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21 来源: http://www.zisha.com
现代制壶名家鲍利安,1959年生于陶都之乡宜兴,从小对紫砂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1978 年得以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先后师从高丽君、曹婉芬、潘持平等老师学艺,在他们的淳淳教导下,鲍利安对紫砂壶有了真正的认识。期间他又二次进中央工艺美院学习、深造,从陶艺理论上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灌输。更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工艺大师顾景舟3年的亲授指导,这使他受益匪浅,无论在陶艺的理论基础上,还是在陶艺的实际制作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鲍利安的作品,既继承传统,又富有现代气息,既注重内涵,又突出美感,既表现个性,又具有特色。在创作实践中,十分注重线与型的结合,神与气的表现,内涵与外延的有效融洽。其作品形象丰富,回味无穷。
鲍利安的紫砂之路是坎坷的。从踏上紫砂壶制作之路的那一天起,鲍利安就与他印象中神秘美好的紫砂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一把好紫砂壶的问世,背后是要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年轻气盛的鲍利安刚进厂做学徒时,一天坐8个多小时是常有的事,冬天再寒也不能放开冰冷的泥土,就算手已经冻得通红发胀,伏天再热也要专心致志,即便汗流浃背也顾不得擦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鲍利安深深地明白,扎实的功底对一个紫砂工艺师而言有多么重要。他虚心求教,刻苦练习,不漏掉任何一个小细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5年,鲍利安有了自己最初的工作室,尽管是两人一个工作间,但这对他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飞跃。2000年之后,鲍利安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工作室“艺耕堂”,延续至今。也许他的紫砂之路正如这名字一样,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之堂。
鲍利安又是幸运的。在紫砂壶的制作上,他有了扎实的功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向更深层次探索。鲍利安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思维都是相通的,艺术都是相连的。每个紫砂壶,不会只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创作,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一成不变,只会如一滩死水般悄然腐烂。意识到这一点,鲍利安开始了自己的风格形成之路,由最初的模仿,到有了自己的想法却无从下手,再到思想成熟,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漫长的一路下来,他坚持不懈地磨练,付出无数心血,终于创出了制壶艺术上专属自己的风格,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和社会的回报,他的作品也多次在全国各类陶瓷展中获奖,被大众所青睐。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鲍利安已步入中年,与当初年轻的自己相比,他身上添了更多的沉稳和从容,但对紫砂,依旧保留着最初的热情。面对骄人的成绩,鲍利安说:“我知道今天的成绩,只能成为明天的历史,明天的发展才是我的祈盼与追求。”走过风雨,历经坎坷,但他甘之如饴,不断创作,不断进取,鲍利安的紫砂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作品欣赏:
此壶壶身极为饱满,壶钮珠圆玉润,特别显眼,压盖设计,壶口藏于盖内,气密性极佳,整款壶显得极为规整;一弯流精巧胥出,嘴口聚而圆润,出水迅猛有力;耳形把对称严谨,随壶身之势,持握舒适;整款壶端庄雅致,比例协调,看似素面素心,体现出陶艺家深厚的功力和娴熟的技艺,是一款自用、收藏的好壶。
此壶为鲍利安大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所做,谭泉海大师铭刻,二人联手,绝对是收藏上选。
壶名为“玉扁”,壶型也以扁为主。观之,壶身扁圆小巧,圈足和壶肩上下相对,恰似玉碗一只。平盖设计,盖上桥型钮平滑简练,让壶身看起来又像一块玉盘。壶把圆滑细腻,似玉环一枚,壶嘴三弯,圆中带棱角,更显工整。
壶身两面刻绘都非常用心,正面的“乐此无暇”隶书刻绘,字体朴实,意味悠闲;背面的两只鸟儿神态生动有趣,让人赏玩忘情。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