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7-10-09 来源: http://www.zisha.com
今年,丁蜀镇施荡村的新鲜事一个接一个,村里的农民争着学知识、学技术,村党校的培训班一期接着一期办;一批先富起来的农民争着做公益事业,自发捐资25万元,造桥铺路奉献爱心;一人富了帮众人,5个养猪大户带起38个养猪专业户,4个水产养殖能手带起33个水产养殖专业户……农民富了、农村变了、农民的观念更新了,施荡村之变是我市广袤农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农家园里笑声多
在丁蜀镇紫砂村新建的“通蜀新村”里,蒋阳、寿新、旦西等4个自然村里的300多个农户,今年分期分批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农民公寓楼。村民戴顺林是村里的特困户,一家五口有三个残疾人,全家生活只靠戴顺林一人做点小吃生意来维持,生活相对贫困。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戴顺林—家不仅享受到政府的拆迁补贴、失地补贴、最低生活补贴等,而且还与其他村民一样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公寓楼。对此,戴顺林笑着说:想想现在的生活变化,梦里也会被笑醒。这五年来,我市许多乡村建起了农民公寓楼,公路通到了农民家门口,农户购物可到村里的便民超市,就医有医疗保险,养老享受社会保障,就连过去随处可见的露天粪缸,现在已难寻影踪……很多农民在切身感受到农村新气象后,流露出更多的是满足。
新农村里同富裕
农村范围广、农民人口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五年来,在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明确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现代化;如果农村、农民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安定、健康、有序的和谐社会。在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我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5大类28个指标,把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之策;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把乡村文明、素质提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把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制度规范、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并从实际出发,确定综合集聚型、拆迁新建型、改造提升型等5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在加大扶持经济薄弱村的同时,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典型,从中摸索经验,扩大示范效应,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要让更多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五年来,我市始终把致富农民和提高生活质量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把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全市首批成功创建的新农村中,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其中官林镇都山村通过发展经济形成了集聚优势,荣获了“中国十佳小康村”称号;万石镇南漕村90%的农村劳动力有了就业“饭碗”,农民95%的收入来自工资性收入;丁蜀镇查林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平均每5户农民就拥有一辆小轿车,成为当地有名的“轿车村”。丁蜀镇尹家村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把6个分散的自然村逐步集中起来,把一家一户制陶的农民集聚起来,形成了人气,带来了商机,去年每户制陶农民的平均收入都有几万元,多的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为此,当地的农民高兴地说:“是新农村建设为我们营造了‘致富窝’。”
新型农民观念新
新农村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得到增强,农民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现在,宜城街道南园村投资近200万元建起的农民文化广场,已成为农民最爱去的地方;高塍镇高塍村设立的村务电子监督网,成了农民参政议政的新平台;杨巷镇黄家村兴建的农村综合服务站,成为农民休闲、接受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场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成果。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