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8 来源: http://www.zisha.com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想要慢下来学习一门手艺的人总是难能可贵的,钢筋混凝土下包裹着的是一颗颗想要换得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小小心愿。然而“学艺容易,守业难”真要把手艺当事业守望一辈子,并不只是说说就可以的。岁月更替带走了我们往日的容颜,却也沉淀了那份学艺的心。
李昌鸿先生是海内外闻名的紫砂工艺大师。从上世纪50年代初踏进紫砂工艺厂大门的那天起,紫砂艺术就成为他的毕生追求,曾师从于顾景舟老师潜心学习紫砂工艺。其作品构思巧妙、朴实大度颇具中华文化气息的造型设计,集茶文化、陶文化、书法篆刻文化的融合,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赏。
—对话名家—
Q: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决定从事紫砂创作的呢?
我是1955年进紫砂厂的,当时自己年纪尚轻还是挺不愿意的,但那时已经与我夫人沈邃华结婚,一个男人得肩负起家庭的重担,自己逼着自己进厂干活,赚钱养家。那时,进厂做了一段时间,每天都做壶,壶是按计件制算工资的,很辛苦,要求也很高,壶一旦有问题那是要被扣钱的。一个月勤勤恳恳,工资拿到了20块,那算是挺高的工资了,其中一批壶还被厂长点名表扬,就这样慢慢的,对做壶产生了兴趣。
Q:您师从过哪些老师?他们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是55年10月和夫人沈蘧华一起考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班,学艺两个月后,拜师顾景舟,成为老师在紫砂工艺厂的第一代入室弟子。顾老师制壶兢兢业业,对自己要求很高,同时也对我们这些徒弟严苛要求,经常对我们说要不断努力,要多看多学,不要偷懒。他的这些精神无时无刻不断地在感染我们,让我们能有毅力坚定做好紫砂壶。
Q:您每次在进行自己的创作时是如何确定创作题材的?选择题材的时候会考虑什么?
创作一个作品,这个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就比方说我的一件作品“进宝壶”,造型似竹篮,是根据家里的竹篮,设计来的。考虑的因素主要是造型、线条。要配合壶嘴、壶把、壶钮,整体相称,才能确定一件作品的总体造型。
Q:在创作过程中,有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吗?
最大的困难是壶嘴、壶把与壶身是否相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总是做的时候让顾老师看看每个步骤是否有欠妥的地方。经过他悉心的教导,自己对壶型搭配有了自己的理解,慢慢地才独立完成一件像样的作品。
Q:您是如何定位自己的紫砂作品风格的?
在前辈的作品上改进,不脱离传统风格,同时也做一些突破,根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作,贴近现实。
Q:您希望作品能够带给人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实用,美观,简洁,大方。不能有累赘的感觉,称手。
Q:请您介绍一下创作至今您个人最满意的作品?
思源。饮水思源的意思。70年代初,《人民日报》报道了“我国青藏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牧民,因有些地方找到了水源,草场丰盛而定居下来。”这个壶的灵感来得最自然,瞬间脑海里便有了整体造型,线条流畅犹如流水,然后又根据羊毛、羊绒纺线的纱锭之形设计的壶体。
Q:创作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发生,是否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年轻的时候做过一个牛头罐,因为做得太难看就藏在一边。朋友来做客时无意间看到这个罐子,说这个不是牛头罐,像猪头罐,两个耳朵太大了。
Q:紫砂在您的生命中有着什么样的位置?
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这个几十年了,每天都接触这个,如果有哪一天不做不看,一定会非常难过,而且我把这个当成终生爱好。
Q:结合艺术创作和您本人经历,您的创作初心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发生变化?
初心是让紫砂壶变得更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现在制壶艺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作的作品很多都有难度,都在体现生活。
Q:现在艺术界会存在一味追求效益而不惜放弃艺术本真,去创作迎合市场的作品,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觉得从事紫砂创作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
有一些老师可能也是迫于无奈、迫于生活所需去追求效益,这个我是认可的:因为没有收入,还怎么继续创作,怎么生活。只是在这种利益诱导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一定不是精品,不会被传承。
老实讲,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只有自己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才行。因此我也不断地再告诫我的徒弟,徒孙们,不要一味追求眼球利益,放弃自身应有的品质。比如我的徒孙李仁辰、黄旭晨便做得很好,其中黄旭晨的《掇球壶》,他并没有迎合市场做一些造型丰富的壶,而是孜孜不倦对程寿珍掇球做改进,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
Q:那您的作品可否有机会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呢?
我现在也80了,自己的创作也很多,但是眼睛和自身精力远不如年轻时,以后能创作的东西会很有限。
展开剩余全文
精品推荐 更多>>