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14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艺创作,就像脉冲原理。制壶者需要一种内在的动力,一种广博的爱心;面对山川、河流、风雨、阳光、树木以至芸芸众生,他特别能为之动容,爱心潮涌,内心那一份岩浆般的激情,会在特定的时刻喷涌而出。就是这样一种特质,支撑着一个紫砂艺人的一生,他身后的那些作品,无一不打上他生命的烙印。”
这番话,是一个名叫华健的紫砂艺人,在从事多年壶艺创作后,发出的感慨心声。中央电视台《文化十分》栏目也曾播出过他的人物专访。也许华健读懂了太多的紫砂老壶,经历了太多的壶艺甘苦,他觉得创作一把紫砂壶,最紧要的,是把那些锋利的线条,化为柔润的风骨。那风骨,蕴含着自己的情感、思想、秉性。看华健的作品,如见其人,精神抖擞。
认识华健快二十年了,那时候他还是风华正茂的青年,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是气度平和,举止沉稳大方,很少说话,但善于思考,在专业学习方面是很用心的。当时他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举办的陶瓷造型设计进修班深造。虽然他以往没有进过高等美术院校学习,但是在宜兴紫砂工艺厂顾绍培工作室接受过严格的造型工艺训练,基础很是扎实的。
紫砂工艺技术的训练是比较特殊的,仿制优秀的传统紫砂造型,不仅要掌握制作方法和程序,把握要领,把原作的造型特点表现出来。同时要求造型的比例、尺度、细部都尽可能的接近标准,逐步从“形准”而达到“神似”。可以说这是一种把掌握工艺技术和培养审美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训练方法。
在学习成型技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对造型的审美判断能力,认识紫砂造型形式美的特点以及紫砂造型的典雅样式。
华健:《连连蹬高》
由于华健有很好的工艺基础和对紫砂传统造型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把在顾绍培大师工作室中学到的最实在的技能和艺术修养充分调动起来,结合高等院校的专业设计教学训练,深入理解陶瓷造型基础理论,并运用到实践中,使其已经掌握的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提高,他的紫砂茶具作品的格调和品位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年来经常看到华健的紫砂茶具新作,风格上虽无突变,但艺术质量方面的进展是显著的。我也读过他写的几篇关于紫砂陶艺的论述文章,对于优秀的紫砂传统工艺认识是有深度的,这也是促成他的设计制作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紫砂陶艺而论,艺术技术的熟练和精到固然重要,但认识能力的提高,主导思想的明确同样重要。华健的作品确实在不断展现新的水平和面貌,不只是作品造型更加严谨、更富有表现力,更可贵的是对前辈紫砂大师作品的领悟更为深刻,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在汲取和融合中使用自己的作品更富神韵。如华健近期代表作“大彬六方”和“六方蹬高壶”在传统风格中又增添了现代意味。
华健的紫砂茶壶作品多以方形为代表,虽然圆壶方壶俱有佳作,但方圆之中尤以方形见长,在同辈青年中也是比较突出的。就一般陶瓷器物而言,由于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粘土的可塑性更适合制作圆形器具,如圆球形或圆柱形的陶瓷造型占绝对的多数。在陶瓷发展史中,从原始社会的陶瓷器到明清时期的瓷器,其中绝大多数的器具都是以圆形为造型的基本形,方形器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唯有紫砂陶器比较特殊,方形器占有一定的比例。
华健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方器的成型工艺技术,而且在处理以方为主的造型方面得心应手,方圆之间游刃有余,无论怎样度化的方形,都可以塑造得自然得体。方形为主的造型中,还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明确的方形,横平竖直,表面平整,清楚准确,他制作的“亚明四方壶”可谓廉劲方折,意味醇厚,没有丝毫直露和呆板的感觉,规整之中比列与细部的变化十分得体,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方圆结合的造型,在华健的作品中不乏佳作,其中“鸣远四足方壶”、“觚棱壶”和“传炉壶”有一定代表性。从方到圆,由曲而直,变化有致,顺畅而不带滞涩,势曲态之,紧敛含蓄,整体协调,视觉效果丰富。
造型主体以方形为主的茶壶,无论壶体、盖子、壶嘴和壶把的形体变化,必然会出现转折或是过渡。局部转折不能过于锋楞,否则不仅视觉上过于刺激,而且也不符合使用的要求;形体变化用过渡手法处理必然趋向于含蓄,但却不能含混;方圆结合,方中有圆,圆中寓方,但仍不失其方味。这种造型的艺术表现,在华健的作品中是比较突出的。
华健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设计,对紫砂陶艺的属性与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对紫砂造型的形式语言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握了表现技巧,相信他在创新设计的探索中会有更多优秀作品问世。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