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5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是宜兴的地方名片,把一方山水的美好归于一件实用的手工艺品名下,古今中外或许不多。来宜兴买、赏紫砂壶,双桥是必去的地方,虽然是条貌似农村的乡间小道。熙来攘往的人堆车流里,路旁显眼处有三个篆体字的店名“徐家壶”,一看店主姓徐,或许你就有种亲切感,有股想推门而入的冲动。
离双桥不远的地方有个方钱村,三里三路小河流,四面阡陌,水在纵横间缓缓流淌,氤氲出一种清幽与秀逸,造就了一种怡然自得,这里就是徐小明的家。有这样水土滋补着的灵性,徐小明的生命怎能不鼓胀起创造的活力,怎能不张开艺术的翅膀?
幼时的贫穷末落了徐小明的“鸿鹄之志”。正当年少的他,求学无门,父亲眼劣,娘亲叹息,他只好拾掇青春的破衣烂衫,踏上了学艺之路。开始的时候,做泥瓦工,做木匠,不几年,做了小工头,偶尔机会因包揽紫砂五厂木工活接触到紫砂艺术后,深深为之着迷,无奈紫砂学徒至少需三年,有家有室的徐小明是家里经济的顶梁柱,梦想丰满,现实骨瘦。
为了亲近紫砂,又有收入,他背起装满紫砂壶的行囊,开始走南闯北。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他终于有机会学做起了衷情的紫砂壶。这是他人生最淡泊最辉煌的时期。方钱村的清风、明月、飞萤、树影、露光都进入了徐小明的心空,他在宁静清幽的意境和心境中尽情地创造人生。所幸,九十年代中期,徐小明并没因紫砂壶的低谷而消极,更没有因钱眼越来越大而污秽了精神人格,而是以积极热情的心态放情山水,回归艺术本真,用毕生的智慧和才情将自己的紫砂壶创作渐入佳境。
紫砂与文化,历来是与宜兴紫砂艺人结下的不解之缘,造就了他们好学的心性和阅历丰富的人生。徐小明认为,年轻时候没能上大学,并不表示甘于平凡,因此,他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机会,便会看书阅人,交朋结友。徐小明觉得,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身上带有大自然的胎记——自由、平等、博爱,而颇有棱角的紫砂艺人不可能为了利益而动摇他与紫砂艺术在灵魂深处引发的共鸣。他们宁愿少挣点钱,也要保持生命自然无拘的状态和紫砂艺术的清高及人格精神的独立。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