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都宜兴出了一桩新鲜事,一位不出名的紫砂艺人烧出了一把百年难得的“窑变”壶。
记者昨日在蔡伟萍家看到了这件稀世之宝。这是一把粗看没什么特别的朱红色的紫砂壶,但是当你看到它的一侧壶身时,就会惊讶得合不拢嘴:这里有一个微微突出的苹果似的圆形,颜色比壶体更深,上面有无数类似毛孔的小洞,整个造型和颜色看上去就像一轮朝阳从海面上冉冉升起。业内人士都清楚:蔡伟萍烧出“宝”来了!苏州一位著名古董收藏家见到此壶后惊喜地说:“这种紫砂壶在古代典籍上曾有记载,我寻找了半辈子没有找到。此壶虽为今人所制,却与典籍记载描述几无差别,真是一把人造而‘天成’的作品,百年难得啊!”这位收藏家将此壶取名“日出”。另有一些收藏家得闻此事,纷纷开出高价欲得此壶。
“窑变”是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陶瓷烧成方式,称为“火的艺术”。它利用窑内火势和温度的变化,作用于不同的陶瓷原料,使陶瓷坯体变幻出千奇百怪的艺术效果。纯自然的“窑变”不是由人事先设计的,也不是人所能控制的,正如窑工们常说:“它光着身子进窑,经过1000多摄氏度火焰的历练,没有人知道它出窑时会是什么模样。”“窑变”艺术品是“天成”之作,是陶瓷艺术中的珍品,而紫砂陶发生自然“窑变”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十分罕见,堪称紫砂艺术佳品。蔡伟萍透露“日出”壶的细节:先将一小块朱砂矿石在800摄氏度的火中炙烤,磨碎后揉进上等
朱泥,做好的茶壶放进1140摄氏度的火窑中烧成。“玩火”痴心不改,也许是蔡伟萍“出宝”的秘诀。今年42岁的蔡伟萍过去是一位优秀窑工,曾经在一家陶瓷厂烧过17年窑,方窑、隧道窑、推板窑、燃气窑、电气窑等样样精通,长年在烈火跟前,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能根据火焰的颜色,用肉眼分辨出它温度,1000多摄氏度中误差不超过10摄氏度。业余时间他喜欢玩玩书画和钻研壶艺。他从事紫砂创作后,进步很快,壶艺作品深受台湾、东南亚等地客商和收藏家青睐。虽然如此执着使收入少了很多,但是他相信会有那么一天,在火焰中得到一件“传世之宝”。
成功后的蔡伟萍兴奋地说:“我没料到这一炉会出这么一只壶。但是我一直坚信,我烧了无数炉窑,一定会给我一个赏赐!”(记者许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