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1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江苏宜兴紫砂壶从明代朱元璋提倡喝散茶后诞生,起初仅作为泡茶的工具,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开始进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从董其昌、陈继儒等文人开始,紫砂壶逐渐走进文人的艺术创作活动。到了清代,文人更直接参与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书画家与紫砂壶作者一起研究造型与装饰等艺术手法,从而把紫砂壶创作推向了紫砂文化的层面。
过去的40年,紫砂文化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其已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甚至已发展到艺术品金融领域。近几年,紫砂市场几乎一直在透支紫砂工艺与艺术本身的积累。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紫砂艺术的造富故事,而较少关注紫砂的文化底蕴,以及市场激情后的隐患与问题。笔者认为,2017年紫砂文化消费将继续繁荣,与此同时,紫砂市场需要回归理性,才能促进市场更健康发展。
紫砂文化产业呈几何级数般增长
当代紫砂文化与紫砂收藏热,可以上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台湾。当时宜兴从事紫砂壶制作的工匠仅有500人左右,产品一度供不应求。而那时的紫砂壶基本上是通过香港转口至台湾的,香港作为紫砂壶销售台湾和东南亚市场的中转站,也为当地的紫砂壶市场的繁荣起到了近水楼台的优势。
上世纪90年代,紫砂壶的价位节节高升。1994年5月6日,顾景舟的一把紫砂壶作品在宜兴陶瓷公司进出口部被香港藏家以74万港元(按当时的汇率,约合100万元)竞价买走,创造了顾景舟紫砂壶在市场上的第一次天价。从此,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师的作品价格开始逐年上升。
进入21世纪后,紫砂壶从业者呈几何级数增加。由于紫砂壶的制作可以一个人独自完成,越来越多的紫砂创作者开始意识到,工厂化集体劳作并不是紫砂艺术创作的最好形式。自古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制作更适合于紫砂壶的创作,于是,宜兴紫砂工艺厂进入了破产前的改制,以全新的紫砂艺术工作室取代了先前的工厂化生产模式,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和创造力,紫砂壶市场上开始出现许多崭新的款式、风格,进一步推动了紫砂文化的发展。
从2000年开始,香港、台北、北京等地的大型艺术品拍卖会上先后出现当代紫砂壶。2008年,中国嘉德拍卖开启了紫砂壶的第一个专场拍卖,进一步聚集和调高了当代高端紫砂壶的收藏投资人气,自2010年,顾景舟的第一个过千万元的紫砂壶出现,到2015年一套紫砂壶以80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近亿元),点燃了紫砂壶市场的广大爱好者、特别是机构投资的收藏热情。
以顾景舟为例,他的紫砂作品从几百元到上百万元用了近10年时间,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又用了10年,从1000万元到近亿元同样用了近10年时间,10年一个台阶,带动了整个宜兴紫砂行业的大发展。
“文人壶”与“文化壶”概念不同
我们在谈论紫砂文化时,经常会提到“文人壶”与“文化壶”,其实,这两种壶的概念并不相同。笔者认为,“文人壶”是文人对紫砂壶造型所赋予的时代内涵。紫砂壶是立体的造型艺术,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在壶体上镌刻书画装饰,这种装饰本质上是文人思想情感的表达,书画、篆刻截然不同。
业界人士通常认为,“文人壶”是由文化人创作的紫砂壶。“文化壶”是文人参与其中,强调人文思想的壶,“文人壶”不一定是“文化壶”,但“文化壶”一定是“文人壶”。“文化壶”是一种融入文人思想,包括宗教禅意精神的紫砂壶,不能简单地说紫砂壶上有镌刻的诗词书画就可称为“文化壶”。古时有“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说法,紫砂壶的造型审美是主要的,在壶身上书画装饰是一种帮衬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装饰而装饰,要恰到好处。
