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24 来源: 紫砂之家官方
台湾著名史学家、爱国诗人连横曾在其《茗谈》中写道:“茶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
“壶必孟臣”说法由来已久,“孟臣”即惠孟臣,他是明清时期的制壶名家,尤以朱泥作品为最。其在紫砂壶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他的生平却只能有个大概的断定。
久负盛名,身份扑朔迷离
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家溯》:“惠孟臣,不详何时人,善仿古器,书法亦工。”
▲孟臣款紫砂壶 2018美国联邦国际艺术品春拍
“孟臣”,是一个频繁出现于紫砂壶历史中谜一样的人物。生年大约在明代天启到清代康熙年间,荆溪人,是明末清初著名壶艺名家。
历史上多称“孟臣”,姓“惠”是得知于听泉山馆珍藏的白砂大壶,此壶底款有"天启丁卯年荆溪惠孟臣制"楷书十一字。关于他的姓氏、籍贯和大约生活年代至此才有了较明确的断定。
壶艺出众,独树一帜,远销海外
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别传》:孟臣制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泥质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出品则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
▲ 惠孟臣·朱泥梨形壶(高7.4cm 宽11.8cm)
他善于配制多种调砂泥,壶式有圆有扁,其所制梨形壶最具影响。这种小壶非常适合于泡饮功夫茶,因此风靡南国,一时无两。其工艺手法洗练,尤其是壶的流嘴,不论长或短,均刚直劲拔,与众不同,特色鲜明,后世称为“孟臣壶”,也是后世水平壶的前身。
▲ 惠孟臣·朱泥倒梨壶(高8.5cm 宽15cm)
“孟臣壶”名扬海内外,早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远销南洋、日本、欧洲。十七世纪末外销到欧洲各地,对欧洲早期的制壶业影响很大。据说安妮皇后在定制银质茶具时,就要求模仿惠孟臣的梨形壶。
“壶必孟臣”,朱泥名家
“孟臣壶”远销海外,风靡南国,在中国紫砂史上的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后世称惠孟臣、惠逸公、张君德、陆思亭为“朱泥四大名家”,而作为水平壶代名词的“孟臣”朱泥壶,更是一壶难求。
▲ 惠孟臣·朱泥水平壶(高6cm 宽10.5cm)
惠孟臣所制水平流嘴的朱泥小壶,特别适合于泡饮功夫茶。因为朱泥收缩率比较大,适合做小品,朱泥结晶度高,泡岩茶类香气浓郁的茶叶,聚香性能非好,且朱泥色泽鲜艳精美,很受欢迎。
当时在我国南方地区一直到南洋一带,水平壶的使用面非常普遍,几乎人手一把,故有“壶必孟臣”一说。
直到现代,南海沉船里打捞出来的很多水平壶,都是孟臣款,可见非常受欢迎。
▲ 惠孟臣·朱泥方础壶(高7.5cm 宽10.5cm)
“孟臣壶”驰名于世,模仿者甚多
因为久负盛名,历代紫砂艺人仿造者不绝如缕,宜兴陶人、潮汕拉坯匠人都署孟臣款,紫砂泰斗顾景舟所制水平壶,也署过“荆溪惠孟臣制”的款识。
有孟臣名款的壶,代代多有出品,其名字已经不是一个印款,而是一个品牌,一种款式。
▲ 惠孟臣 朱泥龙蛋壶(高8.5cm 宽11.3cm)
惠孟臣刻款书法秀娟,不离唐贤风格,笔法绝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用印章也基本是以“孟臣”之名。
现可考的“孟臣壶”传器款识,有书“文杏馆孟臣制”、“荆溪惠孟臣制”、“惠孟臣制”、“孟臣制”。
▲ 部分孟臣印款
有的前面标有制作年份或绝句,如“大明天启丁卯孟臣制”、“水浸一 天星孟臣”、“叶硬经霜绿孟臣制”、“烟村四五家孟臣”或“云入西津一片明”、“寸心千古秀”等诗句,字体多为楷书,也有行书体,笔势灵动,具书法韵味,用竹刀刻画,后期作品并用钤印。
孟臣壶的款识以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上佳精品。
▲ 孟臣诗句刻印
如何鉴别孟臣壶?
虽然鉴别和断代不易,但在徐秀棠先生的《中国紫砂》中,我们可以有所了解:
1.形制大小。晚明的小壶并不小,很少有低于140毫升容量的,若在60毫升以下,大部分是清末以后的作品。 2.做工的精细。孟臣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不太可能过于精工。清初壶内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嘉、道以后壶内才以竹刀修刮。 3.盖唇的长短。道光以前壶的盖唇不长。朱泥壶盖内有“水平”字样,最早的为道光十三年。 4.清初早期的小壶,把圈的位置较高,有向上提的感觉。
▲ 惠孟臣 诗句款朱泥壶 一对(宽8.7cm)
惠孟臣是宜兴紫砂壶史上一位极为重要切影响深远的人物,后人多有模仿,也是其紫砂艺术精神传承的体现,其对紫砂壶型的发展、泥料创新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