人在初评前捐赠捞分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馆长鲍劲松坦承,在5月底到6月初,也就是6月8日初评开始前,的确有参评对象向博物馆捐赠了获奖作品。』
记者手头有一份宜兴市经贸局5月31日制定的《省大师、省名人专家初评办法》,"办法"规定获奖作品捐赠给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每件可得2分,最多得4分。
张红华说,这4分对于参评对象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我们这些没能入围名单的,和那些入围名单的,差距也就是几分,甚至零点几分。"张红华认为,如果不是有人因为提前获知初评办法,在初评前突击捐赠作品,她是不可能不入围名单的。
那么是不是有人采用了这种突击捐赠捞分的方法呢?
鲍劲松是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馆长,也是这次初评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6月27日,他对快报记者坦承,在5月底到6月初,也就是6月8日初评开始前,的确有参评对象向博物馆捐赠了获奖作品,但具体有哪些人捐赠了作品他记不清楚了。记者随即表示希望鲍馆长能够查一查捐赠名单资料,但鲍馆长没有同意记者的要求。鲍馆长说,有人在初评前捐赠作品与这个初评是两回事,不能扯在一起。"现在捐还是以前捐,都是为馆藏增加作品。"
入围了此次省名人推荐名单的著名宜兴紫砂雕塑艺人陈建平认为,“评选省大师、省名人是为了鼓励紫砂艺人坚持创作、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给博物馆捐赠作品当然是件好事,我这些年给无锡博物馆、梁祝文化研究会等机构组织捐献的作品也不少。可因为有人提前知道了初评办法,为了能当省大师、省名人,他们就突击捐献,这种为了评选而捐献的做法实在可笑。"
儿子参评,父亲竟是评委
『记者了解到,有些专家与参评对象有亲戚关系,有的甚至是夫妻、父子。如这次入围省大师推荐名单的徐某某,他的父亲徐某某、叔叔徐某某,他的亲家鲍某某都是评分专家,鲍某某又和汪某某是亲家;入围省大师推荐名单的储某某和评分专家顾某某也是亲家关系;入围省大师的沈某某,她的丈夫李某某也以专家身份参与测评打分。』
潘持平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级高工。他还是《江苏陶艺》主编,发表过多篇陶艺论文。和张红华一样,这次他也没能入围初评名单。但与张红华的愤怒不同,此次评选搞得他心灰意冷,他说,再也不参加这样的评选了。
6月8日,潘持平去参加民主测评,和张红华一样,他也是到了现场才知道,原来测评还有参评对象参与打分。一共77人参加民主测评,光是参评对象就有60人。"参评对象有的是夫妻,有的是同门师兄弟。"潘持平说
“初评办法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亲属回避制度,导致民主测评中自己给自己打高分,给朋友打高分,给亲戚打高分,私下拉票现象更是见多不怪。"有知情人告诉记者,比如吴某和谢某某是一对夫妻,结果他们双双参加民主测评打分又双双入选省大师公示入围名单;比如曹某某和范某某是母子关系,他们也双双参加民主测评打分,双双入围。
对此,记者了解到,有些专家与参评对象有亲戚关系,有的甚至是夫妻、父子。如这次入围省大师推荐名单的徐某某,他的父亲徐某某、叔叔徐某某,他的亲家鲍某某都是评分专家,鲍某某又和汪某某是亲家;入围省大师推荐名单的储某某和评分专家顾某某也是亲家关系;入围省大师的沈某某,她的丈夫李某某也以专家身份参与测评打分。
列举了上述参评者和平委的亲属关系,并不是说他们之间肯定有猫腻。但是这种严肃的评选中存在众多的亲属关系,谁能保证评选结果完全公正呢?
宜兴市陶瓷协会的会长史俊棠也是这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他认为这次民主测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表示,等到下次评选时候,或许要重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邀请一些收藏家、社会人士来参与。
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陈建平也觉得不采取亲属回避制度的初评欠妥。"我觉得紫砂艺人作品好还是不好,整个江苏省有很多专家都懂啊,可以请专家、请教授,请社会名流、请文艺界人士来评,完全没必要只是让宜兴本地的大师来评。"
组织者称初评"公正、公平"
【面对众多紫砂艺人的质疑,初评活动的组织者宜兴市经贸局却依然高调地宣称此次初评活动公正、公平、公开。】
据宜兴市经贸局副局长林泉刚介绍,此次评选是接到上级经贸部门的指示,由他具体负责操办的。在不违背省市关于评选"省大师、省名人"的有关规定的情况下,宜兴市经贸局制定了更为具体的初评办法。该办法经领导、有关专家5次商议,直到6月5日才正式出台,并向所有人公示。
林泉刚承认初评的确没有采取亲属回避制度。不过他认为,在民主测评中,仅少数参评人存在少数亲属关系,但根据他们测算少数个别亲属的倾向性打分对总的民主测评分影响很小,因此没有采取回避制度。在专家评分方面,这次评选所请的专家都是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紫砂艺术大师,请专业特长不是紫砂艺术的外地专家来评未必科学,而请紫砂大师在宜兴这么一个很小的紫砂艺术圈子里面很难避免有亲属关系。
【专家意见】 评选要让作品说话
徐秀棠告诉记者,这次是第一次把评选省大师、省名人的工作下放到宜兴市里面来,他本来以为放到下面来是件好事,可现在他发现好像出了问题了。
徐秀棠认为,评选大师应该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是关系到这个行业生死存亡的大事,现在这样做法"到底是好是坏要走着瞧。反正我认为还是不要搞学术腐败,不要眼睛光盯着钱看的好。眼睛盯着钱的人,永远也成不了大师!"徐秀棠说。
身为宜兴市陶瓷协会会长和本次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史俊棠更是认为,这些评选以后还是少搞为妙。"我认为这次评的大师实在太多了。一多就滥,我呼吁政府还是不要参与这些评选活动,让民间自己去评,让作品说话。我看有不少很有水平的紫砂艺人就没有参加这次评选。这次有这么多人积极去评大师,为什么?还不是利益作怪。"
【记者跟踪】 网站悄悄撤下公示名单
无锡市经贸委此前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省大师、省名人的推荐名单,记者也下载打印了一份入围名单。
但耐人寻味的是,记者发稿前再次登陆无锡市经贸委网站,输入同样的入围名单网址,结果却显示该文章不存在或已被删除。记者向无锡市经贸委求证,是否是因为宜兴经贸局的初评过程遭到质疑才删除了该文章,但无锡经贸委对此未作回答。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无锡市经贸委已经派员到宜兴了解相关情况。快报将继续关注此事。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