现当代紫砂收藏投资中,文人紫砂、名家紫砂一直占据紫砂市场主要地位。笔者认为,紫砂壶投资市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工艺陈设品,二是收藏投资品,两个层次里都包括文人紫砂壶。
当前,文人紫砂壶的现状应该说是既繁荣又没落,繁荣的是许多诗人画家参与紫砂壶创作的热情很高,没落的是很多人是出于玩票的心态,以浮躁的思想参与制作紫砂壶,这就远离了文化壶的初衷,仅是一种名人效应而已。
紫砂市场在寻找理性方向
从二级市场来看,紫砂高端艺术作品的拍卖行情已成为紫砂艺术市场的晴雨表,深刻地影响着紫砂行业的传承与发展。2008年开始的紫砂壶大型专场拍卖会创造了紫砂壶价格的辉煌起点。2012年,紫砂壶价格出现分化,再到2016年出现断崖式下滑,在价值投资领域,紫砂壶似乎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市场在选择方向,从业者在迷茫,收藏者在犹疑。
2016年秋拍季,连续几届在宜兴紫砂宾馆举行的拍卖会超过了北京、香港和台湾的规模。如宜兴和信公司举办的紫砂艺术品拍卖会,顾景舟的4件标的物分别以5175万元、1840万元、1725万元和1495万元(含佣金)的天价成交。虽然仍有两件作品流拍,但丝毫不影响顾景舟当代紫砂行业领军人物的地位,4件作品的高价成交给紫砂收藏圈带来了不小的涟漪。
紫砂壶拍卖市场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以顾景舟为代表的当代紫砂艺术品引领了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但需要看到的是,近两年市场出现了换档调整的要求,2016年紫砂市场分化严重,拍卖价格喜忧参半。对此,我们可以就2016年秋拍的数据加以分析求证,也可以从另外两个市场(传统实体市场和新兴网络市场)中寻找答案。
在2016年秋拍中,一方面,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紫砂市场依然处于深度调整状态。以顾景舟为例,从翰海、嘉德、保利、匡时、东正、巨力等拍卖公司秋拍结果看,他的作品都未有超过千万元成交,成交价基本在100万元至550万元之间,有的更是下降到几十万元。2015年曾创造过8000万元落槌纪录的顾景舟“大梅花壶”的东正拍卖,2016年的拍卖成交率较低,且没有可圈可点的好作品上拍,嘉德更是没有上拍顾景舟紫砂壶,这与宜兴本地的大量上拍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紫砂艺术品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当代紫砂板块洗牌加剧。近年来,引领宜兴紫砂艺术市场当代高工大师的作品价格直线下降,相反,一些实力派紫砂艺术作品受国内大腕藏家追捧。从2016年的几场秋拍结果来看,一些紫砂明星的作品出尽风头,作品价格直线上升,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当代大师。可以看到,这些作品在引领当今审美时尚上做了一些功课,与过去浮华风格有了强烈的改变,让收藏者、投资者、创作者都有了信心和动力。
从实体经济角度来说,会展经济也是促进紫砂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近年来,紫砂会展经济越来越强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举办的各类茶叶茶具展销会、博览会多达100场,紫砂文化消费市场已从专业市场变为大众市场,而此类消费主要以紫砂工艺陈设艺术的中端创意产品为主,原来以日用消费品的低端紫砂壶渐受冷落。
从网络市场看,在“互联网+”成为趋势的背景下,艺术品电商迅速崛起,对紫砂市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据统计,2016年低端紫砂壶网络年成交额达30亿元,今年有可能突破40亿元。仅2016年11月11日当天,宜兴紫砂壶网络成交量就接近2亿元,网络销售给实体店铺带来了巨大冲击。
网络销售节省了实体店高昂的租赁成本,但由于紫砂艺术需要亲眼目睹、亲手揣摩才能全面理解,笔者发现,网络成交的紫砂壶多为价格在千元以内、工艺性较低的紫砂日用壶,真正高端的艺术类紫砂壶还是需要信誉优良的传统实体店铺或经纪公司来经营,高端紫砂壶网络成交几乎为零。紫砂壶网络电商才刚刚起步,需要用更长的时间来建立信誉,也需要花更多的力气来确立品牌。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