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31 来源: 紫砂之家
紫砂塑器有史以来,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它以自然物体形象为源泉,题材丰富,经历数代众多艺人的智慧和创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个时期皆有风格独特的名工巧匠出现,创制出不少新品。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其传承人正是紫砂制作技艺的老人—汪寅仙。
汪寅仙(1943年-2018年2月28日),女,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14岁开始学习紫砂陶艺,先后从师吴云根、蒋蓉、朱可心、斐石民等,后又深得顾景舟大师的指导。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总工艺师、宜兴紫砂研究所副所长等要职。六十余年的创作经验,使其拥有精湛的制壶功夫和对紫砂泥性透彻的了解,作品常获选为国家礼品,出国参展并受国家博物院收藏。
汪大师酷爱紫砂艺术,勤恳研习,力求创新,在壶艺中兼容紫砂各派技艺之长,是现代陶艺大家之一。她擅长"花货"制作,具有颇高的艺术造诣和姻熟的制作技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她的艺术追求,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是她的壶艺风格。
“在我眼中,紫砂这块泥巴是大自然中最美的东西,它可以让你自由发挥想象地去创作。”汪寅仙说。
汪寅仙在创作紫砂塑器过程中,注意艺术上的变化和统一,气势上的生动和协调,效果上的实用和美观。在构思时,从形、神、态、气、韵、精、功等方面去追求艺术效果。她以女性特有的眼光、情感意识去把握造型、色彩,使作品更富感情,更有灵性,更具风采。她的创作素材主要来自于大自然,她喜欢把自然界中美的东西提炼、浓缩到自己的作品中,并赋予它们鲜明的个性色彩。
汪大师善于把现代的造型元素融入到紫砂壶艺术之中。她创作的“神鸟出林壶”,构思简练概括,形象生动,整体感强,壶身、壶把整个为一球体,壶嘴似鸟头。道法自然,在壶身和壶把之间通过上下不等的虚空间,使神鸟展翅,舒展自然得体,经艺术图案变化产生了动感,线条挺而有劲,提握舒适,整个壶体在艺术上达到了取其势、提其形、表其神的效果,是一件富有时代精神的雕塑性艺术珍品。
作品“曲壶”,这是当代文人和艺人结合创造的一个典范。1988年年初,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和汪寅仙共同设计。1990年,作品《曲壶》分别获得全国陶瓷设计评比一等奖、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曾在日本展出时,观众在其作品下面摆放鲜花,以示对精英艺术品的敬意。
汪大师认为:“紫砂花货设计是要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态去粗取精,并进行艺术上的加工提炼,将之变化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品,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她创作的以松为题材的作品,老辣苍劲、气势横生;以竹为题材的作品,清秀挺拔、高风亮节;以梅为题材的作品,冰肌铁骨、傲霜斗雪。
长期对创作题材深入观察体会进行艺术的提炼,使作品展现包括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她以写实的手法刻画自然生态美于花货上,诠释田园中旺盛的生机和饱满盎然的精神。
汪寅仙将对大千世界中自然万物生灵的感悟,用自己的智慧、一双巧手升华成为一件件紫砂艺术珍品,在带给人们以美的愉悦、生活享受的同时,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