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26 来源: 紫砂之家
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大博雅讲坛”联合主办的“北大博雅讲坛第132期: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蘧华夫妇作品献礼北大校庆暨《紫砂品赏》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北京大学前校长、院士周其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秘书长、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杜同和,宜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京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长蒋朗朗,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黄怒波,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晓明,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李红雨,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杜晓勤,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北京大学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原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时顺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王曙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夏可君,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主编金宁,评论家、《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副主任金涛,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葛庆文,江苏省新华书店常务副总经理杨勇,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蘧华夫妇等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此次紫砂捐赠仪式及新书发布会。
中国工艺美术师李昌鸿发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蘧华夫妇紫砂壶捐赠仪式及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培文总裁高秀芹主持。李昌鸿夫妇为北大校庆120周年献赠带有美好寓意的艺术佳作——十二把紫砂壶珍品。与此同时,李昌鸿的新书《紫砂品赏》在会上与读者见面,该书由北大培文策划,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李昌鸿先生在会上讲述了此次艺术品捐赠的契机,他跟北京大学的缘分始于十年前。2008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江苏省宜兴市在北大联合举办了“鸣鹤清赏谈茶会”。李先生曾受邀参加,并与北大教授和业界专家学者一同谈茶赏壶。今年,适逢北京大学建校百廿之际,李先生再续前缘,来到北大,为北大校庆献赠带有美好寓意的艺术佳作——十二把紫砂壶珍品。紫砂壶作为中华艺术的一块瑰宝,蕴含着浓厚的本土美学精神,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趣味,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美学教育的发源地,李先生希望通过此次捐赠可以和北大的青年学子共同探讨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共同开启一次精彩的艺术文化之旅。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沈蘧华夫妇
李昌鸿先生出生于中国陶都宜兴,从小浸润在紫砂艺术的氛围中,后师从顾景舟大师,在国内紫砂界享有盛誉,他的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得大奖。《紫砂品赏》介绍了紫砂壶的历史、时代发展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回顾总结了作者艰辛的成长之路,以及对这门传统工艺的深刻独到的见解,更是为后学提点出壶品与人品相依相长的关系。书中附有作者多年来在传承创新中制作的紫砂精品,令读者在阅读欣赏中体验精彩纷呈的文化之旅。该书是李先生几十年制陶生涯的总结和传承与创新的结晶。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发言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发言说,紫砂壶是泥土和火的融合的产儿,而这个产儿的母亲就是艺术家。适当的泥土经过艺术家的塑形、高温锻烧,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千般美丽、万众风情的紫砂艺术。那是火中诞生的凤凰,泥土是大地,火焰是激情,艺术家就是诗人。这使我产生了一种联想,诗歌也是这样诞生的,在诗学原理中,诗歌是大地上的山川田园、江河湖海,那里的泥土是诗歌的源泉。然后就是在激情的火焰的燃烧中,飞舞着诗人想象的空间、想象的翅膀,诗人用心灵塑造诗歌,艺术家用心灵造就了紫砂壶。这个过程启示我们,一切的诗和一切艺术、雕塑、绘画、音乐、舞蹈、小说和戏剧,都源于土地,都源于燃烧的火焰。
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了《紫砂品赏》的出版,认为书中呈现的李昌鸿几十年的紫砂壶精品代表作是深蕴匠心和对传统精神的阐释,品每一件佳作,都如同吟一首诗,赏一幅画,令人惊喜,令人陶醉。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