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15 来源: 网络
时大彬(1573-1648),别名时大宾,号少山,出身于徽州婺源。自幼聪慧,13岁自私塾结业后,便踏上了紫砂壶艺的征途。彼时,供春已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壶艺大师,在命运的安排下与时大彬相遇,慧眼识珠,将其招入门墙,悉心传授壶艺精髓,时大彬也由此成为了供春的关门弟子。
时大彬全面继承了供春的壶艺精髓,对紫砂泥料的选配、成型技艺、造型设计以及壶身铭刻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勇于创新,开创性地采用拍打成型“围身筒”的方法制壶,极大地丰富了紫砂壶的品种与象形装饰,更创立了至今仍被紫砂业界沿用的高难度技术体系——泥片镶接成型法。他精心挑选紫砂泥料,调配出多种泥色,使得作品古朴雄浑,独具一格。时大彬制壶态度严谨,对于不满意的作品,宁可毁弃,也绝不妥协,这既是因为当时茶风盛行,茶人对壶艺要求极高,也是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明代遗民周容在《宜兴瓷壶记》中这样描述时大彬:“时为人敦雅古穆,壶如之,波澜安闲,令人喜敬。”寥寥数语,却将时大彬的儒雅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手工艺人的气质与形象,也从侧面反映了紫砂壶在晚明江南文人雅士心中的地位与意义。
紫砂壶,这一中国传统品茗工具,相传起源于宋代至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江苏宜兴的紫砂矿土为原料,由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基本泥构成,统称紫砂泥。明代中叶以后,唐宋饮茶之风在江南士大夫中再次兴盛,紫砂壶文化应运而生,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于一体,成为茶文化的标志。尤其是明清以后,紫砂壶更是成为了茶文化的象征,蕴含着儒家学术、道教思想、佛教文化等深厚内涵。
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因其特殊的双气孔结构,能吸收茶香茶色茶味,茶壶使用越久,泡出的茶越香越醇。因此,紫砂壶有“一壶不侍二茶”之说。古今文人茶客皆以玩壶为雅趣,视为风雅之举。对紫砂壶的评价更是多种多样:“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
时大彬壶艺高超,在明代就享有盛誉,多见于文人记述。明代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赞誉道:“往时供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徽州休宁人吴骞在《阳羡名陶续录》中也以诗赞颂:“曾阅沧桑二百年,一时千载姓名镌。从今位置清仪阁,活火新泉活夙缘。”徽州茶人汪士慎在收到时大彬的“梅花式”壶后,更是欣喜若狂,即兴赋诗以表感激与喜爱之情。
从明清两代的文人笔记、诗词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到时大彬在历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广泛赞誉。这些赞誉不仅是对他壶艺的肯定,更是为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位徽州茶匠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